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211都不好找工作,为何还要鸡娃?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凡尔赛百态 2025-03-28 01:31:28

00后特别不幸,赶上了天灾。

读书的时候卷死卷活,卷完了毕业了才发现就业市场的天都塌了。

有时候历史就是这样的,一点道理都不讲。

那些生在开元天宝,死在安史之乱的人又做错了什么呢?

他们年幼的时候,肯定会以为盛世会伴随他们一生吧!

你以为的985,211就业不好。

实际是非985,211找不到工作。

一个只是就也不好,一个是直接pass了。

核心原因是实际上现在的985,211的在同龄人中的比例相当于20多年前的2本。

一本相当于当年的大专啊。

你现在连个一本都上不了的当年连高中都上不了。

企业招人还是招那前10%的人,只不过呢这前10%身份有点变化而已。

不是孩子不努力,是世界的玩法变了呀?

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鸡娃?

鸡妈20岁的时候,认为自己聪明又努力,只是缺好爹。

鸡妈30岁的时候,认为老公聪明又努力,只是缺好爹。

鸡妈40岁的时候,认为儿子聪明又努力,只是缺好爹。

鸡娃本身就不是好的行为,适当引导是更好的。

大学文凭的价值已不可同日而语,即便是顶尖的C9联盟院校也感受到了这种贬值的压力。

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而言,无法承担孩子放弃大学教育的后果,大学教育仍然至关重要。

要接受大学教育,就必须经历中高考的洗礼,其中中考成绩尤为关键,因为成绩不佳可能意味着孩子将进入职业高中或条件较差的私立高中。

尽管这些学校的学生也能参加高考,但在那种环境下,与未能考上高中的学生相处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仍然应该努力让孩子升入高中,进而考入大学。

这意味着孩子需要在学校度过15年以上的时光,特别是小学和中学这12年。

学校固然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优异的成绩依然是衡量学生的重要标准。

如果孩子在校成绩不佳,且家长无法承受让孩子辍学的代价,即便家庭年收入高达数百万,孩子仍可能面临诸多困扰。

十年间,孩子的成绩问题可能导致家庭内部矛盾频发。

如果孩子成绩优异且品行良好,即使家庭收入不高,也能带来许多好处,使家庭更加和谐。

即使家庭富有,孩子每周甚至每天都能打高尔夫球,但如果学习成绩糟糕,父母仍可能受到老师的批评,孩子在学校也可能缺乏存在感。

而如果孩子成绩优秀,无论家庭收入如何,都会受到他人的羡慕和尊重。

可以说,只有在学校体系中,这种情况才如此明显。

一旦考上985院校,你就已经赢得了十年的羡慕和尊敬。

现在让孩子在学校努力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上985院校,而是希望在孩子三观形成的关键十年里,他们能生活得更加快乐、家庭更加和睦。

如果孩子能够理解这一点,他们可能不会将追求高分视为巨大压力或父母的一厢情愿。

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比如英语学习,可以通过早期启蒙使孩子达到甚至超越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这不仅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也是为了将来增加就业竞争力。

再比如数学,提前让孩子接触数学知识,既确保他们能取得不错的分数,又不至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习上。

这样就能腾出时间来做其他事情,比如多读书。

尽管有人声称985没用了、211过时了、未来某些岗位不再需要了、某个专业被淘汰了等等,但无论未来如何变化,对于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比广泛阅读更好的准备呢?

能够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家庭并不多见。

他们常常在小学时批评那些“鸡娃”的家长,到了初中却变得比任何人都更加焦虑。

最后导致孩子选择了一个他们完全不熟悉的专业,毕业后对其不管不顾,只想着考公务员、进国企;毕业三年就开始催促结婚。

这应该是很多人真实的写照吧!

社会问题长期存在,只是在经济下行时期尤为显著。

985高校的毕业生占比不到2%,而且这一比例仅在过去十几年才出现,因此常被作为标志性案例来带节奏,但很少有人关注他们的境遇。

社会中间阶层对他们并不欢迎,一旦跌入社会底层,便要承受各种欺诈和剥削。

例如,劳务派遣中介遍地都是坑人和吃人血馒头的,他们满口谎言,对真实信息避而不谈,一旦被揭穿就永久拉黑。

毫无疑问,人力资源领域存在共享名单的现象,只是共享范围有所不同,以确保他们能安稳地获取利益。

从顶层打工族的背调数据库到防止简历造假等,记录着每个人的简历更新和离职评价等信息。

在这个名利场中,有些人能够凭借这些机制混得风生水起,即使工作质量和数量都不高,但工资却能持续提高。

这正适合那些擅长琢磨人心的人,他们全靠一张嘴就能获得成功。

大多数人倾向于稳定,不愿投身体力或农业劳动,读书成了出路。

除非你志在创业或经商,这些知识学校无法传授。

踏实求学,毕业后成为职场一员,若竞争失利,便接受三五千的收入。

若成功,则进入体制内享受稳定。

读书,终究是一种保障。

多数人缺乏足够的能力和灵活性在社会中独自生存,因为从接受教育起,这种能力就被削弱了,没有组织的支持几乎无法前行。

不读书并不意味着可以逃避打工,反而可能面临更艰辛、报酬更低的工作。

这就像一个带着两个孩子的家庭主妇,明知丈夫在外有染还家暴她,却无法选择离开。

自身实力的不足和对独立生活的不自信会让她被困在家中。

货币贬值的时候,买同一个商品需要更多的钱。

学历贬值的时候只有两条路可选。

一是转换赛道,这个难度大,看运气,看出生,看个人实力。

第二个可不就是继续卷学历。

上面的下沉,下面的只有被压死。

学历贬值,严格的学历金字塔还是存在的。

一个普通家庭最好的出路就是读书。

小镇做题家肯定比不上富二代。

但可以努努力比父母那一辈好一点。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0 阅读:421
评论列表
  • 2025-03-28 11:32

    没啥看法。你是对的。

  • 2025-04-05 19:17

    985.211都不好找工作,那些民办大学还在忽悠家长他们的大学帮助找工作,能帮一辈子吗?什么工资水准?实际就是假文凭一样,为什么还在坑底层的老百姓!国家直接关了那些算了。

  • 2025-03-29 11:02

    钞票贬值,还是要挣钱!!

  • 2025-04-14 07:43

    学历的确贬值严重,现在不考硕很难找工作,考不上本科的多半智商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