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鲁迅先生有篇文章叫做《作文秘诀》,其中有这么一段:
譬如罢,作文论秦朝事,写一句“秦始皇乃始烧书”,是不算好文章的,必须翻译一下,使它不容易一目了然才好。这时就用得着《尔雅》,《文选》了,其实是只要不给别人知道,查查《康熙字典》也不妨的。动手来改,成为“始皇始焚书”,就有些“古”起来,到得改成“政俶燔典”,那就简直有了班马气,虽然跟着也令人不大看得懂。但是这样的做成一篇以至一部,是可以被称为“学者”的,我想了半天,只做得一句,所以只配在杂志上投稿。
2020年高考,浙江考生那篇《生活在树上》的满分作文,就让我产生了这种荒谬的感觉。这位考生和鲁迅都是浙江人,不知是不是绍兴老乡?
不必全文引完,光看这些就足以令人忍不住想说:不能好好讲人话吗?那些生僻字词、生僻典故完全可以去掉,完全可以用通俗语言将意思表达得更加晓畅明白。作者这么写,无非是掉书袋和炫技而已。
考生为了博高分而投机炫技,其实可以理解。但糟糕的是浙江作文阅卷组的最终判断。起初,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这篇作文打了39分,这是正常人的反应。然而,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后,阅卷组组长陈建新教授一锤定音,满分!
这是一种怎样的示范引导?这会不会让很多考生解读为,堆砌若干生僻字、生僻典故、外国名人名言,就有更多机会得高分?
画虎不成反类犬。资质寻常的考生如果也按照这种思路来写文章,他们的作品绝对会比这篇满分作文更糟糕。
2
又想起2001年江苏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作者蒋昕捷。
这篇文章当时能轰传全国、获得广泛赞誉的主因,就是作者别具一格地全文使用通俗文言。
不过《赤兔之死》并不晦涩,晓畅易懂,有正常中学文言阅读能力的人都看得懂。蒋昕捷后来做了记者,几年前我曾参加过一个论坛活动,当时正在《南方周末》工作的蒋昕捷担任主持人,餐桌上一起吃过饭,感觉是很儒雅谦逊的一个人。后来听说他转型去了某家大型电商公司工作,祝一切安好。
回到正题。当年蒋昕捷的这篇文言作文得了满分,后面几年真出了不少文言写作模仿者。如今这篇《生活在树上》的作文得了满分,恐怕也会造成这种影响。
3
最后,我想说的是:引用生僻字词、典故的写作手法看似高深吓人,其实却是最容易在未来社会中被人工智能AI所取代的。你所能死记硬背的生僻词库、名人名言,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与AI相比。当把若干关键词输入这种自动写作的APP软件里,它会迅速生成一篇引经据典、文采斐然、似懂非懂、朦胧感十足的佳作,完成时间以秒计。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要说现代的,自己的话;用活着的白话,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直白地说出来。”
对了,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组的组长陈建新教授还是浙江省鲁迅研究会常务理事,他理应很明白这个道理的。
说人话!
陈建新是个什么玩意儿?希望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装逼,居然还有人一起装逼[得瑟] 语文,其首要之务是教会学生文通句顺,达意清晰。这厮如此实乃逆流装逼!当口诛笔伐![呲牙笑]
懂了,高考满分密码~1.把现代通俗的语言说得晦涩。2.把文言文通俗化让阅读障碍都看的明白。
孔乙己故乡发扬光大孔乙己有错吗?有错吗
说人话?只对泥菩萨!
说人话
鸟人鸟语[呲牙笑]
评分也有一票否决,这样的评分权力也太……
有的文章看不懂正常,黑格尔的翻译作品好懂吗,应该允许不同风格的作品
水落石出!勾结!
中文能流传千年正是因为书面与口语是两回事,现在不识字词看不懂文章竟然牛到骂写文章的人,悲哀。如此下去,不要多,二百年,后人将看不懂今天人写的东西,就象莎士比亚,今天的英国人绝大多数读不懂原文了。
现在挖苦人家了?这个组长也是组织安排的得力干将[呲牙笑]打脸不[得瑟]
鲁迅半天得一句,那篇作文应该得想一年了。
文章不通顺,怎么得的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