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军的历史上有这么一支特殊且传奇的部队。
它起源于1924年陆海军大元帅铁甲车队,后成为我党掌握的第一支武装。
在战争年代,这支部队曾经保卫井冈山,经历了与国民党反“围剿”作战。
包括后来的长征以及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时期,这支部队都有特殊且重要的贡献。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共有180多位开国将帅曾经在这支部队服役过。
然而,六年前的2017年,这支有着光辉履历的解放军传奇部队却迎来了缩编。
说得这么热闹,这支我党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即曾经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12师34团,后称叶挺独立团的“铁军”。
图|北伐时的叶挺独立团一、“铁军”的创立始末想要了解“铁军”,先简单介绍一下著名革命家叶挺与其领导的叶挺独立团。
1896年,叶挺出生于广东惠州一户普通农家。
1924年,他前往苏联学习,于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5年底,叶挺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处长。
在此期间,时任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单独拨给叶挺一个团,让他去前方打仗。
于是,叶挺就成为第四军12师34团团长。
1925年1月,12师进行整训,编为新34团,原34团改为独立团。因此,独立团又被称为叶挺独立团。
这个团名义上归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管辖,实际上是由中国共产党完全掌控,团长叶挺是共产党员,下辖的几个营长,包括各个连队的骨干也都是中共党员。
正因如此,叶挺独立团是我党掌握的第一支武装力量,也是我党在军队中开创设立基层党组织的先头部队。
此后,叶挺独立团长期驻扎于广州肇庆地区,以苏联红军的模式进行训练。
加上在党组织的影响与带领下,独立团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确立了以“铁的信念,铁的意志,铁的团结,铁的纪律,铁的作风”为核心的“铁军”精神。
1925年5月,独立团作为北伐战争先遣队,一路无往不利。
1927年初,旅居武汉的广东籍团体,特意铸造了一块正面刻着“铁军”两字的铁质盾牌,将其送给了国民革命军第四军。
叶挺奉命接过了这块盾牌。从此,叶挺独立团声名远扬,“铁军”的称号更是声名鹊起。
面对人民给予的殊荣,叶挺受之有愧,他曾对全团将士这么说过:“我们为什么能够建立这样伟大的战功?主要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独立团是共产党的军队,因为有了共产党我们才能成为铁军。”
就这样,当时在“铁军”内部流传着“党在心,枪在手,铁军铁心跟党走”的口号。
不过,那时的国共正处于第一次合作时期,还没有完全撕破脸皮。
到了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发动反革命政变,另立国民政府,进行残忍无道的“清党”政策,大肆逮捕处决共产党人与革命群众。
甚至喊出了“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的口号。
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中共中央于1927年7月进行改组,先纠正了右倾机会错误,决定集合能够掌握的各种军事力量,建立属于共产党的革命武装。
在这个大背景下,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等人组成中共前敌委员会,前往江西南昌领导军事起义。
图|发表讲话的叶挺叶挺独立团也是参加南昌起义的主力部队之一。
1927年8月1日,各起义部队在南昌打响了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这意味着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更意味着中国共产党进行武装斗争道路的起始。
虽然南昌起义最后失败,客观上是因为敌人力量过于强大,主观上也有我党当时缺乏斗争经验的重要问题。
然而,南昌起义的伟大历史事迹与影响仍然是不可磨灭的。
何况在南昌起义中,叶挺担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发挥出核心领导作用。
南昌起义结束后,紧随其来的便是秋收起义、广州起义,“铁军”将士都有参与。
如此,朱德同志曾经说过:“叶挺独立团是研究解放军军事的老根底。”
毛泽东也曾对叶挺说过:“你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要从你和你的部队开始写起。”
时间兜兜转转到了1928年3月。
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剩余部队与湘南农军向江西井冈山转移。
与此同时,中共湘南特委决定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剩余部队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原叶挺独立团改编为第四军28团。
28团刚刚成立,队伍便全面推广“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亦是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第一支实行政治课制度,设立红军医院优秀部队。
