李沧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北部,是青岛的中心城区。区域东接崂山区,西临胶州湾,南隔李村河与四方区相望,北与城阳区相邻,总面积99.9平方千米。
李沧区由沧口区李村河以北和李村镇张村河以北两部分组成。清末属即墨县仁化乡,1922年分属四沧、李村两乡区。1994年5月合并成立李沧区,该区是2014青岛世园会的主办地,也是青岛市的交通要道。
地形与河流
李沧区地处海滨丘陵地带,地势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南北两侧相对较低。东部以低山丘陵为主,中部则相对平坦,而西部则逐渐低洼,一直延伸至胶州湾畔。
在李沧区域内,散布着19座山丘,它们都是崂山的余脉。其中,卧狼齿山海拔高达428米,是全区最高的山峰。这些山丘为李沧增添了一份自然的韵味。
李沧区域内的地表水以河流为主,这些河流都属于季风区雨源型,且多为独流入海的山溪型小河。其中,李村河、张村河等河流穿区而过,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
历史文化
木偶戏,青岛人亲切地称之为“撮头子戏”,这可是流动艺人的拿手好戏。他们背着个像立柜一样的微型戏台,躲在布幔下操纵木偶,演绎着一个个传统小故事。虽然制作简单,却也别有一番风味,是集市、村镇里不可或缺的娱乐项目。
再来说说青岛的社火,那可是明清时期就有的老传统了。一到节日,尤其是正月十五上元节,整个青岛都沸腾了。商号团体、集镇村庄,纷纷组织社火演出,高跷、秧歌、旱船、跑驴……各种形式应有尽有,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简直就是一场全民狂欢!
风景名胜
青岛世博园,2014年的盛事,以“让生活走进自然”为主题,选址李沧区百果山。这是临海城市首次举办的山地型园艺展,面积5.3平方千米,展期184天,吸引1100万人次游客。其规划布局独具匠心,“天女散花”等三大特点令人印象深刻。
十梅庵梅园,李沧区北部的一颗明珠。始建于1995年,占地800亩,拥有130多种梅花,是国内较大的梅园之一。园内景点众多,如暗香亭、摩崖石刻等。东侧的禽鸣苑更是鸟类天堂,有100余种鸟类,让人流连忘返。
玄阳观,又称竹子庵,位于戴家社区北山。历史悠久,清乾隆年间重修。如今殿内供奉王母娘娘塑像,遗存多处摩崖石刻。正月十五的山会,香客络绎不绝,祈求神灵保佑。
仙姑塔,位于于家下河社区,为纪念贞节奇女于姑娘而建。塔高21.8米,八级八角密檐式建筑。塔基铭文记述了于仙姑的传奇故事。
明真观,位于振华路,儒释道三教兼容。始建于1925年,历经拆建与修复,如今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三层大殿分别供奉不同神灵,是信徒们的精神家园。
大枣园牌坊,李沧区北部的瑰宝。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为表彰王柱今及其子孙而立。两座牌坊间距80米,分别刻有“龙章三锡”和“义方式训”等字,见证了历史的沧桑与荣耀。2002年政府按原貌修缮,使其焕发新生。
行政变迁
李沧境域由沧口和李村两大区域组成,清末属即墨县仁化乡。1897年,德国强租胶州湾,李沧沦为殖民地。此后,李沧境域历经多次区划调整,先后被德、日侵占,又归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管辖。1949年青岛解放后,分属四沧区、李村区。
1951年,青岛市区划调整,李沧境域分属沧口区、崂山办事处。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分属沧口区、仙家寨、李村人民公社。1962年,析出部分大队成立楼山人民公社。1965年,楼山人民公社划归沧口区。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分属沧口区、崂山县李村镇。
1994年,沧口、李村区域合并成立李沧区。此后,李沧区又进行多次行政区划调整,撤销楼山乡、李村镇等,设立多个街道办事处。截至2013年,李沧区下辖11个街道办事处,共121个社区,包括李村、虎山路、浮山路等多个街道办事处。
李沧区的历史变迁见证了青岛的近代发展史,从殖民地到解放后的区划调整,再到如今的现代化城区,李沧区始终在不断发展与变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