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日本海上自卫队第4艘音响测量船后备号下水,舷号AOS-5204,舰名取自广岛以东、濑户内海中央的海床“備後灘”。
该级舰长67米,舰宽29.9米,标准排水量2900吨。采用小水线面双体船设计。柴电动力推进,主机为3台柴油机,最高航速11节。双体船可提供稳定的作业平台,柴电动力可降低自身噪音辐射,使命是收集潜艇声纹、测量水下战场数据。
全舰核心设备是AN/UQQ-2型拖曳阵声呐以及卫星通信系统,总价占到全舰的1/5。声呐系统有主被动两种工作模式,主要用于侦听、测定潜艇辐射噪声,进行远程监视、测向、识别和测距,测量海底地形。拖缆长约1800米,拖曳线列基阵长2600多米。辅助设备积累海区盐度、温度、海流等数据。
执行任务时,声呐拖曳深度根据当时的海况不同而异,大约在150米~450米,被动探测距离可达数百海里。音响测量船将收集到的各种数据初步处理后,通过WSC-6卫通发往岸基数据处理中心,分析后转化为情报与资料数据,为水下作战行动提供精确支撑。
至今,日本累计建造了2批4艘响级音响测量船,第三艘于2021年服役。两批次舰间隔20年,主要原因是外部形势变化。2017年起,海自在音响测量船首次引入多组舰员模式,一度保持3艘舰、4组舰员实力,以持续收集周边的潜艇声纹与战场信息。
4号舰计划于2026年3月服役,届时海自拥有4艘音响测量船、5组舰员,进一步提升运转率,保证对水下战场的密切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