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P-15A工程首舰加尔各答号导弹驱逐舰开工。这艘舰于2006年下水,2014年服役。后2艘分别于2015年、2016年服役。
这是印度第一型盾舰,印度民族主义者经常将其与052D相提并论,结论是:052D不足为惧,加尔各答级整体作战能力更强。从发展路径来看,P-15系列与052系列确实在思路上比较相似,但两者相提并论是否合适?
一
一个好的发动机,板砖都能飞上天;有一个好的平台,舰艇可以实现系列、迭代发展。
在P-15型舰开造时候,印度开启P-15A工程。P-15基础设计较为扎实,设计航速28节,试航时候速度达到了32节。标准排水量5000吨,满载排水量6800吨,燃油携带量推测在1000吨左右,滑油携带量在300吨左右,以保证续航力。实际上,德里级续航力5000海里,比伯克的4200海里还多点。
德里级163米的舰长,对操纵性不利,另一面是更大的升级潜力。P-15现在经常被拿来与052升级之路相比较,P-15在升级过程中,其实主尺度变化不大,算是一步到位。公开数据显示,P-15A型舰长163米,舰宽17.37米,仅是宽度略增。052升级到052C,机舱后插入垂发段。升级到052D之后,又经历了一次舰体延长,以操作新型舰载直升机,舰长大约达到156米。
由于有了框框,双方升级思路差不多:基本布局不变,精细控制重量,最大程度不影响舰艇稳性、保有储备浮力。设计师最基础的工作是控制上舰装备重量、控制重心,不然这船要么跑不稳、要么是跑不动。以结果论看,大家的解决方案完全一样。
052D主炮选择的是简配版130炮,P-15A选择的是76炮,省出来的重量要留给后面的垂发装置及大重量导弹。超音速反舰导弹重量以2吨计,16枚就是32吨。反面案例是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全尺寸垂发是好,可是“埋首”啊!
关于P-15A的基本数据并不统一,据海军技术网梳理如下:舰长163米,舰宽17.37米,最大吃水6.5米,满载排水量6800吨。最高航速30节。人员编制330人,其中军官30人。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250千米。
二
1991年,美国阿里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服役。
这是一种对陆打击型驱逐舰,以战斧巡航导弹进行远程对陆打击,试图在昂贵的航母与舰载机之外开辟新赛道。但在外界与商业竞争对手看来,这显然是一种防空驱逐舰。不管怎么说,自此以后,盾舰成潮流。
盾舰,少不了相控阵与垂发。垂发,印度海军并不陌生。印度在建造德里级驱逐舰时,2号、3号舰换装了2座8单元巴拉克-1舰空导弹。这是一种近程舰空导弹,由以色列研制,第一个亚洲用户是新加坡,印度海军是第2个。至于相控阵雷达,印度能买到的货架产品真不多,最终选择了以色列产品。
印度因为不结盟政策与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没有大国密切关注的资源、通道,得以有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作为对比,最鲜明的案例莫过于费尔康预警机事件,原计划流向中国的预警机技术,最终进入了印度空军。政治风险与更为可观的商业利益,让以色列的导弹、电子战设备大量进入印度海军。
2003年9月,以色列公开了新研发的EL/M - 2248 MF - STAR 型 S 波段有源相控阵雷达,定位类似于欧洲的ARPAR雷达。这型雷达工作波段同MR-755,与后桅的RAWL-02远程对空警戒雷达工作波段错开。主桅杆大规模使用吸波材料,降低塔型桅杆的多次反射效应。
配套的巴拉克-8导弹,则要等到更晚的时候才成熟。2006年1月,两国签订合同联合研发区域防空导弹系统,加尔各答号实舰发射要等到2016年(实射布拉莫斯是2015年2月)。2019年,1号舰与2号舰完成了A射B导试验。对于船台上的P-15A首舰来说,苦等雷达、导弹与印度造船的行业习惯,也算是“歪打正着”。
至于巴拉克-8导弹+轻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组合,自然无法与五常的配置相提并论。以巴拉克-8导弹为例,全重275千克,战斗部重60千克,最高速度2马赫,射程70-100千米。从这些矛盾的数据看,有限的能量只能保持匀速飞行以获得大射程,以打击高空飞行、机动差的大型目标,如果需要机动打击低空小目标,射程则会大幅缩水。
至于雷达低置、还是高置,重则放低、轻则架高。世纪初服役的西班牙巴赞级、挪威南森级盾舰,采用的是轻量版雷达,都是架高方案。对于印度来说,雷达低置还意味着要遮挡高级军官餐厅视野,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三
P-15A的解决方案,肯定不适合拿来与052D相提并论,不仅指标差距大,根本原因是双方作战对象完全不一样。
地处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最大对手、也是老对手就是巴基斯坦,保持领先优势即可。印度在获得苏制61ME导弹舰之后,巴基斯坦获得了二手21型护卫舰。德里级服役10年之后,巴基斯坦获得F-22P型护卫舰。加尔各答级服役7年之后,巴基斯坦获得了054AP型护卫舰。
总体上,印度对巴基斯坦保持10年技术优势,但这种优势在逐渐缩小,舰空导弹、超音速导弹数据已不分伯仲。印度的收获是,许多项目是与以色列合作,例如巴拉克导弹、电子战系统,最终促进了国产化,从成本来说是冤大头,从政客需要的政绩来说,这是实打实的干货。
至于加尔各答级的近防、反潜火箭深弹,各自有我们需要笑着看的合理理由:有成熟的人手,有稳定的保障条件,提升整舰的国产化率。至于外观,印度根本不在乎。高级军官餐厅的大型舷窗,直接让舰艏方向雷达反射面积翻倍。在文化层面,设计者深谙印度官僚作风、行业习惯,在进步与实用之间取得了平衡。
从军事以外的角度看,包括政治、文化等,产生了现在的加尔各答级驱逐舰,进不到盾舰前列但有局部优势。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印度在边境上配备SIG716高精度步枪,我方需要以重狙+95班机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