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首都东京上空万里无云,火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此时的东京早已失去往日的繁华。
一年多来,美军重型轰炸机经常“光顾”这里,整个城市一片焦土,没有一点生机活力。
突然一阵刺耳的空袭警报划破长空,紧接着,一个熟悉的声音随着电波传来,让死寂般的城市为之颤抖,很快整个日本陷入震动,其威力远远大于美军炸弹。
没错,能让日本人陷入疯狂的就是他们无比敬畏崇拜的裕仁天皇。
这一天,裕仁接受反法西斯盟军的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并通过广播向全体日本国民和军队宣读所谓终战诏书:
“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采取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忠良臣民:朕已饬令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苏四国,愿接受其联合公告……”
日本投降不仅是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胜利,也是中国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的标志。
当然,日本投降的背后经历复杂曲折的过程,深刻揭示了只有强大的实力才是和平的保证。
“一亿玉碎”计划:日本穷途末路下的疯狂垂死挣扎1944年春夏时节,法西斯阵营在盟军的进攻下呈崩盘之势。
欧洲战场上,美英等国在法国进行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第二战场,与苏联东西夹击德国。
太平洋战场上,美国夺取马绍尔、加罗林和马里亚纳等群岛,日本的西太平洋防御圈被彻底撕碎。
随着战争形势的恶化,日本首相东条英机率领内阁全体辞职,小矶国昭继任首相,开始研究终止战争的问题。
此时的日本高层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元老重臣近卫文磨、内大臣木户幸一等政府为首的鸽派,他们冀希望与盟军和谈以保留既有侵略利益。
另一派是以陆相阿南惟几等陆军为首的鹰派,他们坚持继续战争,绝不主动投降。
在争论中,日本海空军军方为保存实力也倾向于前者,最终日本决定有条件的结束战争。
当时的日本高层认为,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盟军内部分歧也会日益严重,主要体现在苏联和美英等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
为此日本决定出让在远东的一部分利益以换取苏联在对日关系的中立稳定。
只不过日本已没有四十年前日俄战争中大放异彩的实力,根本没有与苏联对等谈判的资本。
苏联只需要坐等日本崩溃,就可以获得远超日本能够提供的利益,因此日苏之间在外交上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时间来到1945年,由于三个月前爆发的莱特湾海战使日本海空军被消灭殆尽,随着海军势力的凋零,日本陆军的话语权越来越重。
在这些疯狂的陆军官员影响下,日本出台“一亿玉碎”计划,进行了空前的战争大动员,叫嚷“本土决战”,凡在小学毕业至65岁的男子和45岁的女子,均须参加“国民义勇队”,承担战争需要。
不过日本军部的调动和宣传并没有给他们在战场上的失利带来改变。
3月,美军占领马尼拉,收复菲律宾,6月,美军相继占领硫磺岛和冲绳岛,迫近日本本土。
与此同时,英、美、苏签订《雅尔塔协定》,规定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苏联对日宣战。
在中国战区,中国军队在湖北、广西发动反攻,收复大片失地,还挫败了日军对湖南西部的大规模袭击。
1945年4月,随着远东战局的进一步恶化,小矶内阁被迫辞职,时任枢密院议长的铃木贯太郎继任首相,重新组阁。
不过铃木刚一上台就遭遇当头棒喝,首先是时任苏联外交部长的莫洛托夫正式通知日本,废弃日苏中立条约,这一危险的信号表明苏联对日作战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其次是德国于5月8日宣布投降,日本彻底成了孤家寡人。
就在德国投降的当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发出声明,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减少战争对日本民众带来的损失。
美国总统杜鲁门
此时的日本高层拿不到主意,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在讨论战和问题上再度发生分歧。
外相东乡茂德倾向接受美国的声明,通过外交实现和平,而陆相阿南惟几、陆军参谋本部总长梅津美治郎依然倾向所谓的大东亚战争和本土决战。
天皇裕仁一面令内阁起草停战计划,另一面仍派人争取苏联的中立。
不过中立的消息没等来,却收到了盟国的警示。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共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否则将予以日本“最后之打击”。
同时,蒋介石宣布抗战从此转守为攻,中国军队对桂林、雷州半岛、衡阳、广州、香港及湘桂铁路发起反击。到8月初,广西全境收复。
而日本高层依然执迷不悟 抱定有条件投降,通过“一亿玉碎”迫使盟军妥协,维持天皇和军队所谓的体面。
美国投掷原子弹,日本梦碎广岛“蘑菇云”8月5日,美军200架战机从琉球及硫磺岛基地出发,对东京等多个日本大中城市进行轰炸,这让本就遭受重创的日本更加满目疮痍。
8月6日,对于日本来说是一个难忘黑暗的日子,但对于全世界来说却是加快日本法西斯灭亡的时刻。
6日上午,美军B-29轰炸机运载”小男孩”原子弹抵达广岛上空,投下了人类史上第一颗原子弹,方圆42平方公里的城市被瞬间摧毁,70%以上房屋灰飞烟灭,14万人死亡。
这一人间悲剧的罪魁祸首正是日本法西斯政府,他们一直叫嚣所谓的玉碎。
美国为避免登陆日本造成大量伤亡以及考虑先苏联一步拿下日本本土,最终决心投掷原子弹。
8月9日零时10分,苏联150万红军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向驻守东北的关东军发动全线进攻,驻守在东北和朝鲜半岛的日军共70万人。
但在苏军的强大攻势下,简直不堪一击,仅仅半个月时间就宣告崩盘,日本数十万军队被歼灭,东北全境被苏联占领。
美军的原子弹和苏军的坦克洪流成了压垮日本的最后稻草。
8月9日上午,东京日本皇宫防空洞里,军政要人发生激烈地争论。
外相东乡茂德瘫软在沙发上,无力的说道:
“从目前国内外局势看,在维护国体、保存天皇制度前提下只能无条件投降!”
