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毁了德国?亲近中国、依赖俄罗斯能源,默克尔真做错了吗?

经史如诏 2025-01-28 12:06:20

人送外号“欧洲祖母”、“德国大妈”,执政16年,何以至此?

亲近中国,16年任期,12次访问中国,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南京、西安、广州、天津、成都、合肥、杭州、沈阳、深圳、武汉,大江南北,都有踏足。

亲近中俄换来蒸蒸日上,为何都在说,默克尔做错了?

倒下的不只是柏林墙

1989年11月,柏林强倒,东德政局改天换日,嗅出机遇的默克尔当即离开实验室,步入政坛。

实验室老手,政坛的新人,璞玉遇上眼光独到者,科尔提携下,默克尔仕途进展很顺,没用多长时间就进入了德国政坛高层。

属引路者,可惜,默克尔足够心狠,以科尔为踏板,当其1999年卷入政治献金丑闻,堪称毫不犹豫,界线被划清,顺利成为党内一把手,下一步,就是德国总理。

正式执政发生在2005年,赶上了好时候,施罗德的“2010议程”发挥奇效,再延续,奠定了良好经济,民生最关键一样被摆平,锐降的失业率再博好感,吃尽改革红利,默克尔从一个物理学家,真正成为了优秀的领导者。

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难民危机...在位16年,发生了太多事情,遇事多发人心惶惶,更考验执政者权利,关关难过,关关过,默克尔成了动荡时代的船锚,能扛起大局,因为是个足够的狠人。

属“机会主义者”,从对科尔事件的态度就可一窥,为核电倡导者,故即便德国发生大规模反核电游行,视若无睹,偏日本福岛核事故刚发生,就借题发挥,宣布要加速淘汰德国的核反应堆。

德国公众和各国政府都被震撼,不管,精致的目的主义者,也有割舍不下的善良。

2015年难民危机,明知收留匈牙利难民会惹民众怨怼,一向谨慎的默克尔,却没有丝毫犹豫,底色的善良,政治分裂的开始,“开门政策”注定了默克尔的下台,高居不下的支持率出现下降,本人却直言:从不为这一决定后悔。

悬停在半空的友好之手

高居不下的支持率,以“开门政策”为首开始崩塌,落寞有,却不得不承认,默克尔在位16年,当属德国发展“黄金期”。

不局限于内政,还包括了外交。

对美,一向属关系发展的重中之重,却很清醒,交朋友,不意味要树敌,美国曾力挺北约东扩,相当于对俄罗斯“开战”,默克尔不接腔,反联合其他欧洲国家打掉了美国的倡议。

有尴尬,却还好,不存在特别大的野心,直到特朗普上台。

“性情”中人,情绪写在脸上,不满默克尔,公开场合拒绝与她握手,白宫新主人的态度,警示默克尔:新的四年,欧洲要靠自己。

无惧,2018年6月一张照片传出,特朗普被“围攻”,为首者,正是默克尔,不想承认,也成事实,默克尔已成西方阵营的头号领袖,到拜登上台,“北溪-2”管道终于以贯通,给了德国一个交代。

除了特朗普,对外相处上,默克尔并无短板,俄罗斯与中国,相处的一个比一个好。

生长于东德的背景,注定默克尔会比其他西方政治家更了解俄罗斯和普京,没有恶,何来恨?

执政16年,普京一直是默克尔的伙伴,私交甚笃,甚至可拿双方母语聊天,自爆保持联系的秘诀,是让普京“分享繁荣”,奈何一场持续近三年的俄乌冲突,再推默克尔入舆论沼泽。

既称从未低估普京,又未能有效阻止他还的对外军事行动,预判有,补救措施无,矛盾,且奇怪。

临近默克尔卸任之际,普京送上鲜花,面上关系能过去,而这个关系,也确实为德国提供了更便宜的天然气,没发生直接战争,没产生利益纠葛,这就够了,至少比2025年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好了太多。

与中国,发展更没话说。

说不尽的缘分

高速发展,总惹艳羡,默克尔曾让艳羡变嫉妒,幸好时间不长,弯路被拨回正轨,密集访华,因好奇,更因愿意了解。

城市去,农村也去,途经武汉长江大桥时,还下车合影了一张,密集来访,背后,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关系。

2014年提升为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从向中国推销德国制造,到试图将中国制造带回德国,折射中国的进步,也坦然默克尔实事求是的心态。

看重中国为重要合作伙伴,疫情爆发后,人分割,情不断,多领域正常沟通,“对华新冷战”在默克尔视角,根本不存在。

中俄友好对德关系,帮默克尔规避了很多麻烦事,说其毁了德国,这并不正确,奠定了友好的前提条件,这才准确。

2021年10月26日,默克尔正式卸任德国总理,权利变了,待遇仍不错,有权获得带司机的政府专车,退休金也非常可观。

稳定属对默克尔卸任后生活的形容,动荡描绘当下国际正合适,德国面临困境,欧洲再迎漂泊,说不清到底是政局纷杂影响了国情,还是不容乐观的经济给政局的动荡埋了雷,状况频出,当下德国,才是最难熬的时候……

1 阅读:105

经史如诏

简介:经略史海,一诏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