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生”到“硬件老鸟”需要补强什么?

英炜硬十 2024-07-23 17:56:41

我们在大学做了大量的题目,学习了很多的知识,但是到工作中,你会发现大学里面学习的知识点用到的很少。

你会觉得大学学习的内容没有用,而很多知识和技能直到工作岗位才开始学习。

一、实际应用与理论差异:

大学课程更多注重理论知识,而工作中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应用的知识更具实用性,涉及更多实际操作和工程实践。

在理论学习的时候,往往忙于解决应试的题目,而忽视一些理论的认知和理解。又由于闭卷考试,有些知识点是记忆类型的,需要大量的记忆,同时有些理解性的知识可以通过记忆完成做题,所以选拔出来的优秀学生往往比较应试。这类同学去做科研还是有一定优势的。但是做工程,往往需要“开卷能力”和“动手能力”、“实验精神”。

例如,高等我们需要做一些推导的时候,其实是必须的理论基础。

1、实际工程中可以简化理论模型

我们在计算一个梯形的电流波形的有效电流,我们可以按照梯形的形状进行计算。

我们实际场景中可以把其粗略的看成矩形波形,进行估算。

2、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仿真、实验代替计算

还有一些繁琐的计算,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测试解决问题。我们希望知道电源的输出电容的多少,我们可以不计算,我们通过不断的增加电容的容量和个数,测试出一个理想的动态响应特性和足够小的纹波。

但是,脱离理论的实践也是“瞎试”,我们需要基于试验结果过去理解理论,同时一定是在理论理解基础上,进行实验,最终理论分析结果和实践结构达成统一。

二、技术更新换代:

技术更新速度很快,很多新技术、新工具在大学课程中没有覆盖,而在工作中可能会频繁使用。

能够把一项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的周期其实非常长,但是技术发展非常快。例如处理器技术发展非常快,可能每年都会有新技术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的内容不可能随时随地进行跟进调整。发展比较快的技术往往这种新技术,学校的教学涉及的就会比较少,往往都需要进入社会才能有机会接触。当然有些学校做得很好,会有资金和费用支持新技术学习,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很可能完全没有机会。

有一些课程虽然是基础,但是随着技术的演进,注定这个技术除了考试,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再也不会用到,例如:我们现在很少用到用分立器件,三极管、FET管去搭建一个放大电路,一般用运放现在也能做到成本很低,又稳定,输入输出特性又好,但是模电电路中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做这样的电路分析,导致学生深陷泥潭,连最基本的三极管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电路都没有理解和掌握;又如数字电路中,我们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学习各种74系列电路的实现原理,但是在实际项目中,要么软件实现一些功能,或者芯片集成相关功能,或者我们就已经用FPGA和CPLD来实现,很少有人购买和使用数字逻辑电路了,但是仍然作为本科生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和理解的内容。

三、从“面向考试”到“面向解决问题”

“从面向考试到面向解决问题”反映了教育与实际工作的脱节,这是许多工程师和专业人士在进入职场后经常遇到的问题。确实,学校教育常常侧重于考试和学科体系,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是一种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学校教育的局限性

考试导向:学校课程设计通常是为了让学生通过考试,而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可能并不总是反映实际工作的需求。

学科划分:各学科自成体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忽略跨学科的综合应用。

知识应用:学校课程中的知识往往是为了理论理解,而不是直接应用到具体问题上。

职场需求

综合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包括理论、实践、沟通和项目管理等。

实际应用:职场更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掌握。

持续学习:技术不断更新,需要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适应新的工具和技术。

建议

项目导向的学习:通过参与实际项目或实习,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整合:尝试跨学科学习,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如何在实际工程中综合应用。

主动学习:在工作中遇到不懂的技术和问题时,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培养软技能:提升沟通、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等软技能,这些在实际工作中同样重要。

尽管学校教育可能更多是面向考试的,但它提供了一个基础的平台。真正的学习和成长是在实际工作中,通过解决具体问题,不断实践和应用知识来实现的。你可以通过实践、项目和持续学习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目前很多学校安排学生按照企业命题的一些竞赛,进行备赛和学习,在进入社会前,就开始利用“项目制学习”,夯实解决问题的技术栈。

