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杨振宁一家三口在美国,杜致礼气质不凡,不愧是名将之女

史海任我行 2024-12-12 15:54:28

1952年7月上旬的一天,一声婴儿的啼哭从定居在美国的杨振宁家中传来,此时,在房间外焦急等待的他顿时长舒一口气。

没过多久,负责接生的私人医生和护士从房间走出来,开心地对杨振宁说到:“恭喜你杨先生,是个男孩,母子平安。”

话一说完,杨振宁立刻快速走进房间。望着躺在床上的妻子杜致礼以及孩子,这位年少有为的知识分子不禁回想起自己和妻子的点点滴滴。

名将之女杜致礼

提起杨振宁,每个人都知道他是世界闻名的大物理学家。但是,杨振宁的原配夫人大部分人杜致礼可能对其知之甚少。

其实,杜致礼的身份也同样不简单,她的父亲是国民党的抗日将领杜聿明。

1927年12月29日,杜致礼出生,家人将此消息送到正在前线作战的杜聿明指挥部。收到消息后的杜聿明欣喜若狂,在将一切事宜安排妥当后,便立刻快马扬鞭回到了老家。

对于自己刚刚出生的长女,杜聿明对其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疼爱与关心。他给女儿取名“杜致礼”,希望她长大以后能成为聪颖达慧的窈窕淑女。

儿童时期的杜致礼体弱多病,而当时国内的医疗技术并不发达。为了让女儿尽早康复,杜聿明和妻子几乎跑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医院。

不仅如此,在回到军队后,杜聿明仍时常挂念女儿的身体状况。每到休息之前,他总会给家里打来电话,耐心嘱咐妻子和家中的朋友一定要好好照顾杜致礼。

在家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下,杜致礼的身体逐渐康复起来,脸上也充满了久违的笑容。随着杜致礼一天天长大,她的受教育问题变成了杜聿明要考虑的大事。

当时的中华大地,军阀割据,战争频发。对于普通人而言,能够好好活下去就已经是万幸,至于读书学习,已然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在杜聿明的安排下,杜致礼先是在当地的一所私立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又前往广西全县私立中正中学读初中。

1937年11月,为配合全面抗战的政策以及保留国内的教学资源,由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正式开学。

然而次年二月,由于日军对长沙进行轰炸,这所临时大学不得不分三路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45年,初中毕业后的杜致礼因为成绩优秀,被学校领导推荐前往西南联大附属中学学习。也就是在这里,她结识了自己的数学老师杨振宁并在后来与其成为了夫妻。

第二年,杜致礼考入北平辅仁大学外语系,成为辅仁大学自建校以来最年轻的女大学生。正当杜致礼学业取得不断进步,前途一片光明之际,家人却突遭变故。

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杜致礼的父亲杜聿明在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争中屡战屡败。

面对解放军强大的攻势以及其上司蒋介石的不断指责,本就患有肾结石的他积郁成疾,病情迅速恶化,躺在床上不能自理。

知道父亲病重消息后的杜致礼立马赶回家中,每天守在杜聿明床边为耐心地伺候他。

母亲看到辛苦操劳的女儿于心不忍,安慰杜致礼道:“孩子,你快去休息一下吧,你父亲这里还有我和这一大家子人,还有,你可一定不能耽误学业呀!”

面对母亲的担忧,杜致礼耐心地解释道:“妈,您就放心吧,学校那边我已经说好了,不会有问题的。父亲从小就疼爱我,现在他病了,我照顾他是应该的。我打算过段时间带他去美国,这样我也能一边照顾他,一边安心地完成学业。”

1947年7月,在杜致礼的陪同下,杜聿明准备前往美国接受更好的治疗。

然而,正当他们即将从上海出发时,蒋介石的信件送到了杜聿明手里,信中表示:杜聿明身为高级将领,不能为打败影响国家统一安定的反动势力鞠躬尽瘁,反而在战场上不断失利。现命令杜聿明停职反省,没有蒋介石的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任何理由出国。

因为蒋介石的阻挠,杜致礼只得独自前往美国求学。此时的她因为经济出现问题,在美国的生活异常艰辛,但幸运的是,蒋介石的夫人宋美龄对杜致礼十分欣赏。

在她的帮助与安排下,杜致礼顺利完成了在美国的学业并在一所著名大学的邀请下,留在了美国发展。

1981年,杜聿明病情恶化,杜致礼数次回国探视、照顾。5月6日,杜聿明躺在病床上,嘴巴已经说不出来话。

弥留之际,他望着病榻前的众人,在将目光最后停留在杜致礼后,微微一笑。随后,便闭上了双眼,没有了呼吸。

5月7日,在安葬完父亲后,杜致礼留在国内陪伴了母亲数日。之后,便和杨振宁回到美国。2003年10月19日,杜致礼在美国石溪逝世,终年75岁。

杨杜二人初相识

杨振宁和杜致礼初次相识是在西南联大的一节数学课上,他们二人之间的那段师生恋清在当时可谓津津乐道。

1938年夏天,在西南联大成立不久,杨振宁便在父亲的鼓励下,以高二的身份参加高考,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被西南联大化学系录取。此后,杨振宁在学校变现优异,获得了公费留美的资格。

当时,西南联大的部分学生为了弥补生活经费的不足,会在校领导的同意下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以代课老师的身份获得一些经济报酬。

