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过去了,那无悔的知青岁月,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有缺的晚风 2024-12-14 17:58:53

知青岁月:青春在广阔天地间的璀璨华章

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岁月的长河里,有些记忆就像特别亮的星星,不管过了多久,都闪闪发光。45 年前的知青生活,就是这样刻在好多人心里,成了一辈子都忘不掉的珍贵回忆。

那时候,作者站在留城还是下乡的十字路口。他父亲是个领导,觉得应该带头响应下乡政策,就想让他去农村锻炼锻炼。而作者自己呢,对农村那片广阔天地也满是好奇和向往。虽然母亲舍不得,想把他留在身边,但作者还是很坚决地选择了下乡,然后就被分到了河南省叶县龚店乡支刘村的知青点,和另外 17 个知青伙伴一起,开启了一段特别的人生旅程。

下乡那天,阳光照在胸前的大红花上,在敲锣打鼓的欢送声中,他们坐着三辆军用卡车,满心欢喜地往农村去了。支刘村所在的叶县,是平原浅丘岭地区,土地比较贫瘠,不过那里的人特别淳朴,文化底蕴也深厚,还是昆阳之战的古战场和叶公的故乡呢。

知青点在村子南端、大队部东边,是个没有围墙的院子。有两栋青砖黛瓦的房子,前面那栋有厨房、活动室、仓库,带队领导也在那儿办公和住宿;后面那栋就是知青们的宿舍,有的是三个人一间,有的是两个人一间。房子前面有一条大路,路的那头是大片大片的田野,好像在招呼着这些年轻人去干活;房子后面有个大池塘,平静得像镜子一样,能映出天空和房子的影子。在西边大树下,有一口用青石板围着的水井,知青们吃水、做饭、洗漱都靠它。

在这个知青小集体里,生活不像城里那么方便,却有着不一样的温暖和活力。当时支刘村还没通电,晚上就只能靠煤油灯那点微弱的光。但这可没影响知青们积极乐观的心态。他们中间有个像父亲一样的人,就是厨师李师傅。李师傅大概五十岁,个子不高但身体很结实,以前在城里机关食堂干过,做饭手艺特别好。他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变着法儿给知青们做好吃的,今天蒸馒头,明天蒸油卷儿、包子,炒素菜、拌凉菜也不在话下,每周还能让大家吃上一顿肉菜。李师傅把对知青们的关爱都放在了饭菜里,可年轻的知青们有时候调皮捣蛋,故意找李师傅的茬儿,把李师傅气得不行,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只能自己生闷气,有几次气得直接回家不干了。结果李师傅一走,知青们傻了眼,生火做饭都不会,没办法,只能好声好气地去请李师傅回来。就这么吵吵闹闹的,大家的感情越来越好。

知青们的生活可不只是柴米油盐,还有特别丰富的精神世界。别看这个知青点人不多,可个个都有两下子。闲下来的时候,可热闹了。小提琴、二胡拉起来,柳琴、口琴吹起来,就像开小型音乐会一样;唱戏的、唱歌的、朗诵的,声音不断;下象棋、跳棋、军棋的,每一步都很精彩。喜欢安静的,就坐在树下看小说,看得入迷;喜欢热闹的,就约几个朋友一起聊天说笑,特别开心。这 18 个人,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互相照顾、互相鼓励,从来没闹过什么大矛盾。这份纯真的友谊就像好酒,时间越长越香,一直到现在都在,深深地印在每个人心里。

在劳动的时候,知青们更是表现出了超强的毅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十六七岁的他们,正是长大成人的时候,特别渴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贫穷但很清秀的小村庄里,老乡们成了他们最好的老师,教他们怎么生活、怎么做事、怎么种地。春天播种的时候,他们跟着老乡学怎么撒种子,怎么用犁、耧这些农具;秋天种地的时候,又在田里忙前忙后。在劳动过程中,他们和乡亲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

他们到处都有身影,冬天修水渠,不怕冷,拿着工具和乡亲们一起为来年浇水做准备;夏天割麦子,在金黄的麦浪里弯腰挥舞镰刀,汗水把衣服都湿透了;秋天收玉米,在玉米地里跑来跑去,感受着丰收的快乐;春天种菜,小心翼翼地种下嫩绿的菜苗。而且,他们还在村里承担了很多其他工作,当代课老师、大队医生、记工员、民兵营长、种子站和林场育林员,在宣传队乐队里还能当首席、主唱呢。在村里的联欢会上,知青们表演的乐器独奏和舞蹈是最受欢迎的节目,那是他们青春活力和才华的展示。

