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以冲突还在继续,平民的伤亡还在持续增加,这些都令中方感到痛心,焦虑,不安。王毅主任在参加第十二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会上表示,中方将派遣特使,前往中东地区组织对话和谈判,争取尽快解决巴以问题。对此,阿拉伯国家的代表表示了感谢和期待。

据《环球网》报道,10月13日当天,王毅主任出席了第十二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会,就中欧关系,以及重大的地区热点问题,表达了中方的立场和态度。
媒体报道称,王毅主任在谈到巴以局势的时候明确表示,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将前往相关国家进行调解。虽然目前还无法对调解结果作出判断,但是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中国秉持的客观,中立的态度和立场,应该也会给调解工作创造更多可能性。

就在当天,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在京应约集体会见了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以及阿拉伯联盟驻华代表处负责人。应该说这是史无前例的会面,真实的反映出中国现在在阿拉伯世界,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和号召力,这是连美国都不曾达到的政治高度。
中国表达3个观点,也是对以色列的3个要求翟隽作为中东问题特使,在活动中发表了三个重要观点。

第一,中方对当前巴以紧张局势加剧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感到痛心,反对伤害平民的行为,谴责违反国际法的做法。
第二,当务之急是保持冷静克制,保护平民,为缓解人道主义危机提供必要条件。
第三,回到“两国方案”的正确基础上,实现巴以两国和平共处。
很明显,这三个表态,实际上也是对以色列方面提出的三个条件和要求。首先当然是避免平民的伤亡。在讲话中,翟隽没有强调是巴勒斯坦还是以色列的平民,因为在中国看来,无论是哪个国家的平民,都应该获得保护。

其次,呼吁解除封锁,为人道主义援助提供通道,很显然这话是说给以色列听的。以色列30万大军把加沙城围得水泄不通,还准备出动重型武器实施强攻,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都将由以色列负责。中国好言相劝,就看以方作何选择了。
最后,巴以冲突已进行了75年,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解决的方案其实也是现成的,就是让巴勒斯坦建国,获得与以色列相同的地位。
但是这个合理方案,却遭到犹太复国主义和西方国家的百般阻挠,联合国在这方面也是顾左右而言他,无法贯彻和落实决议,更没有办法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所以要想解决问题,归根到底还需要依靠阿拉伯国家自己的决心和力量。但前提是必须团结,否则只会让以色列各个击破。
中国想要团结阿拉伯世界因此,中国政府派出中东特使的真正意义不是去当和事佬,而是首先让阿拉伯国家团结起来,发出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声音,去向以色列和西方国家提出自己的合理诉求。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以色列才会真正尊重阿拉伯人的利益,才有可能通过谈判协商,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然后,中国会出手帮助他们进行建设,通过发展经济,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水平的方式,让巴以双方民众都能从和平发展中获得利益,逐渐消除双方的分歧与隔阂。当然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还会伴随政治和军事层面的斗争。但是,只要能让阿拉伯国家团结起来,就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