四、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首先需要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这意味着在面对问题时,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要思考如何把事做成。硬件工程师常常会遇到复杂的技术难题,这时候,保持思维的开放性,探索多种解决方案,能够有效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成功率。

我们要明确,法律保护员工的劳动时间,这是一种基础保障。每个工程师都有权利享受合理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确保身心健康。然而,这只是职业生涯中的基础部分,要想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还需要一种更积极的做事态度。

完成任务是对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但把事情做成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追求。这种态度意味着:

主动解决问题:不仅仅是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还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追求卓越: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质量和效率。

责任感:对工作成果负责,不推诿、不逃避,始终以项目成功为最终目标。

一些工程师,他的思维方式还是:完成任务,做主管安排的工作。而我们需要挖掘任务背后的出发点,真正的需求,未交待的隐藏需求。达到这点,需要的是对工作的思考。如同考试的时候,不仅仅是把答案写上去,而需要揣摩出题者的出题意图,这样的答案才会更符合标准答案。

工作中不仅需要技术知识,还需要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软技能,这些在大学课程中可能涉及较少。

而在做项目的时候,就需要“会做事”。用正确的方式、用正确的方法、用正确的节奏做事情,就是我们说的开发流程。我们在梳理一个项目流程的时候往往需要运用这些逻辑对项目进行重新梳理,形成正确的因果、时间、空间、重要性逻辑关系,确定在复杂的项目开发过程中能够最正确、最高效地做事情,才能将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向“工程科学”转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快速行动能力,创造力及跨领域、跨学科合作协同能力是未来工程人才最应该具备的三项关键能力。

技术人员必须具备哪些“软实力”?

五、职场中往往“一招鲜”,学校需要门门过关

在学校里,学生需要在各个科目上都达到一定的水平,目的是为了全面发展,培养综合素质。这种教育模式希望学生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为未来的多种可能性做好准备。因此,学校强调“门门过关”,甚至“门门优秀”。

然而,职场中更注重的是你的专长和具体技能。公司通常会根据员工的长处来安排他们的工作,以最大化利用他们的能力。这种做法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让员工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内发挥最大的潜力。

职场中其实看的是你的“长板”,而学校看的是你的“短板”。例如我们公司的采购,关注的是他的电子元器件、结构件等专业背景知识,商务谈判技能,以及清廉和对公司的忠诚度;他的英语非常差,连基本单词都记不住几个。但是公司用他的长处,他的短处可以暂时忽略。但是在学校就不一样了,必须语数外理化生门门过关,最好是门门优秀。

六、行业和公司需求与专业能力背离

不同公司、不同项目对技术的需求不同,大学课程无法覆盖所有可能的应用场景。例如我是学习光通信的,但是我入职一家军工研究所,从事声呐相关的工作,所以对于水声这个行业,我是非常陌生的。

我虽然是一个硬件工程师,但是我为了理解我所从事的行业,我从海军战略进行了解,同时理解一些舰船知识,再到水声系统,再到我涉及的电路设计。因为这种背离,所以我到工作岗位之后,需要重新学习大量与专业不一定相符的知识。

我的“水声”往事

震撼!中国海军装备变革 及芯片国产化

我们通过一系列书籍帮助大家弥补一些工程的基础知识

小道消息:电源书籍开始预售,先下单先发货

预计2024年8月1日前开始发货

概述

硬件不是连连线

我做硬件,进阶的几个阶段

心中有地图

信号

为什么需要把模拟信号放大

滤波器的基本概念

一阶RC低通滤波器

为什么需要抗混叠滤波?

高速ADC基础

数字信号的本质也是模拟信号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电平标准?

模拟信号是如何变成一个数字信号的?

处理器

CPU、SoC、MCU什么区别

RISC与CISC

为什么MCU一般跑RTOS,SoC一般跑嵌入式Linux?

国产SoC厂家

一阵腥风血雨的收购之后,MCU哪家强?

接口

为什么需要各种接口?

GPIO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UART

SPI

I2C

视频输出接口

0 阅读:0

英炜硬十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