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采纳李秀成的方略,太平天国能守得住天京吗?

喝下历史的鸡汤 2024-08-13 15:02:58

当清军威胁到天京时,太平天国内部就如何守天京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李秀成与洪秀全,各有一套截然相反的方略。

胳膊拗不过大腿,最终,李秀成只有按照洪秀全的方略去守天京。

结果···天京沦陷,太平天国灭亡了。

因此,李秀成被俘后,言辞间多有不甘。

后世许多专家、学者也常常叹息李秀成之策不得用。

那么,李秀成的方略,真的比洪秀全的高明吗?如果按照李秀成的方略守天京,天京能守得住吗?或者···至少多守一段时间?

战略分歧

1862年,湘军自安庆东下,直扑天京。

随即,就如何守天京的问题,洪秀全与李秀成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洪秀全的意见简单直接的:集中力量,先解天京之围。

李秀成的意见,则十分“间接”。

当时,李秀成在苏州与众将会商,定下了长久相持的方略。

李秀成认为:湘军“由上而下,利在水军,我劳其逸,水道难争,军常胜,其势甚雄,不欲与战”,也就是反对直接解围。

李秀成与众将商议的思路是:从苏州调运大量物资,抽调一部分军队,增援天京,加强天京的防御能力,两年之后,湘军久顿坚城,师老兵疲后,再与其战,必能一举解围。

然而,洪秀全并不愿意与李秀成争执,直接下诏催促李秀成率军解围,李秀成只得照办。

于是,就有了李秀成与曾国荃大战雨花台的事情。

结果是:几十万太平军,硬是奈何不了几万清军,大战46日,解围失利。

随即,洪秀全又提出“进北攻南”之策,要求李秀成率军渡江北进,打到皖北,深入敌后,会合陈得才等部发展,破坏敌人后路,从而“围魏救赵”,解天京之围。

李秀成也觉得此事不靠谱,仍然持经营江浙以持久之意,反对“进北攻南”之策。

然而,“主饬我进兵北行,不得不由”,天王强令下,李秀成不得不照办。

结果,带出去30万人,回来只2万,李秀成的精锐几乎全军覆灭···

此后,李秀成开始提出“让城别走”。

也就是说,此后,洪秀全与李秀成的分歧,已经不是天京如何守的问题了,而是要不要放弃天京的问题了···

战略分歧,洪秀全的方略,已经经过实践证明是失败的了。

那么,李秀成的方略,是不是更加高明呢?

李秀成之策:延用固有套路

后世许多专家、朋友,对李秀成守天京的方略的评价极低。

他们认为:李秀成无非就是贪恋自己富庶的江浙根据地,无心顾及天京安危。

其实,当然不是这样!

李秀成方略,实际上是沿用太平天国长期以来的固有套路。

当初,太平军定都天京之初,敌人就建了江南大营、江北大营,企图围攻天京。

然而,杨秀清当时没有急于直接解围,而是发兵北伐、西征,打到外线。

直到2年多以后,西征取得阶段性胜利,杨秀清才集中兵力,一举打破江北、江南大营,解了天京之围。

天京事变后,敌人重建了江北、江南大营,再次围攻天京。

又是差不多3年以后,陈玉成、李秀成在皖北取得胜利后,再集中兵力再破江北、江南大营,再解了天京之围。

显然,李秀成“先固守天京,2年后再解围”的企图,是自杨秀清时代开始就一直在用的套路,并不是李秀成为了一己私利而做的敷衍之策。

那么,到这个时候了,这样的方略还会有效吗?

形势已变

先让敌人围着天京,太平军在外线发展后,等到敌人围攻部队师老兵疲再一举解围,这个套路确实曾两次奏效。

然而,此时,情况与之前是截然不同的,再施此策,是没有任何机会的。

李秀成之策要奏效,需要两个条件:1、李秀成在苏浙局面稳固并进一步发展,实力进一步增强;2、湘军在天京久攻不下,师老兵疲。

然而,这两点,都是不现实的。

1、外部的局势已经天翻地覆。

太平军进入天京之初,当时绿营精锐皆汇集于天京城附近,而外面广阔地区仍然统治薄弱。

尤其是西面,从武昌到南京,太平军是刚刚横扫过一次的。

因此,暂时放着敌人精锐在天京城下,转而夺取广大敌人统治薄弱地区,扩充疆域、兵力、物资,再回头收拾敌人,无疑是机会很大的。

天京事变后,敌人再次围困天京,而太平天国在安徽、江西仍然有很大的纵深和根据地,仍有比较强大的军队。

因此,暂时不顾天京城外之敌,先集中力量在皖北打下一些漂亮仗,稳固局势后,再回师收拾城下之敌同样是务实的。

但是,1862年后,太平军是全面不利。

表面上看,太平天国在江苏、浙江,仍有比较广阔的地盘、比较多的兵力。

但是,兵力虽多,却少有精锐。

太平天国后期,主战兵团长期是陈玉成所部,陈玉成兵团覆灭后,李秀成兵团兵力虽大,但多是新募之人,战斗力并不强。

无论是面对曾国荃还是李鸿章、左宗棠,李秀成的部队常常以十倍之兵也奈何不了敌人!

