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志愿军战斗英雄,曾活捉美军立下奇功,领导对他却是又爱又怕

今古言堂 2023-07-26 15:43:01
前言

1950年11月至12月,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有着“二流部队”之称的志愿军第42军一战封神。

在军长吴瑞林的带领下,全军接连打了多起胜仗,与兄弟部队38军终于扬眉吐气。

本文的主人公名叫董明德,他当时是志愿军第42军125师373团七连排长。

在第二次战役中的德川防御战与月浦里追击战中,董明德与战友配合默契,不仅活捉了几名美军俘虏,甚至还撵得南朝鲜军两个连团团转。

1951年,立下奇功的董明德被志愿军总部记特等功,同时,被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然而,这样一位作战经验丰富,且为志愿军最后胜利提供重要帮助的战斗英雄,为何会令他的上级领导感到又爱又怕呢?

别急,且听我娓娓道来。

图|42军在朝鲜一、飞身夺德川

众所周知,1950年6月25日,美军于仁川地区登陆,连同南朝鲜军,向金日成率领的朝鲜人民军发起猛烈进攻。

至1950年9月至10月间,朝鲜半岛的局势不容乐观。

同年10月19日,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要职责。

隶属于十三兵团的志愿军第42军是最早入朝的先头部队。据一些小道消息传言,42军当时被称之为“二流部队”,甚至彭德怀总司令都相信这一说法。

当然,关于42军是否是“二流部队”的消息都是子虚乌有的谣言,大家听听就罢了。

入朝之后,因为“联合国军”北进速度过快,超过了志愿军总司的预期。

彭老总制定了“西攻东防”的计划,即集中志愿军三个军在西线地区痛打美第八集团军、42军则在东线地区配合友军部队阻击美第十军。

第一次战役中,42军配合西线主力作战,利用战场间隙大胆果断进行多频次穿插,迫使敌军难以合围。

包括在著名的黄草岭战斗中,42军顽强防守该地区长达13天,共歼敌2774人,其中美军780余人;42军仅付出了伤亡1400余人的代价,超额完成彭老总交代的任务。

就在黄草岭战斗进行的同时,42军的125师接到新任务,与兄弟部队38军首先歼灭熙川地区的美军,然后先声夺人占领德川,沿着清川江向新安州方向进发,阻击美军增援路线,如一切顺利,可断敌退路。

受领任务后,42军125师直插熙川地区,迅速歼灭南朝鲜军第八师主力部队,彻底打垮了敌人西线右翼防线。

1950年10月23日,42军125师师长王道全与政委谭文邦接到志愿军总司命令:务必于10月29日清晨,与38军预备队共同进发至熙川、德川两地之间的长坪洞一带阻敌增援。

接到任务后,王道全立即命令副师长茹夫一率373团率先向德川地区进发。

时间紧,任务重。

125师在夜色如漆环境中,一步一停向着预定地点进行转移。

快要到达预定地点时,王道全师长突然得知熙川已经让敌人占领,他毫不犹豫地命令部队“克服一切困难,必须要在拂晓前把敌人顶回去”。

终于,125师全师官兵连续走了七天,终于抵达预定地点,歼灭驻守于此地的南朝鲜伪军,掩护志愿军西线主力顺利完成战役展开。

1950年10月30日上午,王道全接到彭总的电话:125师立即南进,抢占德川地区,继续阻击南朝鲜伪八师。

11月2日,125师进入德川东北葛岘山一带,王道全立即命令:374团控制邑东里一线阵地、373团控制申山,375团驻守于新丰里,大战一触即发。

按照王道全的分析:德川是军事要地,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南边靠着大同江。只要125师沿着大同江北岸各高地设防,就能占据有利地形,保证我方立于不败之地。

图|被俘的美军

不过,因为是沿着北岸各高地执行防御任务,125师自身的防御任务相当艰巨。

由于装备落后,山炮营没有上来,125师缺少重火器。加上后方补给中断,一边要面临南朝鲜军的进攻,另一方面还要防御机械化敌人在飞机、坦克掩护下的进攻。

1950年11月5日清晨,德川防御战打响。

当天早间9:00,40余架敌机轮番对志愿军防守的申山、邑东里阵地进行轰炸扫射。

南朝鲜伪八师16联队,在20多辆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冲向373团、374团的阵地。

我志愿军故意把敌人放到近50米的距离时,然后轻、重机枪一起开火。

11月5日这一天,125师发扬“近战歼敌”的战术打法,接连打退了敌人的数次冲锋,大量杀伤敌军。

为解兄弟部队的燃眉之急,志愿军第38军于11月6日下午3点发起总攻。

期间,38军军长梁兴初还给125师运送了一批重要物资。

德川防御战一直持续到1950年11月17日。

近14天的战斗中,125师与敌人交手27次,击伤800余名敌军,俘虏230余人,始终将南朝鲜伪八师阻挡在大同江南岸,出色地完成了防御任务,受到了彭老总的表彰。

德川战斗非常艰难。在这十四昼夜里,因为断粮(38军送的物资很快就用完了),全师战士们常常吃的是水煮玉米粒。

373团配属的三营团警卫连最后只剩下十余人。

月浦里追击战中,由于是在夜晚,125师的小股部队须在冰冷的河水中过江追击敌人,出现了冻伤减员情况。

二、让领导又爱又怕的董明德

前文简单介绍了志愿军42军125师,在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勇夺德川、熙川地区,予敌重大杀伤的光辉事迹。

本文的主人公董明德则是42军125师373团七连排长,他出生于1926年,山东蓬莱人。

抗日战争结束后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分入侦察班。因为聪明机灵,加上不怕苦不怕累,董明德后来担任侦察班班长。

