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芯片不含美国技术,华为可以放心买!”——近日德国芯片巨头英飞凌CEO莱因哈德·普洛斯抛出这句话,像一颗深水炸弹搅动了全球半导体圈。
这家占据全球车用芯片市场33%份额的隐形冠军,竟在《芯片与科学法案》的阴影下主动“破冰”,为华为递上一张“技术清白证明”而这场看似商业示好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
“技术清白”背后的生意经故事的转折点藏在2025年3月14日的深圳会展中心,英飞凌在“消费、计算与通讯创新大会”上首次展示300mm氮化镓晶圆和20μm超薄硅晶圆技术,这些突破性成果不仅将电源效率提升至96%,更让电机驱动系统体积缩小50%。
但比技术参数更耐人寻味的是,英飞凌高管在闭门会议中透露:“我们的核心专利全在德国、澳大利亚注册,生产设备在美技术封锁前就完成了本土替代。”
这番底气自然源自英飞凌的“双轨战略”,一边用12英寸氮化镓晶圆降本增效,计划2026年将生产成本压低30%;另一边将中国市场的汽车电子芯片渗透率拉升至85%,比亚迪、小鹏、理想等车企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唯独少了华为这个超级客户。
这种“近在咫尺的疏离”终于让英飞凌坐不住了,毕竟中国每年进口的3000亿美元芯片中,每3片车用芯片就有1片贴着英飞凌的logo。
“去美化”芯片的攻防战英飞凌的喊话绝非心血来潮,2024年华为鸿蒙智行交付量达68万辆,连续10个月霸榜中国高端车市,但其车规级芯片自给率仅30%。
这留下的缺口本可由英飞凌填补,但美国禁令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直到中芯国际的“等效7nm”芯片良率突破75%,比亚迪自研IGBT模块成本骤降40%,英飞凌才惊觉:再不出手,就要被中国企业的“替代加速度”甩出赛道。
这场技术博弈的戏剧性,在数据中一览无遗: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球60%,而英飞凌的IGBT模块却因国产替代被迫降价50%,即便如此仍比国产芯片贵20%-30%。
更让德国人焦虑的是,华为Mate60搭载的麒麟9000s芯片被拆解证实86%元器件国产化,日本专家甚至发现其射频模块性能追平高通最新产品。
当“技术铁幕”撞上“中国智造”,英飞凌的示好更像是一场自救——毕竟其2025年一季度营收已同比下滑7%,而中国市场的AI芯片需求正以每年47%的速度狂飙。
全球供应链的“柏林墙倒塌”英飞凌的“反水”并非孤立事件,就在其喊话华为前一周,ASML高管公开质疑美国禁令“毫无意义”,荷兰政府更紧急放宽2000i型光刻机对华出口。
这种微妙转变背后,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价值重构,中国不仅连续三年稳居最大芯片消费国,更在2024年以17.4%的出口增速首超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芯片出口国。
当美国还在用527亿美元补贴强拉台积电建厂时,中国企业已用“农村包围城市”战术改写游戏规则——中芯国际的28nm成熟工艺产能占全球38%,长电科技的封装测试成本比日月光低25%。
就连英飞凌最引以为傲的氮化镓技术,也在中国找到新战场:华为5G基站用国产氮化镓器件将能耗降低40%,而蔚来ET9的800V高压平台采用碳化硅模块,充电效率比英飞凌方案提升15%。
英飞凌的“技术清白宣言”,恰似柏林墙倒塌前夜的裂缝,当莱茵河畔的老牌巨头不得不向长江经济带低头,当“去美化”从被动防御变为主动选择,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权力天平已悄然倾斜。
正如《华尔街日报》在英飞凌喊话后所写:“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商业示好,而是旧秩序向新势力递出的投名状。”
或许用不了多久,深圳南山区的某栋写字楼里,会传出比慕尼黑总部更响亮的芯片革命宣言,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因为中国已经研发出3nm的芯片国外芯片企业慌了[笑着哭]
只要突破光刻机,其他的都不是事[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配合美国制裁,禁用美国芯片,对美国芯片征收200%的关税。
可以采购一点。民不患寡患不均,对付敌人也是一样的,给点甜头,让他们窝里斗。[得瑟][得瑟]
不论如何,国内企业应支持且购买拥有自身技术的国内芯片公司的产品,不能再次被欧美卡中国的脖子
但有后门。
华为在2012开始秘密研究光刻机了,很多人朦在鼓里,今天新凯越华为的子公司,造出来5纳米的芯片,外国人还用小筑高墙,太铲巴了!!!
我必须为那中国科学家和技术员们点赞,前方有更高的薪水也不愿意去做别的奴隶!!!666
这种狗,没必要理它,就用自己造的芯片他不香吗,没必要和你们浪费表情
锦上添花可比不上雪中送炭! 这是准备用倾销反制咱妈的芯片战略!
英飞凌这个败类,在杂牌机时代还有一席之地
[呲牙笑][呲牙笑],以后联合欧洲国家孤立美国佬[呲牙笑]
不是说国产芯片大杀四方吗?英飞凌哪来的85%?
新凯来:你们已经没有机会了
华为自己有了,你们自己用吧!或者卖给小米就行了
你有了,他就要低价卖给你了……早二年说早一年吧,国人也会把他当良心朋友。
欧洲巨头也开始学印度澳大利亚那套了
垃圾货,谁要?
不安好心,先整死再说,否则,,,难免作妖
多点渠道多点良性竞争才有进步
自身的强大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
车用芯片,不需要7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