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宝美髯丹:治疗脱发白发效果好(一)

鸿朗说健康 2025-03-24 15:24:32

拥有一头乌黑浓密的头发,是年轻健康、阳气旺盛的体现,但是现在工作压力、情绪波动等因素导致很多人早早就生出了白发。

中医认为,毛发的荣枯与肝肾脱不了干系,当肾精充足,气血旺盛,自然发量多,黝黑亮泽。

若是肝肾不足,头发免不了干枯、稀疏,甚至脱落。所以治疗要从补肝肾入手。中医认为:发为腎之华,发为血之余。一句话讲明了头发和人体的关系。

“发为腎之华”是指中医认为人的头发就像树上的树叶一样,每天秋季时,树木将外散的精气敛藏起来准备越冬时,树叶就会纷纷脱落。虽然从表面上看,是一派衰败之象,但只要树的根须有力,等到第二年春风一吹,它又能照样吐故纳新,长出新的树叶。而这个树的根须就好比人的腎脏一样,只要腎气足就能将人的头发固摄住,相反腎气不足,就没办法把头发固摄住。

“发为血之余”中的血是指人体的肝血,肝血不足,头发得不到滋养,就像失去水分的鲜花,会枯萎,脱落。

这就很好的阐明了头发与人体两条经脉的关系最为密切,一为腎气,二为肝血,因此在治疗脱发方面,中医历来均以强腎补肝为主要治疗思路。

这儿不得不介绍一个出自明代的《本草纲目》里的古方,叫七宝美髯丸,它是专门治疗肝腎两虚导致的脱发白发。「七宝」者,指方中用七味药物益肝补肾,功宏如宝;「美髯」者,指须发乌黑而润泽。三国时关云长因须长而黑,有「美髯公」之称。喻服本方后,能使肝肾得补,精血充足,发乌髯美,神悦体健,故称七宝美髯丹。

七宝美髯丹出自《本草纲目》,以“丹”命名,足见其在古人心中不凡的地位。据书中记载:“明嘉靖初,邵元节真人以七宝美髯丹方上进世宗肃皇帝服饵有效,连生皇嗣,于是何首乌之方,天下大行矣。”自此,七宝美髯丹名声大噪,成为养生进补的名方。。嘉靖皇帝衣食无忧,但他青年时却被一大问题困扰着,就是难有子嗣。他14岁登基,到24岁时仍未见有皇子出生。于是,嘉靖皇帝颁下圣旨,重金寻求得子良方。一个姓邵的名为元节的道士,向朝廷献上一方。御医根据药方制成了七宝美髯丹。这一药方为嘉靖皇帝解除了“子嗣之忧”。此后,嘉靖皇帝共育8子5女。

嘉靖皇帝服“七宝美髯丹”的事传至民间,几乎同时期的李时珍(1518-1593)将“七宝美髯丹”的事迹最早记载在《本草纲目》之中。后来,清代医家汪昂将七宝美髯丹和嘉靖皇帝的故事收载在《医方集解》一书中,流传至今。

主要有七味中药组成:何首乌、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茯苓、牛膝、当归,所以称为七宝。

歌诀:七宝美髯何首乌,菟丝牛膝茯苓俱,骨脂枸杞当归合,专益肝腎精血虚。

用量:赤、白何首乌(米泔水浸三四日,瓷片刮去皮,用淘净黑豆二升,以砂锅木甑,铺豆及首乌,重重铺盖蒸之,豆熟取出,去豆晒干,换豆再蒸,如此九次,晒干,为末)各500g,赤、白茯苓(去皮,研末,以水淘去筋膜及浮者,取沉者捻块,以人乳十碗浸匀,晒干,研末)各500g,牛膝 (去苗,酒浸一日,同何首乌第七次蒸之,至第九次止,晒干)、当归 (酒浸,晒)、枸杞子(酒浸,晒)、菟丝子 (酒浸生芽,研烂,晒)各240g,补骨脂 (黑脂麻炒香)120g。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共一百五十丸。每次一丸(5g),一日三次,清晨温酒送下,午时姜汤送下,卧时盐汤送下。现代用法:碾细,炼蜜丸,每丸重10g,早晚各服1丸,淡盐开水送服。

功用:补益肝腎,乌发壮骨。

主治:肝腎不足证。须发早白,脱发,齿牙动摇,腰膝酸软,梦遗滑精,腎虚不育等。

方义:本品中何首乌补肝腎,益精血,用量独重,为主药。菟丝子、枸杞子滋腎益精,助何首乌以壮水。当归养血和血,配何首乌增强补血之功。牛膝补肝腎,强筋骨。补骨脂助命门之火而暖丹田,共为辅药。茯苓益心气,交心腎,下行而渗脾湿,为佐药。

方中第一味用的是何首乌,自古以来,何首乌就被誉为乌发神药,古代的达官贵人们为了能够使白发转黑,常在洗发时加入一点何首乌。何首乌能够乌发的根本原因是它具有很强的补肝腎功效。不过,生首乌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对首乌的炮制要求是非常之高,要经过反复蒸晒才能拿来入药,也就是现在常说的九蒸九晒,经过多次蒸晒后的何首乌会变得很黑,腎为黑,所以制首乌补腎的力道非常峻猛。

接下来用的是枸杞子、菟丝子和补骨脂,这三味药也是补腎的。

枸杞子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平时泡茶、煲汤、煮粥的时候,常会放一点枸杞子可使食物有一定的滋补作用。它药性平和,补腎效果很好。

菟丝子是一种藤本植物,它既没有根又没有叶子,喜欢寄生在其他植物身上,然后不断地交织缠绕,大有铺天盖地的气势。菟丝子的入药部分一般都是它的种子,所以叫菟丝子,但其实菟丝藤的效果更好,只不过现在很少能买到。

0 阅读:76
评论列表
  • 哇.中医好历害的治疗。药決定能不能治病。药量更是決定病好的快慢。但中医连決定病好的快慢這么重要的因素都说不出來自己如何定药量还在说能治病。 现在把问题拿出來。中医回答不了恼羞成怒 只能说些什么汉奸、造谣、日本人.收钱、帮外国人、黑中医、为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找存在合理理由之类。來安慰中医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比如小和尚、andy、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用户13xxx92、雪尘、390155483、用户70xxx16、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 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当然啦。中医这种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的的心态是如何来的 难道中医们小时候生病啦 中医们父母开心的开酒庆祝才导致中医们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

  • 好历害的治.张仲景是大家族。是数百人口的大家族 张仲景出生于东汉大瘟疫之时。张仲景死时 东汉大瘟疫还在爆发中 东汉大瘟疫人口減少一半。而张仲景家族更是人口减少三分之二。远大于东汉平均减少数。能把连自己家瘟死都控制不住的医生还捧成神医.写的医书《伤寒论》《金匮要略》捧成神书的那都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有人说张仲景因东汉大瘟才出伤寒论,这话没错。但忘了张仲景死时瘟疫还在爆发。不说张仲景时代吧。世界十大瘟第二名是清朝云南大瘟。据记载,仅仅在在昆明,人口“十存二三,田地半多荒芜,耕种无人”;这十存二三是什么意思。死亡率是70%以上。张仲景的三分之二也不过是60%以上而己。这时伤寒论出来多少年啦。近千年啦吧 中医这神书去那啦 更不用说历史上是三年一小瘟十年一大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