1950年10月,志愿军第42军入朝参战,董明德已经从班长升任为排长。

就是这么一位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却让125师的领导感到又爱又怕,这也体现在了125师坚守14昼夜的德川防御战中。

战斗过程不用再多赘述,当42军125师奉命前往德川地区之后,373团主要负责守卫申山,与大同江北岸地区的防御。

因为部队对于周遭环境不了解,就连师长王道全手中仅有一张朝鲜北部地图。

所以当125师前往德川地区时,路上耽搁了数日,就是因为怕走错方向,不能按时到达作战地点。

连师部尚且如此,何况是底下的基层作战部队。

由于373团不太熟悉地形,更不清楚敌军兵力部署,团长李林就想出了一个办法,抓回来几个俘虏,从他们口中得到想要的具体信息。

这也是咱们解放军经常使用的“抓舌头”战术,百试百中。

不过,活捉俘虏与坚守阵地是两种不同的作战性质。

图|董明德

李团长立即想到了当过侦察班班长的董明德,于是赶紧让董明德带领一个班,去德川前沿阵地侦察敌情。

按照李团长的想法,董明德此行如果能打探到敌军的部署情况,或者志愿军阵地周围的一些信息就算是圆满成功。

顺利的话,他再抓上几个俘虏就更完美了。

令李团长没想到的是,董明德居然大摇大摆地穿上了南朝鲜军的巡逻队队服,伪装成李承晚的部队,沿着德川地区的山头来回转悠。

路上,董明德发现了一支十余人的美军巡逻队。

他眼睛一转,计上心头,率领这个班的战士先跑到美军巡逻队的必经路线,然后在地上升起火,静等着猎物送上门来。

果不其然,巡逻的美军发现火光之后立即走上跟前,发现董明德等人穿着的是南朝鲜军服,于是就毫不客气,指使他们帮助自己干一些杂活。

董明德不气不恼,对着为首的美军小队长点头哈腰。

没过多久,几人混熟了,董明德甚至能与美军小队长勾肩搭背。

等到对方放下警惕后,董明德从腰间立即突出了锋利的匕首,一下子就放倒了两名身旁的美军。

战友们见状也控制了剩余的八名美军。

最终大家解决了七个美军,把剩下的三个美军抓了俘虏。

当李林团长看到这三个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时,不禁被董明德的这一英勇行动给吓坏了。

因为373团负责的是防御任务,假如董明德此趟侦察之行没有收获预期效果,还算情有可原。

董明德若暴露了本方的行踪与具体的防御兵力部署,那可真是会贻误战机。

不过,董明德最后圆满完成了任务,这让话到嘴边的李团长又给咽了回去。

这还不算完,德川防御战结束后,125师在军长吴瑞林的部署下打头阵,朝着位于肃川、顺川进发。

11月29日凌晨,125师来到了南朝鲜第六师位于北仓的防区。

第六师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中被志愿军痛打一顿后元气大伤,看到125师的到来,几乎没有形成防御,便一哄而散。

此时,125师师属侦察连跑在最前面,充当开路先锋。

带队的侦察科科长尚凤林与董明德,想了个鬼主意,让侦察连战士们全部伪装成韩国士兵,随着溃败的南朝鲜军一路前进。

在第二道阻击线月浦里地区,尚凤林与董明德带着侦察连轻而易举混入敌军阵地。

等到后续的友军部队开始进攻时,侦察连突然中心开花,很多南朝鲜军稀里糊涂就丢了性命。

趁敌人乱了方寸,125师一举攻下阵地,又全歼南朝鲜军一个营。

轻松突破两道防线后,125师侦察连已经跑到第三道阻击线的新仓里,此处驻扎的是美军骑兵第一师第七团。

这支部队是美军精锐,战斗力很高,警惕性也很高,在路上设置了检查站,仔细盘问溃逃的南朝鲜军,只有确认是友军之后才放行。

尚凤林与董明德见不好盲目混入,索性带着全连战士拿起枪,冲着美军设下的检查站,一痛火力输出,当场击毙八名美军。

见好就收的尚凤林与董明德立即撤回营地,向师长王道全做了报告。

王道全立即命令:373团进攻新仓里。

图|42军军长吴瑞林

在进攻新仓里的过程中,董明德率领一个班接到了任务:保卫我军必经之路的一座公路桥。

董明德侦察地形后决定:反正在附近活动的只有三十余名南朝鲜军,倒不如把这股敌人全部击毙。如此一来,这座桥就不会有被炸的风险。

说干就干,因为那时清川江水流湍急,董明德为避免打草惊蛇,只带领一名战士泅渡穿过了青川江,与战友们配合前后夹击,一举歼灭了守卫这座公路桥的三十余名敌军。

等到大部队安全通过后,董明德又领着这个班参加了新仓里的主攻,十余人居然撵着两个连的南朝鲜军团团转。

战斗结束后,董明德向师部汇报了他的光辉战绩。

这下子,就连见多识广的王道全师长都被吓得目瞪口呆。

因董明德屡立奇功,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总部给他记了特等功,并授予“二级英雄”的光荣称号。

结语

回顾董明德在朝鲜战场上的光辉履历,不经发现,志愿军一打起仗来,从不墨守成规。

就拿董明德来说,他明明接到的是侦察与防御任务,却另辟蹊径,不仅扩大战果,同时还提高了本方的必胜信心与士气。

虽然对于师、团级领导而言,董明德每次出发执行任务都有所收获,其中过程非常凶险,让他们又爱又怕。

话又说回来,若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一直墨守成规,那根本打不赢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

1 阅读: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