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学博士张进生:失业18年之久在家啃老,如今只能靠低保度日

田畴谈社会 2023-12-24 17:56:04

读书真的就能改变命运吗?人们普遍地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能改变命运。其实不一定,如果读书不能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能力,只能是一堆冷冰冰的卷面分数而已,没有实际作用。

在当今社会上,有很多人在学校是昔日的学霸,可是当走上社会却是泯然众人矣!甚至消失在茫茫人海中。如北大医学博士张进生,昔日天之骄子,如今只能靠低保度日。他的人生故事让人唏嘘不已,他是寒门学子,渴望走出农门,经过多年的努力考上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人生兜兜转转又被打回“原形”,回到农村种地,他的人生到底经历了什么?

张进生于1966年出生在湖南常德的贫困家庭,他是家中老小,上面有三个姐姐与两个哥哥。父母对这个小儿子充满期望,希望他能改变家族的命运,对他极尽宠爱。他不用干农活,只要在家里读书就行。

而张进生从小就展现出读书惊人的天赋,书本上的知识一看就会,学习成绩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他的老师曾告诉父亲:这孩子有出息,好好读下去,一定可以考上大学!

父亲感到骄傲,并下定决心就算砸锅卖铁都要送他读书,然而现实情况让父亲不得不让其他子女辍学干农活,一起来供张进生读书。

张进生深知自己的哥哥与姐姐们为他放弃读书的机会,深感压力巨大,肩上的担子更重。张进生只能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他们,化压力为动力,一心投入到紧张的学习当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发挥得淋漓尽致,长期以往,他的性格发生变化,变得更内向。

好在他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在1984年的高考中,张进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上大学是妥妥的,接下来就是填报志愿。

可是张进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犯难了,陷入纠结与矛盾当中。他喜欢学土木工程专业,可是他的父亲叫他学习医学,因为学医有面子、社会地位高受人尊重,并且自己生病了还可以叫儿子看,他的亲戚朋友都建议他学医。“你学那个土木工程,那不是和农民一样,与土木打交道!”父亲幽默地劝说道。

架不住父亲的劝说,没主见的张进生听从父亲的建议,最终选择学医。他的这次选择从此改变他命运的走向。

张进生被湖南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成为村里人人羡慕的准大学生,在那个大学生稀有的年代,谁家要是出个大学生,绝对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都过来贺喜。

张家父亲忙里忙外、招待着朋友们,在村里举行一场热闹的升学宴,这让张进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豪感,成为村里年轻人的榜样,之前没选上心仪专业的失业感烟消云散。

临近开学,他带着全村人的希望踏进大学校园。张进生一如既往地努力学习,充分发挥他读书的天赋,那些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及厚厚的医学书,在他眼里他不叫事,凭借惊人的记忆力,都能轻松记下,专业理论知识成绩在系里一直名列前茅。

但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不仅需要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张进生有着很强的专业知识,但到了实验课时,存在着致命的缺陷。

某天,老师上完理论课后,将他们带到实验室进行解剖实验,当轮到张进生动手时,感到很紧张害怕,特别是当他看到血时,他突然晕倒了,后面的同学赶紧扶着他。同学问他怎么了?他谎称“最近没休息好,感冒了有点头晕!”

这次就被他给糊弄过去,其实他有着严重的晕血症。每次到实验课时,他不是请假就是逃课糊弄过去,没有正视自己的缺陷。

在校园里,他总是独来独往,沉浸在书香的海洋中,有着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较高的卷面分数,掩盖了他的缺陷,且使他拿到了本科毕业证。

在那个包分配的年代,一纸大学文凭就能改变你的一生。张进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一家医院工作,在实践过程中他的“晕血症”阻碍他职业的发展。

他的导师主治医生发现他有严重的“晕血症”,一看见血就觉得头晕,这怎能上得了手术台?

因此,张进生只能被安排在医院做打杂工作,记录病历、查房等工作,工资也低得可怜。在学校昔日的荣光不复存在,沦为同事们的笑柄:堂堂医学院的高才生,竟然做着打杂工作。又加之他性格方面的原因,张进生越来越内向,越来越不合群,同事们都远离他。

曾经的“天之骄子”,如今沦为别人眼中的笑柄,张进生陷入痛苦的迷茫当中,不知前路在何方!他痛定思痛决定考研,重拾书本再创辉煌。

读书对他来说并不难,经过一段时间的备考复习,在1992年,他考上了北大的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内科学。这次,在他的村里又沸腾起来,村民们纷纷过来道贺,直夸这伢子有出息啊,还考上北大,中国顶尖学府又在北京,多好啊!

父亲的脸上再次洋溢着自豪幸福的笑容,感到无上荣光,张进生成为村里励志的榜样。

可这荣光的背后,是他为逃避现实而做出的“无效抵抗”,他的父母及家人全然不知。

张进生进入北大后,还是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希望通过学历的提升,来保持昔日的荣光。经过3年的学习,他顺利拿到硕士学位证书,并且由于专业理论知识扎实,获得英国皇家医学院留学博士的资格。

可是他面临着20万元的留学学费问题,贫困家庭供养他上大学已捉襟见肘,家里实在拿不出这么多的钱供他读书。于是张进生放弃这次出国留学的机会,在北大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学历提升的道路上已见顶,但他的“晕血症”并没有解决,依旧沉浸在象牙塔里。

然而随着他年龄的增长,父母年迈,张进生的读博之路并不顺利。惊人的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退,昔日的荣光已不再,同学们的鄙视与嘲笑,父母的唠叨,加之自己的沉沦,一度患上抑郁症,不得不休学处理。

回到老家的张进生同样面临着别人的讥讽,从之前人人称羡的榜样到如今的“反面教材”,村民们认为他是读书读傻了!

