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中国空间站引“嫉妒”?

若是2031年国际空间站如期退役,而其他国家也没有再行建造。那么,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或将成为太空中独一无二的存在。
印度网友在论坛上发问:国际空间站退役时,我们能控制它撞击中国的空间站吗?


或许有人认为,至少在技术层面上,美国是可以在国际空间站降轨坠入大气层的时候,通过调整它的下降轨道使其撞向天宫空间站的。
但其实这一操作的可行性仅限于理论上,实际操作却存在着非常高的技术难度。

因为不管是正在坠落的国际空间站,还是正在运行的天宫空间站,都不是处于静止状态的。
如果想要将国际空间站引导至特定的轨道,令其精准无误的撞击其他航天器,就需要极其精确的轨道计算和推进系统控制。这点以目前的技术水平,仍是极具挑战性的。

别看国际空间站接近420吨、足有两个足球场大小,天宫空间站也有约180吨的总重量和1200立方米的总体积。
但是把它们俩放在太空环境里,根本就是看不见的存在。更别说让它们高速移动的状态下,捕捉到对方的轨迹、精准控制其中一个与另一个相撞了。

另一方面,天宫空间站的轨道也并非是固定不可变的。现实中,天宫空间站就采取过两次“紧急避碰”措施。
第一次发生在2021年7月1日,由于之前5月至6月期间,星链-1095卫星从555千米持续机动降轨至382千米运行后,与中国空间站出现了近距离接近事件。

为避免两者碰撞的风险,中国空间站便于北京时间7月1日晚间,主动实施了紧急避碰措施。
还有一次是发生在同年的10月份,当时星链-2305卫星正处于连续轨道机动状态。由于其轨道误差和机动策略难以评估,因而存在与中国空间站产生碰撞的风险。

所以,中国空间站为确保在站航天员的安全,于21日再次采取了紧急避碰操作。
以上两次近距离接近事件足以说明,中国的天宫空间站是完全可以做到提前探知风险、临时紧急避险的。
如此一来,就算国际空间站想要实施对天宫空间站的撞击,结果大概率也会徒劳无功。

当然,撞击中国空间站除了技术层面的难度,还会带来相当严重的法理层面的问题。
从法律上讲,空间站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太空领土。故意引导国际空间站撞击中国的空间站,势必会引起外交和法律的纠纷。

国际空间站实际是16个国家合作的产物,如果它的退役处理没有遵循国际法则,反而被美国利用为攻击中国航天器的武器。
那么,此事很可能将成为牵连整个国际的巨大纠纷、乃至引发世界性的战争。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哪一个国家敢单独承担这一后果的。

假设美国真的这么做了,那肯定是在此之前中美两国已经“宣战”了,或者是美国正准备借此事“宣战”。
不过,两国如果已经紧张到这种地步,中国应该早就制定了对策,不可能让美国轻易得逞的。所以,关于那名网友的异想天开,就让其停留在他自己的自我幻想中吧。

我们真正要了解的,其实是包括国际空间站在内的、所有航天器的正常退役回收过程。毕竟,中国现有的天宫空间站、以及未来其他航天器,迟早也都要面临这一关的考验。

按照当初设计的10至15年的使用期限,建造于1998年的国际空间站已超长服役了十几年。即使从全面投入使用阶段的2010年算起,它也该在最迟2025年进行退役处理。
但由于国际空间站的参建国家众多、各国对其使用诉求不一,所以才导致它的退役处理一拖再拖。

直至NASA的报告显示,国际空间站已存在设备老化严重、长期漏气,以及50多处隐患和4处裂缝等问题,美国才最终敲定它的退役处理计划。
根据计划,在2031年对国际空间站进行退役处理前,驻站宇航员将带回部分国际空间站的设备。然后在地面对其进行可控操作,使国际空间站定向脱轨、进入地球大气层预定轨道。

其间,国际空间站的大部分结构会在大气层中解体,一部分燃烧殆尽或汽化,一部分残骸、碎片将掉落到尼莫点附近。
而尼莫点就是位于南太平洋中央,几十年来作为退役航天器坠入点使用的地点。而中国或许可以通过观察追踪国际空间站的退役全过程,为将来自己航天器的退役处理提供参照。

其实到目前为止,不管地面上有何分歧,人类在太空领域都是合作多于对立的。更何况国际空间站退役之后,任何国家要进行太空实验,都得仰仗中国空间站了呢。
所以,大家也不必过于担心美国会利用国际空间站退役的时机,做什么不利于中国空间站事情。而那位网友也低估了“中国实力”。
参考资料:
国际空间站告急,紧急撤离怎么做?——澎湃新闻
中国空间站两次紧急避让美卫星——光明网
NASA:国际空间站计划2031年退役 将坠入太平洋——环球网



美国人的恶毒为世界所不容。
就算他们真的来撞,我们空间站不会躲么?舱身上那24个发动机喷嘴是用来好看的?一旦旦发现国际站正在接近,所有发动机全部点火,空间站会以极快的速度上升到500公里轨道上,老美的国际站退役了,在快速下降,高度都不够,它还能怎么撞?但我们确实要随时补充燃料以防美国佬使坏。
本性没变,歹毒![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