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眼
阳光洒在济南高新区的实验室里,一台身高一米七的机器人正用略带机械感的嗓音跟记者们打招呼:“我来自山东,体重五十八公斤,年纪轻轻,但一直在学着变聪明。”这不是科幻电影的桥段,而是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公司研发的“行者泰山R2”人形机器人。这家伙不仅会自我介绍,还能后空翻、爬楼梯,甚至在崎岖山路上健步如飞。它的关节里,藏着企业十一年磨一剑的五十多项核心专利,堪称中国机器人技术崛起的鲜活注脚。

研发人形机器人可不是拍脑门决定的。周彤坦言,腿足机器人这门手艺,门槛高得像座山。为什么偏偏选这条路?因为团队里有山东大学机器人中心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顶尖大牛,个个都是行业老司机,早就攒下了满满的技术家底。公司成立第二年,就一口气推出了两款产品,愣是把“不可能”变成了“成了”。这速度,活脱脱是技术圈的“山东大汉”——干活麻利,不拖泥带水。
走进优宝特的实验室,满眼都是忙碌的身影。工程师们围着机器人调试参数,屏幕上跳动的代码像是给机器人的“灵魂”编织脉络。十一年的技术深耕,让优宝特在环境感知和腿足控制上站稳了行业前排。从最初的四足机器兽,到如今能直立行走的人形机器人,每一步都走得扎实。五十多项核心专利,听着就让人心里踏实——这可不是花拳绣腿,而是真刀真枪的技术积累。

这些硬核技术,已经开始在现实生活中大显身手。电网巡检的场景里,机器人背着十公斤的装备,一次充电就能跑二十公里,每天干的活顶得上八成的人工巡检。想象一下,烈日炎炎或风雨交加的野外,机器人不知疲倦地巡逻,替工人省下了多少辛苦?不仅如此,智慧农业、户外搜救、科研教学……优宝特的机器人像个多面手,哪儿需要就往哪儿冲。这样的技术,搁谁身上不得夸一句“真中”?
2023年,山东省的财政资金给优宝特注了一笔科技股权投资;2024年,联想之星和济南高新财金又接连抛来橄榄枝。资本的加持,像是给这台“山东小伙”装上了火箭助推器,技术突破的步伐越迈越大。钱到位了,研发的底气也更足了。优宝特用实际行动证明:好技术不怕没人赏识,早晚会发光。

比赛的奖杯还在,研发的脚步也没停。就在前不久,优宝特的团队又开始新一轮的技术攻关。这次,他们想让“行者泰山R2”跑得更快,反应更灵敏。实验室里,工程师们依然在忙碌,屏幕上的代码依然在跳动。谁也不知道,下一次突破会带来怎样的惊喜。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山东小伙”正在用它的每一步,丈量中国机器人技术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