眼看在老家也待不下去了,张进生回到北大校园,但抑郁症的折磨使他无法完成学业,读了6年的博士也没有毕业,被退学处理。

但北大还是以张进生硕士研究生的身份,将他分配到兰州一家医院工作,也让他有个着落。

可张进生眼高手低,由于有“晕血症”,不能上手术台,只能在医院打杂,月薪才1000元,十年以前也是“1000元”,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堂堂北大医学院的高才生,竟然做些打杂工作。

他没有改变自己,没有正视自己的问题,而是陷入恶性循环当中,萎靡不振,致使女朋友离他而去,同事们都疏远他。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张进生在医院是混不下去了,只能打包回老家。到老家也是成为别人眼中的“笑料”,他干脆躺平摆烂,不去工作,不去社交,闭门看他有关“土木工程的书”。其中他想过去一所大学教书,但没人敢要他,找其他的工作又放不下面子,在医院工作也待不下去!

父亲偶尔叫他干点农活,耕田种地,只不过这时的父亲时常会独自哀叹。

就这样,张进生在家啃老18年,父母过世后,靠姐姐的资助过生活。年迈的姐姐也是力不从心,为他办理了低保,如今的他只能靠低保度日。

张进生的人生故事,让人唏嘘不已!同龄人都已成家立业,他却碌碌无为。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沦为低保户,没有体现出读书的价值。他为何会变成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与他的原生家庭、时代背景、性格等各方面有关,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张进生没有正视自己的缺陷,没有转变思维,坚持一条道走到黑,明知学医走不通,还要学医。

如果他顶着北大的光环,在那个年代,找其它工作还是挺容易的。他曾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在医院工作,我还是能养活自己!”

可他自甘沉沦,那就没人能帮得了他!可怜之人必有可限之处。愿他的余生一切安好!

他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在教育孩子方面,要综合全面发展,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要教他为人处世、交际方面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情商、逆商,不能让其成为下一个“张进生”。

8 阅读:6566
评论列表
  • 2023-12-25 09:35

    在学校当老师不行?

    jasongao1980 回复:
    眼高手低四个字就概括了他的一生。也算是应试教育的失败品。大多数人可能碰南墙就回头了,可是这位,在象牙塔里冲锋前进,简直不要太顺利。如果不是抑郁症折磨他,让他停下脚步,他可能还在象牙塔里待着。
  • 2023-12-25 08:25

    做个科研型博士不也是很好的么

  • 2023-12-25 07:59

    外科做不成,做内科不一样?!

  • 2023-12-28 21:32

    没铊中毒已经很幸运了

  • 现代医学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应该,治病是不可能的,几十年用医学谬论培养了大量砖家庸医

  • 2024-01-04 15:53

    脑子有病而已,博士毕业如当个老师,做个科研有什么问题?非得当医生?

  • 2024-02-09 08:58

    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也许它内心喜欢做个山野村夫平平淡淡的过日子,总比有一些人好在自己的祖国成才之后去做汉奸崇洋媚外的小人。

  • 2023-12-30 23:53

    范进投胎。

  • 2024-01-09 21:23

    即使啥做不了,你做专家啊??死脑筋,专家做不了直接去死。

  • 2024-02-13 06:53

    老子英雄儿好汉吗?您是一界布衣?成功的机会只有一成?

  • 2023-12-26 12:47

    可以这么说,他当年考上北大已经把他一生中所有的运气都花光了

    林大帅 回复:
    考上北大研究生是他的能力,不是他的运气,他的问题在于晕血
  • 2024-01-06 12:59

    内科也要见血[笑着哭]

  • 2024-01-07 13:15

    读死书的吧?

  • 2023-12-31 10:29

    死读书读书死,这是个人原因。不因人而用这是学校和社会问题。

  • 2024-01-03 17:49

    能考不能生活!废物!

  • 2024-01-05 21:21

    晕血还不换个方向

  • 2024-01-06 20:50

    不适合当医生,搞医学教学行

  • 2024-01-08 18:02

    枉读书,读枉书!

  • 2024-01-10 09:39

    读书是为了指导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是“治病救人”的,不是纯粹为了赚钱。

  • 2023-12-29 00:19

  • 2024-02-10 13:43

    先到屠宰场工作一段时间,看他还晕血不[笑着哭]?

  • 2023-12-31 08:22

    为什么老是有一些力量报道北大?清华呢?砣中毒居然没看到。

  • 2024-01-06 20:19

    北大医学博士应该是中国医学顶尖的人才了,不说北京上海了,其他城市三甲医院应该是抢着要,做不了手术,干别的相关的不行?

田畴谈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