在东乡看来,日本就像只破败的帆船,很快就会在风雨飘摇中沉没。
然而并不是每个大臣都这样想,比如,海军司令部总长丰田副武认为投降除维护国体外,还必须附带三个条件,即日本自行处理战犯、自主解除武装、盟军不得占领日本本土等。
陆相阿南惟几的态度更加强硬,他坚持实行本土决战,反对无条件投降。
就在他们讨论的时候,美军于上午9点向拥有27万人口的海港城市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1.4万栋建筑物被毁,7万多人死亡。
当天下午,首相铃木召开内阁会议,就是否接受波茨坦公告进行表决,结果六人赞成,三人反对,五人没有表态。
无奈的铃木只能提请天皇裕仁做最后定夺,很快裕仁来到防空洞,在听取首相铃木和外相东乡的汇报后,沉思良久。
就在众人激烈辩论时,他抬起头喃喃说道:
“这几天一直听有取胜的自信话,但计划和实践并不一致。就目前的样子,要对付盟国军队,看来没有胜利的希望。”
最终裕仁拍板,作出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决定。
8月10日,盟军接到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回复,美国政府当即向日本表示,日本投降后,天皇必须听命于美国最高司令官,日本政府的组织形式将依日本人民自身意愿确定。
8月14日,裕仁召开御前会议,阿南惟几等人声泪俱下,表示盟军没有对保护天皇作出承诺,坚持要求战斗到底。
但裕仁仍表示投降计划不变,话音刚落,会场顿时响起一片呜咽和啜泣声。随后,裕仁下令起草接受无条件投降的诏书,并将诏书录音,准备在第二天播出。
裕仁天皇
一些主战派少壮军官无法接受投降的事实,决定举行政变。
14日晚上,他们闯入皇宫,企图劫走诏书录音唱片,但很快被警卫部队镇压了这次叛乱。
同时主战派头子阿南惟几在他的官邸剖腹自杀,日本无条件投降在此时终成定局。
8.15日本投降,抗战迎来最后的胜利8月15日正午时分,裕仁天皇正式通过广播发表《终战诏书》,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反法西斯同盟的最后胜利宣告结束。
同一天,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发表广播演讲,同时宣布为庆祝抗战胜利,全国即日起放假3天。
重庆、南京、武汉、长沙、上海各地等民众狂欢,中华民族的恶梦终于结束了!
8月16日,当侵华日军得知裕仁宣布投降的消息时,起初并不相信,要知道数百年来,日本以国家的名义对外投降还是头一回。
不久他们经过多方证实,才知道投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一些日本兵内心崩溃,或切腹或饮弹或引爆手榴弹自杀。
但更多的是默然和迷茫,毕竟很多士兵已经多年未回家,尤其是关东军,总算可以避免和苏联交战白白送死。
不过,他们投降后被苏联运往西伯利亚做苦役,过得更是生不如死,当然,这是后话。
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
9月9日,中国战区受降仪式在南京原中央军校大礼堂举行,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向中国代表、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
据现场目击者回忆,岗村宁次双手接过投降书,阅览后签字画押,不过在盖章时不小心盖歪了,为此向何应钦点点头,当时被解读为表达歉意。
但不管怎样,浴血奋战十四年之久,付出无数中国人鲜血和生命的抗日战争终于结束。
虽然受降仪式的过程仅仅十几分钟,但却是中华民族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在中国现代史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