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4日20时49分,当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我们将迎来春天的第五个节气一清明节。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因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在每年4月4日至6日之间是祭祀、祭祖和扫墓的节日。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不忘人生来路。清明之时,人们总要祭祀祖先,缅怀故人。点一瓣心香,寄一缕哀思,怀念那些对我们很重要的人。一年一清明,一岁一追思,这一天寄托的是我们对故土和故人的一往情深。在我们扫墓祭奠的同时,有一种高于生命的东西也在庄重地传承着。年年清明,就是在提醒我们,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不失清明心境。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清明”因此得名。人间最美四月天,处处皆可入眼入心、入诗入画。但若被琐事填满心绪,总是患得患失,便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即使春光明媚,心里也难有清明时刻。学会接受,接受世事变化,接受聚散离合,接受过去和失去。以一颗清明之心,活得通透明白,才能无畏前行。



不负韶华流年。清明总是萦绕着愁绪,同时又是踏青游赏的时节,看似矛盾,却正蕴含着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因为我们知道,告慰逝者最好的方式,就是把现在的生活过得更好。越是思念故人,越是应该认真生活。因为那些爱你的人,一定希望你过得更好一点。懂得生命的可贵,才会更加珍惜当下的一切。慎终追远,且惜春光,把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分享、点赞、点亮关注,开启2025年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