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唐代文人扛把子之地,江西:宋朝文人总江湖领地
我国作为诗歌的国度,唐诗宋词为国人增色不少。有多少孩童是读着唐诗宋词悄然长大的?有多少文人是读着唐诗宋词安然入睡的?有多少人在人生路上伤痕累累后是读着唐诗宋词成长的?
古代河南:各类大家星光璀璨
俗话说,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
古代河南,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从秦汉开始直到唐朝宋朝,河南作为华夏政治,经济,农业,文化,思想等中心,最早的,最成熟的土地滋养中华民族。当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名人、风云人物文人、诗人众多,一直排名全国第一,没有对手。

皇帝,姜子牙自不必说,春秋战国开始,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鬼谷子,范蠡,吕不韦,李斯,商鞅,苏秦这些个思想家,政治家引领中国啊。张衡,贾谊,张仲景,司马懿,谢安,谢玄,玄奘,姚崇,李隆基,杜甫白居易,韩愈,刘禹锡,李商隐,李贺,司马光,程颢,程颐,岳飞……太多啦,而且个个名字如雷贯耳!
其中宰相就有220人之多!谁人能比?
史书中列传的人物有912人,哪个不服?


在探讨中国历史上的文学地图时,河南和江西无疑是两颗璀璨的明珠。一北一南,两地分别在唐代和宋代成为了文人雅士云集之地,他们的文学创作及理论贡献,不仅风靡一时,至今仍为后人所传颂。

河南:唐代文人聚集地
唐朝河南文人
唐朝的河南,因为洛阳是东都,繁华热闹程度甚至超过都城长安。武则天常年驻驾洛阳,其他皇帝也是对东都洛阳喜爱有加,每年夏天必来洛阳避暑二个月,甚至半年,乃至驻驾更多时间。唐朝河南的许多诗人名字如雷贯耳:杜审言,王湾,祖咏,崔颢,杜甫,白居易,韩愈,刘禹锡,元稹,李贺,王建,李商隐,你看,几乎占据唐朝有名诗人的一半多!是全国所谓“大美中原,老家河南”也,一点不虚也。
由于河南名人太多,仅举例几个伟大诗人。
一 杜甫:诗圣的现实主义关怀
被誉为“诗圣”的杜甫,其作品背后蕴含着深沉的历史使命感和对苍生的同情。在《春望》中,他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达了对国家兴亡和人民疾苦的深深忧思。
二 白居易:诗文平易,关注民生
同样不可忽视的是白居易,他的诗歌以平易近人著称,如《琵琶行》和《长恨歌》等作品,不仅情感真挚,而且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弱者的同情。
三 韩愈:古文运动的先驱
韩愈作为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他反对当时流行的骈文,提倡复古,以期用古文来承载儒家道统。韩愈的《师说》、《马说》等文章,气势磅礴,论辩精辟,对后世影响深远。
四 刘禹锡与李商隐:咏史抒情, 各具特色
刘禹锡的《陋室铭》展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李商隐的多首《无题》则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五 李贺:鬼才鬼诗
李贺在唐代是和王勃神一样的存在。都是英年早逝,所留下的诗篇依然光照千秋。比如其《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无不令人称奇,啧啧赞叹。


江西:宋朝文人的江湖领地
宋代文人众多,江西独领风骚。
宋朝江西文人最多,有道是:
三千进士冠华夏,满朝文武半吉安。
宋朝文人江西的不但多,而且都很有名,个个如雷贯耳:晏殊晏几道父子,欧阳修,曾巩、曾布弟兄,王安石、王安国,王安礼兄弟,黄庭坚,杨万里,刘过,姜夔,刘辰翁,文天祥等。这也相当厉害了吧,你能想到,江西在宋朝,名人如此之多?可见江西古代读书风气尤盛,名家辈出,才俊不断。特别是吉安。
一 晏殊与晏几道:词坛父子
晏殊与其子晏几道在北宋词坛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誉为“大晏”和“小晏”。晏殊的词风温婉妩媚,如《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流传千古。
二 欧阳修:文学革新领袖
欧阳修是著名的史学家及文学家,其散文、诗词均有极高成就。他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 王安石:变法诗人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政治家,更是文学家。他的诗歌、散文充满了改革精神和对理想的追求。如《梅花》一诗,既抒发了他对政治理想的执着,也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
四 黄庭坚:江西诗派代表
黄庭坚被视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他与苏轼并称“苏黄”,在诗歌创作上追求新奇,形式上大胆创新,深刻影响了宋代乃至后世的诗歌创作。
五 杨万里:“诚斋体”诗歌传诵千古
杨万里以其独特的“诚斋体”在诗坛独树一帜。
六 文天祥:爱国诗人
文天祥则用他的血泪之作如《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深切悲痛和不屈的抗元精神。
在中国文学史上,河南与江西分别在唐、宋二代成为文人聚集的中心地带,无论是河南的杜甫、白居易、韩愈、刘禹锡、李商隐,还是江西的晏殊、晏几道、欧阳修、王安石、黄庭坚、杨万里、文天祥等,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也成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资料。
安哥写于2024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