之后的红29团、红32团,因为各种错误地领导加上不可抗力因素被解体。
于是,红四军初创时的四个团中,只有28团和31团两个红军团作为火种保存下来,延续了“铁军”精神。
在井冈山斗争期间,红28团更是投入到数次反“围剿”的作战中。
1932年,28团被改编为红一军团第2师4团。首任师长是陈光,政委刘亚楼。
长征途中,2师作为红军的先头部队,继续发扬“铁军”精神,所向披靡。
正如《长征组歌》中唱的那样: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
这就是描写“铁军”部队飞夺泸定桥,奇袭腊子口的真实写照。
1937年8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大背景下,2师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
后来分别被改编为苏鲁豫支队115师教导一旅、新四军三师第7旅、东北民主联军六纵队16师。
值得一提,“铁军”在皖南事变后继续留在江南地区与日寇作战。
最为惨烈的一仗发生在刘老庄。
图|“铁军”盾牌根据相关战士与党史记载,这支部队连续打退日伪军1000余人五次冲锋,经受六个小时猛烈进攻,坚守阵地长达十二个小时。
解放战争爆发后,“铁军”奔赴东北,又参加了大战秀水河、保卫四平、三下江南、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
番号经过几次变动,于1949年1月,正式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三军127师。
这支部队从东北的松花江一直打到海南万泉河,南征北战数千公里,横扫敌军如卷席。
曾经的国民革命军,到叶挺的独立团,再到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主力部队,“铁军”为驱赶日寇,解放全中国立下了特殊的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127师于1961年改编为广州军区独立师。
1963年,解放军重建43军时,恢复127师番号。
1985年8月,127师被编入第54集团军,番号仍然是127师。
可见,无论我军体制编制如何变化,传承“铁军”红色基因的127师都能成建制的保留下来。
这支部队始终是解放军的重点部队,陆军的主力军团,新一代的“铁军”,还在继续发扬叶挺独立团的优良传统。
2008年,127师参加汶川抗震救灾,下辖的“强渡乌江模范连”作为先遣部队,每名战士背负40多斤的药品冲向灾区。
包括2017年,新改编的“铁军”首次参加涉外军事演习,他们冲锋在前,表现让人眼前一亮。
2019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来自“铁军”部队的官兵光荣地接受了检阅。
二、“铁军”为何会被缩编?既然“铁军”的履历如此光辉,为何这支部队后来会被缩编?
答案其实不复杂,更不掺杂任何猫腻或者私人恩怨。
在我党我军的新时期,如何主抓军队建设,提高军队实际战斗力与综合实力,是党中央与新一代领导人考虑的重点。
在风起云涌的国际形势下,解放军各部队或多或少都进行了一些改变,其中不仅有“铁军”这样有着光辉历史的优秀部队接受改编。
有一些红军时期的“老底”,同样在新时代中经历过变动,甚至全军番号被撤销的既定事实。
这不关乎什么八卦绯闻,更不存在任何私人恩怨,就是我党我军在新时代的进程中,必须要对军队进行的改革。
在这么一个大背景下,源于叶挺独立团的“铁军”,即127师于2017年缩编为中部战区第82集团军127旅。
中部战区第82集团军的前身是有着“万岁军”之称的志愿军第三十八军。
为了弘扬“铁军”精神,中央军委将整个集团军所属部队全部冠以“铁军”的称谓,构成了一个新的红色方阵。
回顾过往,127师曾经出过180多位开国将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全部10位开国元帅,都与“铁军”有过特殊渊源;
图|从铁军走出来的将帅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张云逸、许光达等6位开国大将;萧克、张宗逊、王震、彭绍辉、傅秋涛、宋任穷、周士第、杨至诚、陈奇涵、陈士渠、陈伯钧、钟期光、黄永胜、赵尔陆、李聚奎等多位开国上将,也曾经在“铁军”服役过最后成为我党我军的优秀将领。
正因如此,“铁军”早已经不是哪支部队的荣誉称号,而是整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特殊符号,“铁军”的战旗由鲜红的烈士鲜血染成,更是由无数军魂造就。
结语“铁军”是我党第一面军旗升起的地方,更是将帅成长的摇篮。
一路走来,创造了900次胜利的辉煌战绩,送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军事精英。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受阅的百面战旗中,有一面“铁军”两个大字的战旗分外夺目,迎风飘动在队伍的最前列。
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的诞生时刻,见证了战争岁月的艰辛历程,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巨大成功。
无论在革命战争时期,还是在国家建设时期,都有其熠熠生辉的身影,记录了人民军队不可磨灭的功勋。
“铁军”精神亦成为我军组建红军的精神财富。
叶挺将军功劳很大的,绝对元帅与副国级职务
驻地在洛阳,我上大学洛阳理工学院,学校军训徒步跑七八公里去团部纪念馆
参考下周士第,南昌起义时的25师师长,后来有叶挺相似经历脱党,按资历至少大将,实际授衔上将。
我的老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