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全国导游资格证考试即将拉开帷幕,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山西专题知识复习题。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复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11、蒲州是现在山西的哪个城市?答:蒲州是现在山西省永济市,它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西北部,是运城市的下辖县级市。在古代蒲州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是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写这首诗的时候,眼前的景象,可不只有莽莽中条、滚滚黄河、巍巍高楼,还有蒲州城的人烟辐辏、车马如龙。
司马迁《史记》中说,这里是“天下之中”。从卫星地图上望去,蒲州古城东为中条山,西、南两方有黄河环绕,依山带河,身居黄河拐弯三角平原。气候温润,土壤肥沃,人杰地灵,是中华文明最早发育的地带,也是几千年来名人辈出的地区。
(永济普救寺)
12、五台山大白塔所在的寺庙叫什么寺?大白塔的设计者来自哪个国家?答:大白塔所在的寺庙是塔院寺,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建造。入台怀镇,最先跃入眼帘的就是大白塔。在许多台怀镇的照片中,你也一定都看到过大白塔高大巍峨的身影,这座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就坐落在塔院寺内。塔院寺是一座最古老的寺院,曾经是显通寺下院,明万历年间独立出来,并因塔得名。
大白塔建于元大德五年(公元1302年),由尼泊尔工匠阿尼哥设计建造,他也是北京西四白塔寺的设计者,算是有特殊贡献的外国专家了。塔原为石制,明永乐、嘉靖、万历年间三次重修,成为现在的模样。
塔身比北京北海的白塔还高20余米,远看不觉,站在塔下仰望,已看不到塔顶宝瓶,才知其雄伟高大。雪白的塔身,彩绘的铜质垂檐,衬托在蓝天白云之间,有超凡脱俗、清净澄澈之美。
(五台山)
13、沁河、漳河的发源地均在我省哪个市境内?沁河的源头在这个市的哪个县?答:沁河、漳河的发源地均在山西省长治市境内,其中沁河的源头在这个市的沁源县。这里的山水风光,如诗如画,让人流连忘返。沁河的源头,其实是由数条溪流汇聚而成,这些溪流穿越在山林之间,时而激流勇进,时而平静如镜。每一滴水都如同珍珠般晶莹剔透,汇聚成了一条碧绿的丝带,蜿蜒曲折,奔腾不息。
漳河,这条同样源于长治市的河流,与沁河有着不同的风貌。漳河的源头位于太行山脉深处,这里的山水峻峭,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漳河水流湍急,犹如一条银色的巨龙,在山谷间穿梭奔腾。它时而翻滚着浪花,时而平静如镜,展现出了大自然的无尽魅力。
(沁源花坡)
14、山西有一处堪称中国最早的旧石器遗址,发现了人类用火的遗迹,这处遗址的名称是什么?距今大约多少万年?答:西侯度遗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风陵渡镇西侯度村附近。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最早的人类用火遗址,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存之一。
1959年,西侯度遗址迎来第一次考古发掘。至此,这一处于黄河岸边的古人类遗址抖落满身的浮尘,放射出璀璨的文化之光。西侯度遗址的发现,把中国古人类用火的历史,从70万年前周口店北京猿人,又向前推进了180万年。
掌握了火,就是掌握了熟食,也就是掌握了从残酷大自然中脱身而出的重要的本领,人从此和动物有了最本质的区别。而且,熟食促进了人类大脑以及多种器官的进化,人类的进化因为有了火的参与,进入加速度。西侯度遗址,是远古人类留给中国人的宝贵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发现最早的人类脚踏地。
15、位于朔州市被誉为辽金三大寺庙建筑群的大寺庙名字叫什么?汇聚“金代五绝”于一堂的大殿叫什么?答:是山西省朔州崇福寺,它为我国现存辽金三大建筑之一,同时也被称为“金代艺术宝库”,寺院中的弥陀殿更有“山西省十大最美古建筑”之一之称。崇福寺是一处规模宏敞,殿阁群居的古寺庙,坐北朝南,五进院落,十座殿宇,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占地面积23400多平方米,塑像壁画、琉璃脊饰、雕花门窗荟萃一堂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古建艺术殿堂。
