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藏寺的传说

文化愿补不足 2024-09-02 00:42:46

龙藏寺原名慈安寺,位于成都市新都区,始建于唐贞观三年(630年)。宋大中祥符年间扩大为寺,更名为龙藏寺,元末毁于战乱,明洪武初年和清康熙初年先后再建。经过清初高僧大朗和晚清诗僧雪堂的主持,文人云集,出现了很多的诗人、书法家,于是就建了龙藏寺碑林和大朗和尚筑堰治水功德碑。

龙藏寺的建筑风格非常奇特,跟其他寺庙的宗教风格大不相同。它采取的是“一半子孙庙,一半丛林”的模式,里面珍藏着9幅精美的明代壁画,荟萃了苏轼、黄庭坚、文征明、王守仁、董其昌、石涛、刘墉、梁同书、王文治、何绍基等古今著名书法家的200余座碑林。其中,大殿里的8部气势恢弘壁画更属艺术精品,被称作“天龙八部”。不过如今这里80%的碑刻都被移至新都升庵桂湖,改称桂湖碑林。

龙藏寺自大朗和尚主持之后,一直是师徒代代相传,偶尔也接受云游僧挂单。寺内斋堂前挂的木鱼,不像子孙庙里的鱼尾那样向着山门,也不像丛林鱼头向着山门,而是鱼头向着斋堂外,与大殿平行横挂。游人不知道这样设置有何妙意。

0 阅读:0

文化愿补不足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