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科2024年中国高校排行榜。
山东大学:全国排名第22位。
南开大学:全国排名第21位。
南开的排名这些年下降的确实有点厉害,现在连前20都排不进去。
这样下去,山大会不会有一天会超越南开呢?

南开大学在天津,毗邻北京,山东大学在山东省济南市、威海市、青岛市都设有校区,
南开大学在社会认可度方面显然超过了山东大学,这一点毋庸置疑。
即便不拿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来诋毁山东大学,山大社会认可度低于南开仍是两校学生公认的事实。
许多985高校都有类似学伴制度,只是山大的这一制度被曝光而已。
由于山大在省内招生名额较多,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而南开在省内的录取分数线则高于山大。
毕竟南开位于天津,离北京较近,在北京找工作有一定优势。
山大在省内就业情况也不错,但出了省可能稍逊一筹。
因此对于想留在本省的同学来说,两者差别不大。
出了省的话还是南开相对更好一些。
当然这两所学校都比不上清华北大。
南开大学在地球与海洋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数学、经济学以及商学等众多学科领域的排名均超越了山东大学。
在物理学、哲学、土木工程与结构工程、地理学以及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等学科方面,山东大学则略占上风。
就一流学科的数量而言,南开大学拥有5个,而山东大学仅有2个。

若仅从教育部学科评估的数量角度考量,山东大学优于南开大学,不过南开大学的A类学科数量多于山东大学。
从学科的评级情况来看,南开大学的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理学的表现要优于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在工学和医学领域比南开大学更为出色,这主要得益于其规模优势,毕竟它曾合并了山东工业大学和山东医科大学。
仅从分数来看,南开大学比山东大学高出20分,二者显然不在同一个层次。
南开大学是典型的文理、财经、政法综合性高校,工科与医科表现一般,可视为北大、复旦的青春版,那为何不将其称为“南大、人大青春版”?
南京大学的财经学科稍显逊色,而人民大学则缺乏医学学科。
其综合实力接近北师大、华东师大、厦大以及武大、中大、山大、川大等院校,但由于未进行有效的合并重组,导致其实力不如武汉大学。
无论在分数还是实力上,南开大学都是仅次于清北复交华五人的文理综合性院校之一。
南开大学因医学领域存在短板,且缺乏工科与农学学科,故在整体实力上难以抗衡那些学科门类齐全、规模庞大的高校。

然而南开作为一所规模相对小巧而学科精度颇高的学府,其经济类专业表现卓越,诸如世界经济、金融学、国际贸易、区域经济学以及政治经济学、经济史等课程均颇具特色。
商学院虽不及经济学院和金融学院那般耀眼,但亦有不俗表现。
至于管理类学科,南开则稍显逊色于两财一贸等院校。
山东大学,如同其所在的山东省一样,展现出了一种中庸之道,行事稳健而缺乏令人瞩目的亮点。
以山大医学院为例,在全国医科大学的排名中,若排除那四所著名的军医大学,其在合并前曾高居全国第六。
然而合并之后,山大医学院似乎遭遇了边缘化的困境,直至后来因种种缘由,齐鲁医学部得以重新组建,情况才略有好转。
但即便如此,如今的山大医学部分,在全国医科大学的排名中已难以跻身前十五强。
再来看山大工学院,作为省属的211高校,在合并初期曾展现出强劲的上升势头。
原本虽其工科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排名并不突出,但在省内却享有极高的声誉,特别是在机械和电力工程领域。
然而合并后的发展却让人感到无奈与失望。
山东大学其实运气也颇佳,尽管第五次学科评估中整体实力有所提升,A 类学科数量增多,但唯有数学稳稳占据 A+席位。
由此可见,山大数学地位稳固,连续四次、五次皆获评 A+。
理工类方面,山大的物理、数学、物理化学及生物等学科表现出色。
工科里计算机专业尚可,新工科同样颇具亮点。

文科专业整体成绩亦不错,经管专业强劲,像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以及工商管理等专业皆口碑良好,法学专业更是突出,在山东省内,鲜有学校能与之抗衡。
山东大学各学科发展较为均衡,虽无顶尖学科,但 A 类学科众多。
山东大学实际上属于规模大但实力不强的类型,又因为拥有医学院的支撑,其排名自然不会低。
而南开大学由于学科数量较少,排名有所下降,但若论影响力,南开大学更胜一筹。
山东大学想要超越南开大学并非易事。
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从长远看山大必超南开,南开缺工科农科,且医科极弱,只有文理科。而山大系科齐全。
厦大和南开都是这个问题,工科、医科太弱了
怎么超都没有用,不管排名怎么下滑,南开的录取分数都不是山大能比得了的!
规模和学科是一方面,天大南开都面临投入不足的问题,山大预算已经远超南开,山大正在建设龙山创新港校区,山东能给予的,天津做不到,而天津又没有北京的优势
南开大学原来排名第三第四的存在,现在没落了,山东大学超它很容易。山东每年有近100万考生,能不多招吗?在这瞎逼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