崇福寺始建于唐代麟德二年(公元665年)辽代,被改为林太师府衙,后又改为寺庙,取名林衙寺,金代熙宗年间,寺庙扩建,大兴土木,金代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题额“崇福禅寺”,此后,元、明、清各代都曾有过重建、扩建和修葺,元末明初,寺院被用作粮仓,建筑倾颓,明洪武十六年,进行了最后一次大规模重建,清代寺院衰落,建设不多,主要是对部分建筑做一些修缮和改造。
崇福寺布局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各具特色的五重大殿布列在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金刚殿、千佛阁、大雄宝殿、弥陀殿、观音殿,其余在两侧对称配置,钟楼、鼓楼、文殊堂、地藏堂东西对称,位于中轴线两侧,其中弥陀殿与观音殿为金代原构。
(弥陀殿)
16、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信徒做集体礼拜的地方分别叫什么?答:基督教信徒做集体礼拜的地方叫教堂,伊斯兰教信徒做集体礼拜的地方叫清真寺。
17、山西“十大面食”分别是什么?答:低调的山西,有着不容低调的山西面食,吃一次你就会爱上。距今有两千年历史的山西面食全国有名,它是汉族传统面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满足人味蕾的碳水大省。在这诱人的面食之地,每一种面食都让人回味和留恋。“十大面食”分别是刀削面,剔尖,猫耳朵,河捞(饸烙面),揪片,拉面,拨鱼,刀拨面,擀面,擦面(擦圪斗)。
山西面食最有名的就是刀削面,它堪称“天下一绝”。山西刀削面全凭刀削,因而得名,刀削出来的面叶,中间厚两边薄,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山西刀削面并不普通,对和面和刀工要求很高。刀削面更不普通的是它的历史。
(山西面食)
山西人爱吃剔尖,从随处可见的剔尖面馆可以看到。相比刀削面,剔尖更加筋道爽滑,夹起一筷子剔尖放嘴里,爽滑筋道,够满足。更让人满足的是“浇头”,剔尖的“浇头”花样繁多,有西红柿、炸酱面、烩菜卤等,每一种都会让你的味蕾得到不同的满足。
在山西还有一种名字奇特,却是非遗的美食就是猫耳朵。猫耳朵面食顾名思义,就是外形像猫的耳朵,做法简单又美味,是每个山西人的最爱。猫耳朵历史悠久,小巧玲珑,筋滑利口,是久传不衰的大众面食佳品。它的制作方法简便:和成软硬适度的面团后,擀成稍厚(约二三厘米)的面片,切成多半厘米块头,撒面粉,用双拇指按住面块往前推,按成猫耳朵状,再浇上各种荤素打卤等浇头,味道那叫一个美。
山西人到底有多爱吃面食,一碗香喷喷的饸饹面就是答案。制作饸饹面要用专用的饸饹面工具,把和好的杂粮面或白面放在饸饹床子里,按压杠杆直接把面挤成长条在锅里煮好。饸饹面相比于山西其它面更细一点,口感更Q弹一些,带上汤水,暖胃又舒服,味道美极了。
想吃面食又想省劲,那么就来一碗山西揪片。感觉山西的面食无论怎么做都是一道让人无法拒绝的美食。口感劲道,有嚼劲的揪片好做又好吃,是一道平常的美食。揪片操作简单,面片很容易入味,食之舒畅,容易消化,尤其适合于幼儿和老人。可以炒着吃、带汤吃、凉拌吃都好。
(山西面食)
在山西拉面可不是普通的面食,它能千变万化,煮着,烙着,炒着,各种做法中总有一个适合你的口味。山西各地都有独特的美味拉面,在山西长治上党,拉面在唐朝时称“长命面”。据《猗觉察杂记》载:“唐人生日多俱汤饼(即面条),世所谓‘长命面’者也”。史载唐明皇李隆基兼任潞州别驾时就喜欢吃“长命面”。当李隆基后来再次来到潞州时,州衙为李隆基祝寿设置的“千秋宴”上,专为他安排了他喜欢吃的上党“长命面”。
刀拨面是山西一绝。拨面用的刀是特制的,长约60厘米,两端都有柄,刀刃是平的,成直线,不能带“鼓肚”。每把刀约2.5公斤左右重。用这种刀拨出的面十分整齐,粗细一致,断面成小三棱形,每根长半米有余。一个技术娴熟的老师傅,每分钟可拨106刀,出面条630根,5公斤以上面团瞬间即完,条条散离,不粘连;速度之快,似闪电一样,令围观者眼花缭乱,无不赞扬。
手擀面因用手工擀出,所以称之为“手擀面”。一碗好的手擀面,首先原料以采用运城高筋面粉为最佳,其次是中筋面粉,低筋面粉不适合做手擀面。其次是醒面,只有经过醒发,面才会有弹性。再次是和面的时候水和面一定要充分接触,混匀,否则的话煮的时候容易断掉。最后,就是擀面的功夫要足,直到形态稳定,质地有弹性,面皮才算擀好。
有着土味方言的美食“擦圪斗”,却是山西人心中的最爱。擦圪斗由玉米面、白面二合手掌挤压而成的晋南面食,曾经是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物,而今成为人们健康饮食的必吃美食。擦圪斗是一种美食也凝聚了山西人独有的智慧,制作擦圪斗的工具抿擦子,就是山西人独有的美食智慧,水烧开,抓起一块和好的擦圪斗面,展开手掌连压带推,美味的擦圪斗就顺着眼一条条挤到沸腾的锅里,这是山西面食独有的快乐,也是山西人童年独有的美好回忆。
18、山西熏醋的主产地在哪里?答:山西熏醋,是山西醋中的奇品。产地在临汾。相传,“醋”是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的,黑塔从小便跟在父亲身边学习酿酒,在酿酒的过程中,黑塔觉得酒槽扔掉太可惜,便将它们密封泡在缸中。二十一日过后,黑塔才想起密封的酒槽,打开缸后,一股香气竟飘出来。因为是在“酉”时开的缸盖,所以,黑塔将开胃、健脾的酸性液体命名为“醋”。
