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被神化,罗汉也梦遗?佛教历史里的奇妙故事!

台台君说史 2024-04-06 22:14:23

插科打诨说历史,有趣有料有态度,欢迎来到台台君说史。

本期台台君继续说说佛教的历史发展,以及佛陀是如何被神化的。

早期印度有个特别厉害的君主,叫阿育王。他到处打仗,把好多小国家合并成一个统一的印度。他可能信佛,统一后就把佛教定成了国教,想靠国家力量让佛教快速传播。

但那时佛教派别太多了,虽然有国家支持,也阻止不了内部的分裂。

这种分裂一直没停过,佛教的经典也变得越来越多。那些分出来的派系太多了,台台君就不列名字了。其中有一个分支叫“说出世部”很有意思。

他们提出了罗汉也梦遗的说法,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但限于篇幅就没办法说的太过详细,也就是即使证得阿罗汉“果位”,仍旧会有人的特征,比如“梦遗”、“大小便”等。这也是有名的“大天五事”。

而这个“说出世部”就围绕罗汉梦遗开始争论,他们觉得佛陀在出生前就是很特别的、超越现实世界的存在。

意思就是佛陀出生前就存在,这种存在是我们普通人的经验理解不了的,因为佛陀已经跟神一样了。

这样一来,佛陀作为普通人的吃喝拉撒就有了完美解释。

因为佛陀是我们不理解的存在,是神,所以就不用吃喝拉撒,连洗脸、洗脚、洗手都不用,因为佛陀的身体不会沾一点尘埃。

这种佛陀形象基本成了大乘佛教以后宣扬的佛陀形象原型。

那佛教在印度怎么衰落的呢?从阿育王去世后说起,没了王权支持,佛教挡不住印度早期教派婆罗门教的反攻。

后来兴起的笈多王朝又崇奉婆罗门教,佛教在印度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了。

但中国有句俗话“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在印度衰落的佛教,在中国和东南亚发展得很好。

传到中国的佛教既有大乘也有小乘,大乘比较占优势,传入东南亚的主要是小乘。

但传到中国的佛陀的形象基本就被固化为这种超脱作为人的经验无法理解的存在了,也就是所谓的“神”。

这里还有个有趣的佛教分歧,就是有人觉得靠智慧解脱是一瞬间的事,但传统观点则认为修持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其实就是顿悟和渐悟的分歧,就像禅宗的慧能和神秀的争论一样。在当时,主流还是觉得渐悟才对。

今天主要说的还是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中,佛陀是怎么被神化,变成超自然的存在,把佛陀作为人的世俗特征都去掉了。

这种发展好像变成了自然而然的过程,佛陀生前不想说的,后来被各种观点引导着分裂。那些年指证罗汉梦遗的人大多消亡在历史里,现在更不可能有人指证佛陀其实也是人了。

1 阅读:11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