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病逝30年后,人们在他的讣告中发现一段不寻常的评语

今古言堂 2023-08-12 15:22:17
前言

1984年2月5日,开国大将之首的粟裕同志因病不幸逝世。

2月10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中顾委、中央军委关于粟裕逝世的讣告。

讣告中说:粟裕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始终奋战于前线,他努力学习并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挥过一系列重大战役战斗,表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乍一看上去,党中央为粟裕同志拟定的这封讣告与其他逝世的开国将帅似乎没有多大的不同之处。

可是在2010年前后,人们在这封讣告中发现了有这么一段话。

这段话只有十一个字,却与其他开国将帅的讣告有着明显区别。

而这十一个字应当是粟裕大将一生的真实写照……

图|从左往右分别是:粟裕、朱德、陈毅一、从战火中走出来的将军——粟裕

1907年,粟裕出生于湖南会同一个侗族农村家庭。走出校门后,粟裕立即参军。

他先是在叶挺独立团担任班长,尔后参加了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

起义失败后,他跟随朱德、陈毅前往江西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

上了井冈山后,毛泽东发现了这个湖南小老乡虽然没有上过军校,似乎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军事天赋。

加上粟裕颇为机灵,打仗时很勇敢,毛泽东与朱德经常把他带在身边。

能得到这两位伟人的教诲,令粟裕受益匪浅。

红军主力长征后,粟裕前往南方开展了三年艰苦地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率领新四军先遣部队挺进敌后,开辟江南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粟裕率部转战华东,相继指挥了豫东战役、济南战役。

在淮海战役中,粟裕与华东野战军所向披靡,后突破长江天险,成功解放上海。

纵观粟裕在战争年代指挥的各种战役与战斗,我们不难发现,他是一位很有特点且具有极强个人魅力与战术思想的我军将领。

1944年,他率部指挥苏中车桥战役不仅拔掉了日军在我根据地内的据点,还击毙了一名日军大佐。

解放战争开始后的一年内,粟裕更是无往不利,他指挥的莱芜战役以损失仅为敌军1/9的代价,创造了歼敌七万的惊人纪录。

仅1947年,粟裕就率领部队歼敌40个旅,相当于解放军各战场的总和。

1948年9月,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发起的济南战役,不仅活捉王耀武,更歼敌十余万敌军。

1948年11月,粟裕率领华野南下,与兄弟部队配合歼灭黄伯韬十万余众,把杜聿明三十万大军团团围困于陈官庄,开创了60万战胜80万的世界军事奇迹。

这一点就连英国元帅蒙哥马利和苏联最高领导人斯大林都感叹不已。

当然,在这一系列伟大战役的背后,粟裕是下过一番苦功夫的。

作为一代名将,粟裕熟谙《孙子兵法》他很喜欢里面的一句话:“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大意是说:用兵之道,讲究反常。有力一斗要故作无力出击,准备出击要故作按兵不动;

图|周总理与粟裕

准备出击近处,要故作出击远处;准备出击远处,要故作出击近处。要在敌人无准备的状态下实施攻击,要在敌人没料到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加上粟裕长期率领部队活跃于敌后,这就让他非常注意研究思考战略问题。在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指挥与领导下,能纵观全局,做出一些超乎常规的巧妙安排。

曾担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的张震上将说过:“粟裕用兵的最大特点就是出奇谋、用奇兵、建奇功。”

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林彪同样说过:“我领军打仗的要点就是求稳,与粟裕同志不同,他经常深入敌后,有50%的把握就敢与敌决战。”

包括在一些大的战略问题上,就连毛泽东主席都喜欢先听听粟裕的意见。

例如在孟良崮战役中,面对45万敌军采取的集团滚进战术,粟裕另辟蹊径,将进攻目标对准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全副美械装备的整编第74师。

粟裕率领部队正面突破,分割两翼,将国民党军主力从重兵中分隔出来,一举击溃不可一世的整编74师以及大部分国民党军主力。

这场大胜连毛泽东都叹为观止。

因为粟裕长期活跃于斗争前线,需要负责统筹规划各种大事小情。虽然他拥有极高的军事指挥能力与纵观全局的战略思想,往往很多时候想要打胜仗,多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仅靠这些还是很难办到。

