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妇女节插花识心:插花也能识别自己的性格密码

悠悠读书会 2025-03-07 10:58:28
01

今天单位组织三八妇女节活动:去世界花卉大观园学习插花。

花是女士们的最爱,30多位姐妹浩浩荡荡奔赴花卉大观园。

进入大礼堂,每个桌上已给准备好了主花、配花和花泥。

老师是一位国家级插花师。

插花总的原则是主花在中央,配花在两边,小兰花和各种枝条填充空隙,不让花的枝杆露出,使整体显得饱满。

老师做一步,大家跟着做一步。

刚开始我想,这样岂不是大家插出来的作品千篇一律了吗?

插到一半的时候,我看了下旁边几位的作品,居然有很大差别。

虽然都是按照老师说的顺序和位置插,但有的人把边花插得斜度比较大,有的插得比较集中。

插着插着,我突然意识到,自己逐渐把中间的主花用小兰花和其他枝条包围起来了,4枝主花虽然高低不同,但都比周围的小兰花低。

自己都没意识到,为什么要这么做。

插完后,作品整体感觉是内敛含蓄的。

再看一个妹妹的作品,整个作品大开大合,主花大大方方挺立中央。

另一个姐姐的作品,小巧玲珑,整体显得很精致。

因为这些姐妹都是再熟悉不过的同事了,我惊异地发现,从每个人的作品中都能显而易见到她本人的性格。

原来我们都在无意中表达着自己的内心世界啊。

02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参加的另一个活动:心理讲座。

讲座完,自由活动时,有个沙盘游戏,这是心理咨询室常用的心理分析工具。

那些看似随意的摆件选择,总在不经意间勾勒出潜意识的地图。

心理咨询师就是在来访者无意识的作品中,看到你的深层想法,然后运用一定的语言,化解来访者的各种情绪,并唤醒让来访者有意识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

此刻面前三十余个花艺作品,不正是三十多幅鲜活的心灵画像吗?

看来,平时我们的一言一行间,都透露着我们的性格、品行和修养。

比如写字楼里千篇一律的工位隔间里,有人用多肉植物搭建微型花园,有人用家人照片围成温暖港湾,有人在文件架缝隙塞着未完的油画棒。

标准化的工作流程从未扼杀个性的生长,就像插花课的固定步骤里,每个人依旧开出了自己的春天。

那些说“生活总是重复”的人,真应该看看这堂插花课。

晨昏定省的日常里,早餐摆盘的弧度、领结系法的松紧、汇报PPT的配色,处处都是隐秘的自我书写。

我们总在追求“做自己”的仪式感,却不知真正的个性早如藤蔓般,沿着生活的砖缝悄然攀援。

03

活动结束时,老师让我们把作品摆成心形合影。三十多个花团簇拥成的巨大爱心,既有主花的笃定,又有配花的温柔,还有小兰花的灵动。

这多像我们共同构筑的世界——规则提供舞台,差异成就风景,而真诚的自我表达,永远是最动人的那抹亮色。

接纳自己的那抹亮色吧,你就是人间四月天里最独特的一枝。

不必成为攀上高墙的凌霄花,也不必效仿雪地里怒放的红梅。那些被生活揉皱的边角,那些在规则缝隙中蜿蜒生长的姿态,本就是生命最本真的纹路。

当我们不再执着于成为“更好的别人”,生命自会以最舒展的姿势,在时光里写下独一无二的韵脚。

接纳自己,并非是对现状的妥协,而是对自己内在价值的认可与珍视。

每一次勇敢地展现真实的自我,都是一次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拥抱。无论是性格中的内敛含蓄,还是大开大合的豪放不羁,每一种特质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意义。

不论外界如何变化,请保持一颗愿意探索和表达自我的心,在这条追求真实自我的道路上,你会发现,接纳自己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美丽的旅程。

而当你真正接纳了自己,你便拥有了整个世界。因为你,就是那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真正的春天从不在整齐划一的行道树上,而在万千草木按照自己的时序生长的勇气里。

END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