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在俄乌冲突纵深作战中的应用

渊亭聊武器 2024-05-17 22:39:14

摘要:2024年2月,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发布报告《演变而非革命:俄乌冲突中的无人机战争》。报告对俄乌冲突的纵深作战中的无人机使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本文将对此报告进行介绍。

关键词:俄乌冲突,无人机,巡飞弹,穿越机,纵深打击

报告认为,在前线近距离作战进行的同时,俄乌两军之间还在进行着一场基本独立的战略打击战。战略打击独立于作战层面之外,能够削弱敌方的作战意志或作战能力以实现巨大的政治目标。战略目标包括处于纵深区域的军事基地、国防工业设施、敌方领导层以及与油料和能源相关的关键经济目标。在俄乌冲突前期的几个阶段中,只有俄军能够发动战略打击活动,因为其储备了大量导弹。随着时间的推移,乌军逐渐削弱了俄军在此领域的优势,但俄军的优势依然存在。乌军选择使用无人机来进行纵深打击,因为其缺乏其他可用于执行此类任务的武器。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军已经发动了多次远程空中打击和导弹打击。起初,这些打击的主要目标是乌克兰的军事目标,之后逐渐转向乌克兰的国防工业和通信基础设施。2022年春,俄军此类打击的主要目标变成铁路基础设施和油料生产和储存设施。

作为回应,乌克兰开始努力发展远程无人机,以对俄罗斯境内的目标进行打击。这一举措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乌克兰通常否认其对俄罗斯境内的目标进行了打击。因此,一般很难确定俄罗斯境内的爆炸是由远程无人机或乌克兰特种部队造成的,还是纯属意外事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改装的商用或自制自杀式无人机显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类装备使乌军能够打击俄罗斯境内的纵深目标。

2022年6月,两架乌军无人机袭击了毗邻边境的俄罗斯罗斯托夫州新沙赫京斯克(Novoshakhtinsk)的炼油厂。一项分析认为,在此次袭击中,乌军使用了中国的“天眼5000”(Skyeye 5000)无人机(一种在阿里巴巴上售价5000到10000美元的商用无人机)。乌军可能对该型无人机进行了改装,以执行自杀式攻击任务。8月,乌军远程打击的重点从俄罗斯边境附近的目标变成了克里米亚地区。乌军南部司令部发言人纳塔利娅·古梅纽克(Natalia Gumenyuk)解释称:“乌克兰武装部队正在开展解放被占领土的活动。他们专门打击俄军的军事目标,但这些目标不在俄罗斯联邦领土上,克里米亚是乌克兰的。”俄罗斯声称,乌军使用无人机袭击了位于塞瓦斯托波尔的俄军黑海舰队总部,迫使其取消了8月1日的海军节庆祝活动。8月9日,位于克里米亚半岛的俄军萨基空军基地发生不明爆炸,至少10架飞机严重受损或被毁。8月晚些时候,俄罗斯黑海舰队总部再次遭到打击,这次袭击所使用的武器是另一种经过改装的中国产无人机,无人机直接撞上了总部大楼的屋顶。

“见证者-136”巡飞弹

报告称,在乌军试验远程自杀式无人机攻击的同时,俄军也引进了伊朗的“见证者-136”巡飞弹,以弥补其日益减少的远程导弹和无人驾驶系统库存。据报道,2022年9月,俄军首次使用“见证者-136”无人机进行了战略打击。当时,俄军连续三天向敖德萨发射巡飞弹,造成数名平民死亡,并击中一座行政大楼。

2022年10月,俄乌双方的纵深打击战升级。10月7日,乌军使用巡飞弹对位于俄乌边境以北140英里处的俄军沙伊科夫卡空军基地进行打击,打击造成两架俄军图-22M“逆火”轰炸机损毁。10月8日,连接克里米亚和俄罗斯的刻赤大桥(Kerch Bridge)发生大爆炸。乌克兰国内情报机构后来声称对炸毁桥梁的卡车炸弹袭击负责。10月10日,俄军发动了针对乌克兰电网的大规模打击行动。俄军发射了大量导弹和巡飞弹,以打击乌克兰10多个城市的关键基础设施,其中包括乌克兰西部的城市。在此次打击中,俄军发射了95枚导弹和至少21架“见证者”巡飞弹。

