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念头在我脑海里盘旋了很久。我,是家里的独子,却拥有两对父母。这样的家庭结构,注定了我的童年与其他人不太一样。
我的父亲和二叔是亲兄弟。爷爷在那个年代算是少有的读书人,即便在农村,也坚持让两个儿子读书识字。母亲常回忆起爷爷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教他们读《弟子规》的情景,二叔也总是怀念那段时光,眼里闪烁着光芒。
在我出生那年,二叔二婶被告知他们可能无法拥有自己的孩子。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可我的到来,却又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从那天起,你就是我们的孩子了。”二婶常常这样念叨,语气里充满了疼爱。
于是,我们一家六口就挤在那四间砖房里。两个母亲配合默契,一个掌管灶房,一个打理院子;两个父亲在地里劳作,农闲时还会去城里打工补贴家用。
“那时候你刚上学,家里连买课本的钱都紧巴巴的。”母亲回忆起那段日子,眼眶总是泛红。“但我们四个商量好了,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二叔在一旁补充道,语气坚定。
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我一路顺利地读完大学,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父亲和二叔激动地抱着我哭了,像两个孩子一样。“你爷爷如果还在,一定会很高兴。”父亲哽咽着说。
大学毕业后,我在城里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很快站稳了脚跟。每次回家,都能看到父母和二叔二婶日渐苍老的面容。尤其是去年冬天,看到他们缩着身子围坐在火炉旁取暖,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暗暗下定决心要接他们来城里过冬。
“这两套房子我都买好了,就在我家附近,以后也好有个照应。”我拿出信封里的钥匙,对他们说道。
二婶有些犹豫:“可是……”我知道她在担心什么,这背后承载了太多沉甸甸的情感。
“二婶,您和二叔从小把我当亲生儿子一样疼爱,现在让我尽一点孝心,您就别推辞了。”
见他们还在犹豫,我继续劝说道:“再说了,您们在这儿住了一辈子,也该享享清福了。城里医院近,买东西方便,冬天还有暖气,多舒服。”
父亲也有些顾虑:“那……你媳妇那边……”
“爸,您放心,这事儿我和她商量过了,她完全支持。”我看了看站在一旁的妻子,她温柔地朝老人们点了点头。“是啊,爸妈,二叔二婶,你们就和我们一起回去吧。我还想着明年把我爸妈也接过来一起住呢。”
最终,在我的坚持和妻子的劝说下,四位老人终于同意了。看着他们收拾行李的背影,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些年来,他们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现在,终于轮到我来照顾他们了。
搬家的那天,我特意租了一辆大卡车。看着住了几十年的老屋渐渐远去,二婶忍不住擦了擦眼角:“舍不得这老房子啊。”
“二婶,以后想回来住几天就回来住几天。”我安慰道。“对,房子还在这儿呢。”父亲也说道。
到了城里,看着他们住进新房时惊喜的表情,我知道我的决定是正确的。现在,我每天下班都会去看望他们,周末的时候,我们一家人还会聚在一起吃饭。母亲和二婶在厨房里忙活着,父亲和二叔在阳台上晒着太阳,妻子在一旁陪他们聊天,这样的场景让我感到无比幸福。
“儿子,你这房子买得真不错,阳光好,视野也好。”二叔满意地说。“是啊,比在村里强多了。”父亲附和道。
我常常在想,家庭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也许就是这种简单的陪伴和牵挂吧。无论生活多么艰难,只要家人在一起,就拥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气。
这个世界纷纷扰扰,但亲情是最珍贵的财富。它不分你我,不计得失,只有永恒的牵绊和守候。感谢生命中给予我双倍爱的四位父母,让我明白了家的真正含义。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我们的故事将会永远延续下去,因为爱,永远不会太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