经过不断发展,“醋”逐渐得到认可。专家根据研究,进一步确定,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总结的二十二种制醋方法,多数是山西人发明的。其中山西的“熏醋”产于山西临汾,它的色泽红棕发亮,醋香浓郁,在菜中滴上几滴后,会让菜变得更加鲜美。在制作过程中,熏醋的选材非常重要,主要以优质高粱为主,不添加任何调色剂。
在制作熏醋过程中,醋匠们需要把控好制粬的时间,一般情况下会选在春夏秋三季。在制粬时,醋匠会采用传统的方式,以人工踩粬为主,正因这种代代相传的制作方式,才让熏醋成为醋中的优品。
(山西醋)
19、推光漆器的主产地在哪里?答:山西推光漆器的主产地在晋中市平遥县。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的国家,平遥推光漆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初具雏形,至唐代开元年间,平遥漆器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制作工序流程,其以手掌推出光泽得名,形成了独特的漆器制作风格。明清两代随晋商的足迹远销英、俄等地,并与北京漆器、福建脱胎漆器、扬州漆器并称中国四大名漆器。而今,它又与绛州澄泥砚、高平珐华器并列“山西三宝”。
平遥推光漆器素以工艺形式丰富,工序繁琐复杂著称,传统的工艺就有描金彩绘、雕刻镶嵌、堆鼓罩漆、刻灰雕填等,而每一项工艺又包括木胎、刮灰、漆工、画工和镶嵌等五道大工序。其中最费事的工序要数刮灰,一件成品就需要刮五到六次灰,而且每次都必须等到刮上去的灰完全干透,才能进行下一次刮灰。
在木胎上挂灰后,漆工中要经过刷漆、绘图、阴干、磨推,多至八九道程序,然后手掌蘸取麻油反复推擦,直到手感光滑。让漆面生辉的推光环节,全凭艺人的眼力和感觉,还要有气定神闲的耐心和细心。最后一步是美术画工、镶嵌等技艺,他们凭着所掌握的绘画技巧,描金彩绘、刀刻雕垫,在漆面上勾画出花鸟、山水、人物等各具特色的图案,一件作品才算完成。
(平遥推光漆器)
20、西周成王封叔虞于唐地,因此称唐叔虞,唐地在今天哪个县?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将国号改为什么?答:唐地在今天临汾翼城县,唐叔虞的儿子燮父将国号改为晋。晋国,是周代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它起源于西周、鼎盛于春秋、结束于韩赵魏三家分晋,立国600余年,历经38位国君,春秋时期曾称霸中原150余年,创造了璀璨的晋文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经过大量的考古调查和研究,于1992年4月到1994年10月在翼城、曲沃两县交界处的天马进行了五次发掘,发现了晋侯墓地,从而揭开了我国晋文化考古的崭新一页。
晋侯墓地的考古发掘成果,在1992年和199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0年10月到2001年1月又进行了第六次发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又被评为“中国20世纪一百项考古大发现”。
共发掘出九组十九座墓葬,其中有晋侯墓九座,晋侯夫人墓十座。考古队和夏商周断代工程推断这九组墓主的年代衔接紧密,应该是世系相次的九代晋侯及其夫人墓葬。崇山南麓的“曲村天马遗址”与晋侯墓地的发现,为晋国早期政治中心、唐与夏墟的传说地理之间建立起了时空关系。也就是说,西周时期晋国的都城应该在这一带。
(晋国博物馆)
星说旅游,一个“披挂上阵”的“旅游人”。
旅行并不是急行军,有时要学会放慢脚步,细细体会这里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味道。这种味道是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漫步在街头巷尾,去学习、去体悟。
旅行不仅仅是看景、释放压力,更多的是要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也许你还在为繁忙的工作而抱怨,也许还在为生活琐事、感情纠结而烦闷,此时,不妨想一想:生活中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吗?
生活中的每个人,不论是谁,如果想要获得就要付出努力,就像勤劳的石匠与其妻巧手绣娘一样。换句话说,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一个人不想付出,那就不可能有收获。因此,少一些抱怨,少一些烦躁;多一些感恩,多一些理解,生活的路自然越走越宽阔,而你也会得到更多的快乐。
内容仅为个人见解,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期待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本文禁止转载或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