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说话太吃亏?看箕子如何避险!学魏忠贤怎样上位!

台台君说史 2024-04-07 11:28:03

插科打诨说历史,有趣有料有态度。欢迎来到台台君说史。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因为不会说话而错失了宝贵的机会,或者因为说错话而得罪了重要的人物?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那么你一定会对我接下来要讲的历史故事感同身受。

我们要讲的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箕子。箕子是殷纣王的大臣,他非常聪明,但也非常了解殷纣王的暴君本性。

有一次,殷纣王喝得酩酊大醉,连年月日都记不清了。他问身边的人今天是几号,但没有人能回答他。

于是,他只好派人去问箕子。箕子得知后,对来人说自己也整日饮酒,不记得日子了。箕子真的不记得吗?并不是,他深知对于殷纣王这样的暴君来说,“众人皆醉我独醒”对自己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因此选择了装醉。

后来,有一位大臣因为提醒殷纣王日期而被处死,这也验证了箕子的选择是正确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说话之前,我们需要学会揣摩别人的心思,了解别人的意图,这样才能说出别人能接受的话,达到预期的目的。

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自己的观点,忽略了别人的感受,那么很可能会得罪别人,甚至错失机会。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明朝的宦官魏忠贤。魏忠贤为何能权倾朝野?就是因为他把握住了明熹宗朱由校钟爱木工活的心理,每当朱由校做木工的时候,他都赞不绝口,称赞他在这一行的天赋。

这种顺应别人心理的说话方式,让魏忠贤成功地拉近了自己与朱由校的关系,成为了他身边的红人。

通过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在人际交往中,说话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艺术。

如果我们能够掌握鬼谷子的说话诀窍,学会揣摩别人的心思,顺应别人的心理,那么我们就能够更好地与人沟通,避免因为不会说话而错失良机的情况发生。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不要为了说话而说话,要真诚地与人交流,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你觉得是这样吗?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