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女孩,在中国游学嫁河南小伙,生俩混血娃,想接父母到中国
作者:肖寒先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叫汉娜娃,出生在乌克兰西部城市利沃夫,这是一座760年历史的城市,在利沃夫的旧城区拥有许多珍贵的剧场和博物馆建筑,还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出生在这样一座文化底蕴浓厚的城市,再加上爸妈都是大学老师,所以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从小到大,我的学习成绩非常好,后来读大学的时候是在德国,也是在德国才了解到中国文化,一下子就被中国的文化吸引,正好有游学的名额,在征询了父母的意见后,于2015年4月份的时候来到中国河南省开封市,在这里度过了一年美好的游学生活,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还在快要离开中国的时候,我爱上了一位中国男人,他温文尔雅,很智慧,但那个时候我还没有完成学业,只好让男朋友等我一年。
其实异国恋很复杂,那个时候时刻担心男朋友会移情别恋,好在我们度过了艰难的一年,最终我来到中国,和男朋友组建了家庭。
如今,我在中国生活了五年多时间,还生了两个混血宝贝,并且会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中国老公很勤快,懂得心疼老婆,会帮助妻子做家务,当然,生活还是有一些文化和饮食上的差异,偶尔也会吵架,看看我们是如何在一起生活的吧。
2016年新年伊始,想着去洛阳观看灯火晚会,因为马上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一年一度的洛阳灯火晚会早就听同学说非常热闹,和几个小伙伴早早来到洛阳,这座千年古城,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具有历史感,老城区的陈旧感,新城区的时尚感,是一座古今结合的城市,毕竟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实在中国游学这几个月,对于中国的文化了解的并不多,这也是因为当时的中文说的不好,一些关于古代中国文化的书籍无法阅读,所以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只能是老师同学口中得知,再就是自己的所见所闻。
因为是来游学,而且时间很短暂,只有一年时间,根本学不到太多东西,只能说是让我长见识了,对于中国从陌生到熟悉,但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除非我能够留下来。
在洛阳老街游玩的时候,我和一个长相帅气,身材高大的男孩撞了一下,彼此都回头说着‘对不起’,然后四目相对,那一刻,我们注定要恋爱了。
他看到我是外国女孩,就主动上前说请我吃饭,当时几个姐妹在旁边起哄,因为这个男生长得很帅,姐妹们也都犯了花痴,盛情难却,最终我们一起吃了晚饭,然后又一起去观看了灯火晚会。
分别之际,互留信息,得知他叫邹涛,但那个时候我再有不到两个月就要回到德国继续完成学业,在告知他即将要离开的信息,邹涛决定陪伴我这段时间,更多的是挽留。
我想留在中国,可完不成学业会是我一辈子的遗憾,便请求邹涛如果愿意等我一年,等完成学业,就来中国找他。他说愿意,但从眼神中能够看得出来,邹涛很没自信。我在中国一年时间,发现大部分中国男孩对待女孩子都很没自信,只能百般讨好,以此来让对方感动,这并不是偏见。
分别,像一场烟雨,在等待阳光的到来。
回到德国后,我继续努力的完成学业,但和邹涛的联系没有中断,在信息中互诉相思之苦,都在希望时间过的快一点,然后就能相聚。
当时爸妈也知道我交往了一个男朋友,对于大部分欧洲人来说,对待感情都是很开放和真诚的,谈恋爱这种事情不会隐瞒,会分享给父母,当然也有个别人会隐瞒,主要是对方可能真的很差劲。
拿到大学毕业证后不到两周时间,我来到了邹涛的老家河南信阳市,再次相见,邹涛没有了之前的活泼可爱,显得很成熟,当时拉着我就要去结婚,生怕我再次离开。在真挚的爱情面前,没有人愿意做懦弱的人,只会勇敢的选择嫁给爱情。
我和邹涛在2017年腊月的时候结婚,没有盛大的婚礼,也没有白色的婚纱,而是选择中式礼装,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我们结婚了。
婚后我和老公生活在郑州市,在这里一起创业,后来我怀孕,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了老公身上,不管在外面多忙多累抑或是受了委屈,老公总是在我跟前很坚强,这就是中国男人的魅力,愿意承担家庭责任。
怀胎十月很不容易,22岁的我当上了妈妈,而且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公公婆婆也很开心,第一次感受到生儿子会得到红包,当时我婆婆个了我一个银手镯还有五万块钱,这是我在欧洲没有见过的情况,感觉自己很幸运也很幸福。
幸福的时光让我如在梦幻中一般,可2022年注定不平凡,因为爸妈还在乌克兰,无时无刻都希望他们能够来到中国生活,多少个夜晚和妈妈在电话中鼓励彼此,有时候我也会告诉老公,想把爸妈接到中国,可心里知道,这是不现实的。
中国给了我一个完美的家,也给了我安全感,可远在乌克兰的爸妈就没有那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