对于生活并不富裕的杨振宁来说,他也自然会把握住这个机会。

于是,在第二学年结束后,杨振宁便向校领导申请前往西南联大附属中学担任老师的资格。

由于杨振宁成绩优秀,在校表现良好,没过多久,他的申请便得到了同意。而他也正式成为了一名数学老师,主要负责附属中学学生的课后辅导。

来到西南联大附属中学没多久,杨振宁便受到学校许多师生的关注。由于他身材高大,长相英俊,在一群老师当中格外显眼。

同时,杨振宁上课风趣幽默,能够最大程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虽然他主要负责放学后的补课工作,学生也可以采取自愿参加的形式,但是在他讲课时通常是座无虚席,每个学生都十分想见见这位年轻英俊的小老师。

而同样被他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的还有此时刚来西南联大附属中学不久的杜致礼。

一天下午,杜致礼在同班同学的陪伴下来到了杨振宁补课的小教室。本来以她的学习成绩,是完全没有进行补课的必要的。

但奈何架不住伙伴的再三邀请,她们走在去往教室的路上,讨论最多话题就是即将见到的数学老师杨振宁。“你听说了吗?咱们的小杨老师居然是跨级上的大学,难怪这么年轻又帅气。”

另一位女生回应道:“致礼,你今天跟我们去教室肯定不会后悔的,小杨老师讲课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很快,几人便到了教室。她们特意找了靠前排的位置坐下,以便能够更清楚地看清杨振宁。没过多久,杨振宁带着书本,拿着厚厚一踏作业,面带微笑地走进了教室。

杜致礼看到杨振宁的第一眼,便被他儒雅的气质所吸引,这位公费留美的代课老师果然如她的伙伴们所描述的那样英俊潇洒而又文质彬彬。

杨振宁首先很高兴地和同学们打招呼,然后将作业发现,表扬了每一位学习进步的同学,并且对于作业完成不好的同学也给予适当鼓励。随后,便开始了正式讲课。

因为杜振宁上课打破常规,在课堂上经常会针对某一个问题安排小组讨论并及时指导。

所以,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性都很高,学习兴趣倍增,连一向喜欢独立思考的杜致礼也被他的教学风格所感染。此后,每当杨振宁上课时,杜致礼总是第一个到达教室,坐在前排专心听讲。

一次,杜致礼因为特殊原因,缺席了杨振宁的数学课。或许是杜致礼经常坐在教室的同一个位置,杨振宁对于她的缺席一眼就看了出来。

结果第二天课外活动时,杨振宁就通知她到办公室补课。

这是两人第一次在单独的房间内进行交流,杨振宁安排杜致礼坐在办公桌的对面,自己翻起书来引导她回顾知识点。

由于二人面对面距离太近,每当杨振宁不经意间看向杜致礼时,脸就会迅速红起来。

补课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杨振宁将杜致礼送到办公室门口,对其说道:“今天的补习就到这了,如果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明天课上再问吧。”

看着杨振宁脸红紧张的样子,杜致礼不禁微微一笑,心中也对他产生了些许好感。

恋爱后的幸福生活

时间很快到了学期末,杨振宁在上完最后一节课后,对学生们说道:“各位,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到了。为了让大家都能认真复习好好考试,老师决定,在这次考试中对于前三名的同学,免费请他们看电影。”

话一说完,讲台下面顿时传来热烈的掌声。每位同学都摩拳擦掌,准备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

成绩出来后,杜致礼毫无疑问在前三名当中。新学期的第一天晚上,杨振宁就陪同三位学生来到了电影院。

那晚,坐在杨振宁身边的杜致礼第一次和自己尊敬爱慕的老师距离如此接近,心脏不禁砰砰直跳。

而杨振宁则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保持着自己和女学生之间的距离。看到老师害羞的样子,杜致礼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温情。

1949年,杨振宁从西南联大离开,在学校的安排下,来到“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担任所长的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并在此度过了学术研究的黄金岁月。

与此同时,杜致礼也在宋美龄的帮助下,前往美国留学。一天中午,两人不约而同地在普林斯顿的一个中国餐馆相遇。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见面的杨振宁改变了当初的羞涩模样,大大方方地和杜致礼交流起来。

从杜致礼的回答中,杨振宁了解了她最近的遭遇,并且自信地表示:“你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不要觉得不好意思。”

这场意外的相遇为两人埋下了爱情的种子,从那之后,杨振宁便每周趁着周末时间乘火车去纽约和杜致礼见面。

二人感情迅速升温,杨振宁陪着杜致礼游玩了美国大大小小的景点,并且在旅途中给予她最细致的照顾。

在杨振宁工作遇到困难时,杜致礼总是陪在他的身边,两人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1950年8月,杨振宁和杜致礼在普林斯顿大酒店,手挽着手一起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两人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在随后的婚礼仪式上,杨振宁激动地对台下的亲朋好友说到:“其实在没有遇到杜致礼之前,我并不知道他到了美国,我是无意中走进那家餐馆的。我时常在想,如果我早到或者迟到,那么我都将错过和杜致礼相见的机会。但好在幸运女神眷顾我们,把我们安排在了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见面。或许,这就是奇迹吧。”

1951年7月,杨振宁的长子出生。杨振宁十分激动,立刻将此消息分享给了国内的父亲,希望父亲能给孙子起个名字。父亲思虑再三后,给孙子取名“杨光诺”。

他希望这个名字有人能同时给杨振宁带来好运,祝愿他能够早日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也没有让父亲失望,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将这份顶级荣誉最终收入囊中。

杨振宁和杜致礼在美国度过了大部分幸福生活,在杜致礼因病逝世后,杨振宁泪流不止,连续数日寝食难安。

结语

杨振宁和杜致礼之间的爱情令人羡慕,正如诗人木心在《从前慢》中所描述的那样: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在杨振宁漫长的科研道路上,始终坚定不移地陪在其身边的唯有杜致礼。在如今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社会,如果还能拥有像杨杜二人那样的爱情,那么人生道路也一定不会太糟。

1 阅读: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