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初期,信息相对闭塞滞后,有人利用这点靠忽悠诈骗17亿元,忽悠政府炸掉刚新建的公安大楼,为“西北第一高楼”腾空间,然而却是空中楼阁,是“烂尾楼”。
此人只有小学文化,却将那些政府人员忽悠得团团转,那些人即使知道这是骗局,为了所谓的“面子”,“政绩工程”,不得不继续硬着头皮伪装下去,直至爆雷。
此人有6个身份证,靠着频繁更换身份忽悠,竟然娶了6个老婆,有几个老婆还跟他生了孩子,他也是个“人才”。

他叫王细牛,竟如他的名字那样,很“牛逼”,于1958年出生在湖北黄梅县的一个偏僻农场,父母都是农场职工,整日与木头做伴。
小小年纪的他在父母的熏陶下,非常喜爱做木工活,小学毕业后,就辍学跟着父亲进入农场学习木工活,这小子挺聪明的,一学就会,在农场干了十年的木匠。王细牛觉得在农场干活没什么出息,不喜欢一眼望到头的工作,想出去外面闯闯,干一番大事业。

到了1984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王细牛认为这是大好机会,全身心投入到改革开放浪潮当中。他开过舞厅、饭店、网吧、招待所等,可是无一例外创业失败了。创业屡次失败,让他的激情消耗殆尽,也让他的自尊心大受损。

他远走他乡,闯荡江湖,可再也没有当年的勇气,只想着不劳而获。
为了行骗方便,他办了个假身份证,更名为郑泽,年龄也改小了11岁,42岁改成31岁。他来到陌生的大城市石家庄,同时他利用假身份证,在香港注册金鹰国际公司,这是个皮包公司,将自己伪装成一个来大陆投资的港商。
2000年,国家号召“西部大开发”,王细牛敏锐嗅觉到西部有机会。他来到宁夏,伪装成成功人士,频繁出入高档酒店,结识当地政府人员,从中得到一个好消息:政府要改造宁夏宾馆。王木匠善于交际,利用自己人脉结识当地领导人,洽谈宁夏宾馆事宜。

他刚开始“财大气粗”,出手阔绰,让当地政府官员认为他是个很有实力之人,一出手就是4.6亿,拿出来投资,并成功之后愿意拿出36亿,打造一个宁夏国际村,吹嘘愿意跟政府深度合作。
当地政府也深信不疑,为他在土地审批等一切手续,一路绿灯,这场惊天骗局拉开序幕。
王细牛深知自己没有钱去进行实际性建设,怎么办?他灵机一动,以此大项目公开招标,并不退标,骗取一些企业保证金,维持前期的建设。一些参与竞标企业,想着依托着政府背景,对该项目没有做过多的深入调查,就投入进去,不料却是个大陷阱。
30多家投标企业,共套取2000多万的保证金。他拿到钱后,并没有投入到建设当中,而是发广告,大肆宣传这项目前景广阔,吸引民众来投资。人们趋之若鹜,纷纷投入,他紧接着利用该项目向银行贷款几个亿。
就这样,他通过非法集资、贷款、侵吞某些企业工程垫付款,共计8亿多元!王细牛靠忽悠走上“人生巅峰”,有钱之后,大肆挥霍,频繁出入高档场所,住五星级宾馆,出入有8个保镖跟着,坐凯迪拉克加长版。

在政府的加持下,宁夏国际村项目被评为“中国优秀工程”、“2004中国西部国标CBD标志性商务中心特别金奖”。相对他的身份也“水涨船高”,王细牛还被中国西部大开发5周年回顾活动组委会颁发“西部开发杰出奖”,被授予“爱国企业家、杰出人士”等称号。
然而,这项目历经五年,却只是个空架子!成了彻底的烂尾楼。
王细牛将这一经验复制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利用某些政府官员“好大喜功”的心理,他向呼和浩特政府投资53亿建立呼市国际CBD,建立“西北第一高楼”。
当地政府官员看这位“港商”,上来就是大手笔,喜不自禁,马上派人去参加宁夏的CBD项目,并没有做过多的深入调查,就与他签定合同拍板同意。
王细牛有这铺垫,开始大搞卷钱计划,“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味道”,一系列的骚操作下来,他又搞到8亿多,真的是个“人才”。当地政府为了建立所谓的“CBD”,将新建成的公安大楼炸掉拆除,附近的医院、商业大厦统统拆除。

同样他有钱之后,大肆挥霍,买豪车、名表,出入高档场所。然而,某些眼尖的官员发现不对劲,开始质疑王细牛这位港商的身份,并暗中调查。
一经调查吓一跳,发现这个金鹰国际公司只是个皮包公司,只是个空壳。
然而已经发展成这样,只能硬着头皮迎合王木匠骗下去。他们知道王细牛的公司是无力支持这个项目发展,无法兑现之前协议,与他协商解除协议,并寻找有实力的企业接盘。
可王细牛却不干了,竟然要政府给他3000万作为补偿金,才同意退出,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同时他也知道他的骗局很快被揭穿,不断转移财产、销毁证据。
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正义终将来临,他的好日子到头了,在2007年3月2日,王细牛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拘留措施,3月9日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依法批准逮捕。

这场骗局,他骗取了呼市政府4.59亿元的土地使用权,强行开工建设金鹰国际CBD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骗取工程商垫资款2.2亿元、材料供应商2219.1万元、投标单位保证金4659万元、预售房屋资金7759万元。加上非法集资和土地费,合计诈骗了8.1亿多元。加之前,在宁夏也骗了8亿多,共计17亿元。
如此庞大的数目,足以让他牢底坐穿。在2008年9月,王细牛以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然而他还不服,提起上诉,2008年11月宁夏高院二审宣判,维持原判。王细牛在服刑期间,病死在狱中。
王细牛的骗局没有什么高明之处,然而却让某些官员入套,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一下!
王木匠在当时能忽悠成功,跟当时的信息相对滞后有关,还与某些官员歪曲的政绩观有关,还有就是人们的贪婪心理。如果在这样信息透明的社会,他的骗局不攻自破。
一个小学未毕业的王木匠,竟然骗吃骗喝好几年,将某些大佬们玩得团团转!当办案人员问他“什么叫CBD?”他却说“不知道,你们可以问我的助理!”想必这是对某些人莫大的讽刺。
王木匠的聪明才智没有用到正路上。
正如他说“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给他一个支点,他可以撬动地球,我的定律就是:抓住一个政府领导的弱点,我就能搅动一座城市。”
王木匠的故事告诉我们:谎言终究会有被拆穿的时候,做人还得脚踏实地,不要老想着坑蒙拐骗!这条路是走不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