疆域看起来很大,但其实并无屏障。

无论是苏州还是杭州,都不具备安庆这样的屏障作用,也不具备足够的险要可守。

江苏的李鸿章、浙江的左宗棠,兵力虽然不大,但皆装备了新式火器,其攻坚能力又极强,甚至得洋人直接出兵相助···

这个情况下,不要说发展形势了,就是要稳固苏浙都是极不现实的。

2、敌人不会师老兵疲。

湘军,是不会师老兵疲的。

围攻九江1年多,围攻安庆1年多,湘军不但没有疲惫,反而是越战越强了,并且最终成了胜利者!

何况,自打下安庆后,朝廷进一步加重了曾国藩的职权,湘军能获得的资源远远大于以前。

李秀成希望湘军在天京城下师老兵疲?

然而,“结硬寨,打呆仗”,跟你慢慢耗,恰是湘军最喜欢的作战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敌人对天京的围攻只会越来越紧,太平军要解围只会越来越难!

因此,李秀成之策,延续了杨秀清以来的固有套路,但其实是“过时”了!

洪秀全之策,并非没有机会

李秀成之策是不现实的,但洪秀全的方略其实原本倒是有机会的。

打仗,洪秀全是不行,是远远比不上李秀成的。

但是,就当时而言,洪秀全的方略原本是有机会的,只是李秀成没有贯彻执行好。

1、早早直接解围是有一定把握的,只是没有得到贯彻。

洪秀全让李秀成直接解围时,湘军正好犯了一个错误。

当时,曾国藩本意是稳扎稳打,“先清后路”,逐步逼近天京。

然而,弟弟曾国荃却借新胜之威,轻敌冒进,一路杀到雨花台!

当时,曾国荃所部不过18营9000人,周边二百里再无兄弟部队,且又尚无险要可依。

此时,李秀成如果在得到洪秀全的命令后立刻行动,确实是完全有机会驱逐,甚至歼灭曾国荃的。

然而,李秀成行动迟缓,从5月到9月,拖延4个月才来解围。

这段时间,曾国荃的兵力增加到2万余,又已经完成了扎营设垒、站稳脚跟的准备,深沟高垒,反客为主!

即便如此,李秀成仍然是完全可能击破敌人的!

激战46日,湘军阵亡5000,曾国荃受伤,而太平军伤亡也不到万人。

一来,关乎天京存亡的血战,几十万人血战46日,这个伤亡代价表明李秀成是没有拼尽全力、不惜代价的。

二来,在损失不算大的情况下,李秀成就收兵而撤了,这更表明了李秀成的决心不足。

显然,如果李秀成不折不扣地执行天王的方略,那么,当时直接解围的可能是不小的。

2、“进北攻南”之策也有机会,但也因为延误而失败。

在天王安排进北攻南的方略时,他是有可行条件的。

当时的湘军几乎把全部兵力集中在天京战场的第一线,后方防守相对薄弱,“自和州以至武汉,除庐州、安庆有兵外,千里空虚”。

当时李秀成如果迅速行动,即时渡江,积极向敌人空虚的腹地推进,跳出湘军包围圈,会合陈得才20余万大军,在长江中游开辟新的战场,把战火烧到湘军后方,直接威胁华中重镇武汉,是完全可能是局面发生好转的。

李秀成不是说他要先让敌人围天京,自己在外线改善局面,扩充实力,迫使敌人分散兵力,然后再解围吗?

显然,要这么做,就应该像敌人空虚的中游腹地运动,向湘军的后方基地运动,而不是在苏浙跟李鸿章、左宗棠攻守。

李鸿章、左宗棠是强敌,不容易打开局面,何况,即便李鸿章、左宗棠在江浙不利,曾国藩也未必会分散湘军去救,这一点在李秀成东征期间已经得到了证明。

相比之下,“进北攻南”,挺进湘军空虚的后方,会合兵力强大的兄弟部队,显然是更有利的选择。

然而,李秀成虽然不得不接受天王的命令,却再次拖延时间,拖了3个月才开始行动。

3个月的时间,曾国藩已经完全摸清了太平军的企图,已经做好了纵深防御并实施了坚壁清野。

如此,李秀成再去“进北攻南”,自然战机已失,遭到惨败了!

总之,保卫天京的作战中,李秀成的方略并不高明,洪秀全的方略也本不拙劣。

问题是,无论是李秀成的方略,还是洪秀全的方略,都没有得到正常的实施。

李秀成要经营苏浙,却总是带大军去天京,加速了苏浙的沦陷。

洪秀全要解天京之围,又因李秀成分心苏浙,屡屡错过最佳时机。

最后···两头都没有好结果!

如果上下一心,坚定执行某一方略,局面都会比后来的实际表现要好得多。

然而,问题是上下不一,三心二意,结果自然哪个方略也实施不好了!

在人心不齐的情况下,谈论任何战略方针,都是无意义的···

1 阅读:263
评论列表
  • 6518 2
    2024-08-13 23:32

    任何朝代都是守不住南京,南京就是不适合坐首都。当时的太平天国全力功伐北京几乎肯定能一成功,可参考李自成农民军。其二可以的巩固后方根据地。所以说后来就没有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