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拜年聚餐是热闹又温馨的传统活动。亲朋好友围坐一桌,举杯欢庆,共享团圆时刻。但若是聚餐结束后,有人在回家途中不幸发生交通事故,此时主家及同席人员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这个问题在法律层面上并非一目了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分析。
一般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第一款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在拜年聚餐情形中,判断主家及同席人员是否担责,关键看其是否存在过错。
主家承担责任的情形
存在劝酒等不当行为:若主家有强迫性劝酒、灌酒行为,或者明知客人身体状况不适合饮酒却仍劝酒,导致客人饮酒后身体不适或失去自控能力,在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主家需承担一定责任。比如主家明知某客人患有高血压等疾病不能饮酒,仍多次劝酒,客人酒后驾车出事故,主家存在过错。
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主家作为聚餐活动组织者,有一定安全保障义务。若客人明显醉酒、丧失自我控制能力,主家未采取合理措施将其安全护送回家或联系其家人照顾,致使客人在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主家需担责。如客人醉酒后在路边昏睡,主家未予理会,客人在昏睡过程中被车碰撞。
同席人员承担责任的情形
实施劝酒等不当行为:同席人员对他人有强迫性劝酒、灌酒行为,或者明知对方不能饮酒仍劝酒,导致对方饮酒过量,在回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同席人员要承担责任。例如同席人员为灌醉某人,采用打赌等方式劝酒,被劝酒者酒后驾车出事故。
未尽合理注意义务:若同席人员明知他人酒后驾车却不加以劝阻,或者在他人醉酒后未给予必要帮助和照顾,导致事故发生,也需承担相应责任。如看到同桌客人酒后准备驾车离开,同席人员未作任何劝阻。
主家及同席人员不承担责任的情形
无过错及不当行为:若主家仅进行礼节性敬酒,无劝酒、灌酒等行为,且对客人的饮酒和出行情况无明显过错,一般无需担责。同席人员与事故受害者无特别关系,无劝酒等不当行为,也不存在过错,同样不承担责任。如案例中陈某摆流水席,仅礼节性敬酒,徐某出事故后,法院认定陈某无责。
受害者自身完全过错:若交通事故完全是由受害者自身违反交通规则等原因造成,且主家及同席人员无任何引发事故的相关行为,无需担责。比如受害者未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追尾,又无证据证明主家及同席人员有过错。
发生交通事故后,主家及同席人员承担责任的比例如何确定?如果主家有强迫性劝酒、灌酒行为,或明知客人身体不适不能饮酒仍劝酒,过错程度较大,承担责任比例可能较高,在 30% - 50% 左右。如果主家仅进行了礼节性敬酒,但未对明显醉酒的客人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如未安排代驾或通知家人等,过错相对较小,责任比例可能在 10% - 30%。如果同席人员有强行劝酒、灌酒行为,或明知对方开车仍劝酒且未劝阻其酒后驾车,过错较大,可能承担 20% - 40% 的责任。如果只是未尽到合理的照顾义务,如未将醉酒者安全送回家等,过错相对较小,责任比例可能在 10% - 20%。
大家在聚餐时,一定要牢记适量饮酒,安全出行。对于主家来说,要把控好聚餐氛围,避免过度劝酒,照顾好每一位客人的安全;同席人员之间也要相互提醒,不要让欢乐的聚会变成悲剧的开端。#智享惠保##保险知识##保险#为您的未来保驾护航,保障全方位,安心每一刻,对保险有任何疑问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咨询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