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努力

大焦点 2022-12-11 09:43:11

导语:

2022年听过最多的一个词语“内卷”,职场内卷、商业内卷、各行各业都在“卷”,内卷到底是什么呢?最近“努力和内卷有什么区别”这样一个话题引发热议,本文与你一起探讨。

nei juan

内 卷

本来是一个社会学术语,大意是指社会文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停滞。现在很多高校学生用内卷来指代非理性的内部竞争类似于养蛊、互相倾轧之意。

为什么会出现内卷?

人类本身刻在基因里的对稀缺资源的掠夺和占有。当社会分配制度不均+人口相对资源达到饱和时势必会出现内卷。

缺乏破圈的能力是内卷的内在根源。个人能力单一,只适应一个领域或者环境;长期从事技术性、事务性等消耗性工作。

个体差异化竞争优势越来越小,都会导致个体实力无法对抗资源控制者强加的规则,并且没有勇气离开资源控制者,就只能选择顺从并越来越依附资源控制者。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本来大家坐着都能看电影,因为前几排的人站起来了,导致大家最后都只能站着看电影。这种表面上是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其实是对外部环境的一种妥协。只能花费更多的时间争取原本正常情况下唾手可得的东西。

有竞争的地方就有内卷,但是内卷一旦开始,它带给组织的伤害也是巨大的,因为内卷本身也是一种“进化”,只是这种“进化”是向内“进化”,且会进入螺旋式下降的过程,集体的内耗直至将组织资源损耗殆尽。

内卷≠努力

和努力不同,我们努力是为了获得一个更好的结果,会主动鞭策自己不断投入和进步。这种动力是内在且自发的。

而内卷则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我们是迫于外部的环境和竞争,而被迫让自己花时间做事情,但其实内心是非常抗拒和不认同的。所以导向的结果往往是花了时间和精力,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产出和结果。

而内卷和躺平也不同,躺平是干脆承认这种现状,直接摆烂,什么都不做,放弃行动的机会。而内卷是还在行动,但大部分都是无效行动。

如何应对内卷?

若剖析“内卷”背后的原因,离不开一个词:竞争。而我们处于一种被人流裹挟着前进的状态中,浑浑噩噩不知该去往何处,但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加入“内卷”的大军,开始拼时间、拼成绩、拼社会地位,不断地增加自身压力,于是焦虑被无限放大。面对被“卷”,不妨想想“我希望成为怎样的人”,找到自己的优势和真正热爱所在,以价值为导向,抓住重点方向然后努力去成长破圈,做一个真正的自己。信心与勇气决定着我们的未来,人生从来不是谁睡觉少、谁做的工作多就优秀,不断思考、勇于探索才是人生的赢家。不加思考的行动就像是一条没有方向的船,开得再快也到达不了终点。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