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圩前往乔利圩的路上经过白马屯,前段时间发过很多文稿都提到过白马,白马是个地名,因古代山东白马县人迁居广西,导致很多地名都出现白马这两个字。乔利乡有个白马屯,莫非乔利乡的白马屯跟山东白马县有瓜葛,为此还专程到白马屯走一趟。

进入白马屯后询问得知白马屯并非是宋代山东白马县人迁徙而来才起名白马屯,而是白马屯公里对面有座白马山才叫白马屯。白马屯往公里对面的大山望去,大山一面悬崖峭壁,露出暂白的山体,起名白山没有毛病。马山县城叫白山镇,古代白山巡检司的司署驻地,怀疑白山地名的起源都跟白马山有关。白马山是一座独立山体,北往南延伸,北像码头南像马尾,远看就像一匹白马卧在平地上因此起名白马山,这个解释说得过去。

白马山脚下有一条公路,顺着公路走两公里左右看见有座白马寺,本以为是一座普通的寺庙,没想到里面有僧人。僧人是不是职业僧人,还是为敛财而假扮僧人真有点怀疑,毕竟广西的宗教文化底蕴不厚,宗教信仰几乎为零。庙也只是传统习俗的祭拜祖宗,大一点的庙也仅是祭拜关公之类的镇邪神位,要是纯宗教文化的寺庙在白马山碰见算是稀有。白马寺里面不仅有僧人,香火非常旺,柴房里还有剩余的斋饭,想来白马寺还是有一定的信众基础。

参观白马寺后往公路赶,路上看到有块文保碑,索性就顺着文保碑旁的阶梯往上走,走到尽头是垂直石壁,文保碑上所写的白马山石刻确实有,不过年代的久远和自然风化,字刻已经模糊不清,所谓的白马山石刻也仅是文保,实物基本上看不见。石刻看不见不足为奇,意外的是看到石壁脚下有几个金光闪闪的罐子,之前听说罐子里面装的是酸嘢,出于个人的素养就没打开罐子看。不过想想酸嘢都流口水,要是打开罐子里面装的是腌酸梅或者柠檬,想来此次的白马山登山之行就有口福了,可惜不敢。

此次的白马山之行另有目的,就是寻找山脚下的蒋上国夫妇墓。看到马山县文物古迹介绍,有蒋上国夫妇墓,本以为蒋上国跟蒋经国、蒋纬国一样跟蒋介石有点瓜葛查找资料才得知蒋上国跟蒋家王朝一丁点关系都没有。蒋上国是清朝时期思恩府六品衔营头司把总,把总武将军官,领兵大约100多人,不过统领军户多达500户,六品头衔的蒋上国官可不小。蒋上国夫妇墓有一定的历史探讨价值,可惜找半天找不到,文史记载就在白马山脚下,具体位置不清楚,知情者敬请告知,往后有时间还得亲自去看看。本文是游记,就当茶后文看,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