粟裕早已深刻认识到这点,他为人谦逊。从来不争功,更不抢功。

在华东野战军的时候,他就多次推让司令一职。包括解放战争末期,粟裕总是向党中央和毛泽东说自己会严格贯彻中央精神,积极配合刘伯承、邓小平、陈毅。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原本是要授予其元帅军衔,粟裕高风亮节,竟然推辞不让。这也引得毛主席连连感叹: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然三次辞帅。

正因如此,中央军委在纪念粟裕百年诞辰时评价他:以精湛的军事指挥艺术,创造出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战争奇迹。

与古代小说里的主人公一样,粟裕就是人民军队中的“常胜将军”。

二、讣告中的十一个字,代表粟裕的一生

1950年10月,毛泽东决定出兵援助金日成,在考虑志愿军首任司令员人选时,最先想到的就是粟裕。

由于那时的粟裕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彭老总这才临危受命,勇挑大任。

1951年11月,结束治疗的粟裕出任第二副总参谋长,协助聂荣臻同志工作。

图|意气风发的粟裕

1954年10月,粟裕出任总参谋长。

1958年5月至7月,军委扩大会议召开,刘伯承、萧克、粟裕、宋时轮等等开国将帅受到猛烈批评。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粟裕在连续数场会议上检讨八次,每次检讨他都要说一些违心的话,还不能解释,一旦解释会立即招来更严厉的批评。

1958年8月底,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解除粟裕总参谋长职务。

不久后,国防部部长彭德怀、总参谋长黄克诚也被批斗免职。

20世纪60年代初,粟裕调换工作岗位,他以国防部副部长的身份担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任党委第一副书记,协助院长叶剑英工作。

在军事科学院,粟裕一待就是二十年。“十年动乱”期间,粟裕受到过错误批判,幸亏在毛主席、周总理的保护下,粟裕才能全身而退。

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于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平反过去十年冤假错案的工作。

粟裕本人为自己的冤案进行申诉,由于种种原因,有关部门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

1981年2月,粟裕突发脑溢血,身体状况不断恶化,他也无力再为自己申诉。

1984年2月5日,粟裕因病逝世。按照将军生前的意愿,他的骨灰洒向了孟良崮、宿北、鲁中南和中原大地等八省市的土地上。

它们都是粟裕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1984年2月10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顾委关于粟裕的讣告。

其中有这么一段话尤为值得注意:(粟裕)尤其善于组织大兵团作战。

何为“善于组织大兵团作战”?当时的人们没有细想。

30多年后,即2014年前后,研究党史的一些工作人员与历史爱好者突然发现,中共中央在赴在粟裕的讣告写下的这十一个字,就是粟裕大将一生真实的写照。

这十一个字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也从未出现在其他开国将帅的讣告里。

很显然,因为粟裕在战争年代屡建奇功,他准确把握战争局势,将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毛泽东辩证法运用到作战指导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战役的胜利。

在指挥大兵团作战中,粟裕胆略过人,敢于斗争。他用兵灵活,不拘一格,能从战场实际状况出发,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牢牢掌握主动权。

在大规模战役中,粟裕善于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他所指挥的许多著名战役已永远载入人民战争的光辉史册,他的战役指挥的艺术更是人民军队一笔非常宝贵的战略战术财富。

正因如此,党中央才会在他的讣告中特别加入了这么一段话。

图|粟裕与毛主席结语

纵观粟裕大将的一生,他能在各个历史时期提出独到的战略思想,源于他善于学习,善于从系统论的军事哲学,结合实际进行独立思考的作风。

粟裕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与领兵风范,不仅赢得了党和人民的尊重,还赢得战场上对手的钦佩。

20世纪70年代,粟裕代表中央军委多次出国考察,访问非洲、日本期间,各地官员对粟裕表示了极大的敬意。

他无愧于当代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常胜将军的称号。

20 阅读:2725
评论列表
  • 2023-09-10 21:24

    战神

  • 2024-02-03 15:15

    战神

  • 2024-05-25 15:56

    粟裕大将与其他将帅指挥作战的差异,就像是飞机作战的差异:粟裕是AI人工智能战机,其他将帅是有人驾驶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