劳动可不容易,刚开始干活的知青们,手上脚上很快就磨出了水泡,他们就简单地用针挑破,挤出水,包上纱布,第二天又精神饱满地去干活。肩膀上的皮磨掉了一层又一层,就垫块毛巾接着干。白天累得不行,晚上躺在床上起不来,可睡一觉,第二天早上又有说有笑地去田里了,真像一群不知道累的小牛犊。他们还互相比赛,比谁挣的工分多,比谁出工天数长,比割麦子谁割得宽,送粪的时候谁的车子装得多,往砖窑里码土坯谁摞得高。在这些比赛和劳动中,他们不仅身体变强壮了,还收获了宝贵的人生经验,成长得特别快。

知青们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他们向农民学习,互相学习,还被村里那些有文化但被管制的“黑五类”人员吸引。虽然大队干部不让他们接触,但这些人的言行举止、文化气质就像磁铁一样,让知青们忍不住靠近。就像那个清华大学毕业却被打成右派回乡务农的人,四十多岁,瘦高个,脸上虽然有岁月的痕迹,但眼睛里透着智慧,很文雅,也很谦虚。作者经常和他一起干活,播种的时候,他用锄头挖坑,作者就放种子或者递秧苗;送粪的时候,他在前面驾辕,作者在后面推车。休息的时候,他们聊的话题可多了,文学、典故、历史、农业知识、风俗习惯,啥都有。在作者眼里,他就像一本啥都知道的字典,而且他很乐观幽默,还会讲笑话,从来没有抱怨过。还有村里学校的一个民办教师,三十几岁还没成家,教中学语文,字写得好,口才也好,还会拉二胡。在办公室休息或者备课的时候,他一说话,作者就能学到很多东西。他还主动提出教作者拉二胡,可惜只学了两次,就被校长阻止了,后来作者才明白这是在保护自己,心里特别感激。

和农民们天天相处,知青们也收获了浓浓的乡村情谊。农民家里有大事,肯定会叫知青们去热闹热闹。当地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也经常来知青点玩,男孩子们下下棋、一起演奏乐器,女孩子们就交流织毛衣的花样,有时候还悄悄说些定亲的事。那时候流行穿军装、戴军帽、戴手表,农村小伙子去相亲,都来知青点借衣服。村里好客的人家,经常给知青们做好吃的,葱油饼、菜馍、烙馍,那味道知青们后来再也没吃到过。

有一年甜瓜熟了的时候,一个农民叔叔热情地叫知青们去吃瓜。在小瓜庵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甜瓜,有脆的、有面的,花皮的、绿皮的、黄皮的,让人看都看不过来。其中那种橙红色的甜瓜特别好吃,皮很鲜艳,瓤又多汁又甜。知青们围坐在一起,笑着吃着,特别开心,肚子吃得圆滚滚的都不想停。这一场甜瓜宴,可是农民叔叔好几个月的心血,满满的都是对知青们的爱。那时候瓜庵里的笑声,好像到现在还能听到。

45 年一下子就过去了,可那段知青岁月一点都没有被时间冲淡。知青们和那个村庄一直有着联系,到现在都延续到了孙子辈。下乡 40 周年的时候,村里还办了个盛大的庆典,把知青们都请了回去。现在村里有人进城,也会找知青们商量事情,知青们也会尽力帮忙。

回头看看那段知青岁月,虽然有苦的时候。想家的时候,晚上会哭湿枕头;累极了的时候,也想过放弃;看到自己晒黑的脸和变粗的手指,也会难过;精神上很空虚的时候,也会迷茫。但这些就像青春这首歌里的小插曲,主旋律还是充满激情的快乐劳动,还有对那些关心、爱护、教育他们的人的感恩。就是那段岁月,让知青们有了坚毅、果敢、自信、乐观的品质,一辈子都受益。他们一点都不后悔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那片广阔天地,因为在那里,他们写下了人生最闪亮的篇章。那段知青岁月,会一直在历史的长河里发光,是知青们心里永远的精神家园,也给后人留下了一段热血、奋斗、情谊和成长的动人故事。

1 阅读: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