俄罗斯总统普京称,俄军发动的此次袭击是对刻赤大桥爆炸事件的回应,但有证据表明,在大桥爆炸事件之前,俄军就已经计划攻击乌克兰的关键基础设施。在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俄军经常使用巡航导弹、弹道导弹和巡飞弹对乌克兰电网进行打击。虽然俄军破坏或摧毁了40%的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并引发了乌克兰多地的轮流停电,但乌克兰电网系统还未崩溃,乌克兰公众的战斗意志并未遭到削弱。西方国家为乌克兰提供了防空系统以拦截俄军的无人机和导弹。此外,乌军也对其战术进行了优化,并发展出了多种应对远程打击的创新解决方案。例如,乌克兰研制出了一种众包式的智能手机应用,该应用能够实现对来袭导弹和无人机的早期探测,以此为防御作战人员提供时间以在来袭目标落地前进入战位并实施拦截。

这种远程打击作战很快演变为了一场消耗战,俄军试图在己方远程打击武器用完前先耗尽乌军的防空拦截弹库存。随着时间的推移,俄军的武器库存量逐渐减少,其所发动的战略打击次数越来越少,规模也越来越小。与此同时,乌空军拦截来袭导弹和无人机小规模攻击的速度也有所提高,但其拦截弹储备已经有所下降。不过,俄乌双方的弹药都未耗尽,目前这场消耗战还在持续。

报告指出,俄军对乌克兰城市的打击还在继续,而乌军也通过多种新式无人机打击战术对俄罗斯和克里米亚地区的纵深目标进行打击。2022年10月29日,乌军对位于塞瓦斯托波尔的俄军海军基地进行一次海空协同打击。打击过程中,乌军使用了9架无人机和7架自杀式无人艇对俄军黑海舰队的旗舰“马卡洛夫海军上将”(Admiral Makarov)号护卫舰进行了攻击。11月,乌军又使用1艘自杀式无人艇对俄军位于新罗西斯克(Novorossiysk)的油料中心进行了打击。12月,乌军使用多架改装的前苏联图-141“雨燕”(Strizh)无人机对俄军的2个轰炸机基地进行了自杀式攻击。据报道,此次打击造成迪亚吉列沃空军基地内3人死亡4人受伤,并使2架恩格斯机场(Engels airfield)内的俄军轰炸机轻微受损。

“马卡洛夫海军上将”号护卫舰

2023年年中,乌克兰所进行的远程巡飞弹生产计划开始初见成效,乌军对俄罗斯的无人机打击次数显著增加。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2023年1月1日至9月2日,乌军对俄罗斯和克里米亚地区发动了190次袭击。据《纽约时报》报道,乌军在2023年5月至7月期间发动的针对俄罗斯境内目标的巡飞弹打击次数已经是2022全年的2倍。在此类打击过程中,乌军使用了各型无人机对多种俄军目标进行了打击,这些目标包括油田、空军基地和交通基础设施。乌军还对莫斯科进行了无人机打击,并且次数不断增加。2023年5月,2架无人机击中了俄罗斯克林姆林宫。2023年7月,多架无人机对莫斯科市中心的大楼进行了打击。在这些打击中,有部分无人机是在俄罗斯境内起飞的。例如,2023年8月,多架从俄罗斯境内起飞的无人机袭击了位于诺夫哥罗德附近的索利齐-2空军基地(Soltsy-2 air base),造成多架俄军轰炸机受损。

乌军还将其规模不断扩大的远程无人机编队广泛应用于实战之中。乌军的“海狸”(Bober)无人机、“莫洛克(Morok)”无人机和“云轮-5”(Mugin-5)无人机都曾出现在对俄的打击任务中。俄罗斯声称在8月挫败了乌军针对克里米亚的大规模无人机袭击,击落了来袭的14架无人机,并使用干扰器使另外4架失效。据报道,乌军还对距离乌克兰370英里的俄罗斯普斯科夫空军基地(Pskov air base)发动了袭击,造成至少4架俄军军用运输机受损。

报告总结道,乌军可使用无人机攻击俄罗斯本土,以让俄罗斯付出代价。然而,此类袭击可能只会带来心理上的影响,以提高乌军士气,并让俄罗斯人相信“特别军事行动”不值得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

0 阅读:0

渊亭聊武器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