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208位民警、174名辅警牺牲,他们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倒下的

天荷写感悟 2025-03-09 17:18:32

《论警察过劳牺牲背后的制度之殇》

208位民警,174名辅警因公牺牲,这是2024年统计的数字。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是一声声悲痛的哭泣。

更令人痛心的是,这些牺牲者中,大多数都是被工作压垮的。他们不是倒在歹徒的刀下,而是倒在了无休止的加班中;他们不是牺牲在枪林弹雨里,而是倒在了超负荷运转的工作岗位上。这哪里是牺牲,这分明是一场无声的屠杀。

一、被透支的生命:警察过劳现状

基层警察的工作状态,用"疲于奔命"来形容毫不为过。24小时待命,节假日无休,处理不完的案件,写不完的材料,开不完的会议。他们的工作早已超出了正常人的承受范围。

一位派出所民警坦言,他已经连续三年没有休过年假,每天工作16小时是常态。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正在一点点吞噬着警察的健康。

过劳导致的健康问题触目惊心。心源性猝死、脑溢血、癌症,这些本不该属于这个年龄段的疾病,正在警察群体中高发。

数据显示,警察的平均寿命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他们不是在透支生命,而是在燃烧生命。

二、制度之困:警力不足与职责泛化

警力配置与人口比例严重失衡。我国每万人警力配置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但承担的工作量却是数倍之多。基层派出所普遍存在"一人多岗"现象,一个警察要同时承担社区警务、案件侦办、治安巡逻等多重职责。

非警务活动挤占大量警力资源。拆迁维稳、信访处置、市容整治,这些本不该由警察承担的工作,却成为他们的日常任务。职责的无限延伸,让警察成为"万能工",疲于应付各种非警务活动。

三、解困之道:制度重构与人文关怀

建立科学的警力配置机制势在必行。要根据实际工作量合理配置警力,建立警力动态调配机制。

同时要严格界定警务活动范围,杜绝非警务活动对警力的占用。

完善警察职业保障体系刻不容缓。要建立强制休假制度,落实加班补偿机制,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让警察能够获得应有的休息和医疗保障,这是对他们最基本的尊重。

警察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职业群体。他们用生命守护着社会的安宁,我们却连他们的基本休息权都无法保障。这不是一个文明社会应有的样子。

爱护守护者,不仅需要制度的完善,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别让守护者流血流汗又流泪。

0 阅读:10

天荷写感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