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女企业家深陷婚恋陷阱:2年被骗40万,维权反遭关精神病院6天

落樱皆安 2025-04-08 19:52:24

48岁的天津女企业家胡女士,精明干练半生,却在婚恋网站上栽了个“血本无归”的跟头。两年间,她为“未婚夫”王某掏空积蓄40余万元,却在揭穿对方已婚真相后,遭遇更可怕的打击——报案维权途中,她被七八名壮汉强行拖进精神病院,灌药拘禁整整6天。这场离奇案件,不仅撕开了婚恋诈骗的残酷真相,更暴露出令人胆寒的“被精神病”黑幕。

【温柔陷阱:假工程师两年骗走40万】

2022年9月,胡女士在某婚恋网站结识了自称“安徽籍工程师”的王某。对方的朋友圈满是工地盒饭、工程图纸,视频通话时手机壳上还沾着水泥渍,活脱脱一个勤恳朴实的形象。王某声称单身多年,渴望找个贴心伴侣。三个月网恋后,他带着鲜花奔赴天津,每天接送胡女士上下班、下厨做饭,温柔攻势彻底俘获了她的心。2023年6月,胡女士毅然搬到安徽与王某同居。

同居后,王某的“经济危机”接踵而至:先是青岛工程款未结,让胡女士垫付每月3800元物业费;接着父母“突发重病”要走5万元;连“侄子”的学费也成了她的负担。直到2024年6月筹备婚礼时,胡女士才发现手机里藏着的秘密——那个喊她“婶婶”的男孩,竟是王某的亲生儿子!更令她崩溃的是,王某全家早知他已婚,邻居们甚至配合演戏喊她“王太太”。两年间,胡女士的转账记录高达40余万,全是她起早贪黑挣的血汗钱。【惊魂六日:被扣上“精神病”帽子强行灌药】

2025年2月,胡女士以“重婚罪”向安徽无为警方报案。然而3月9日,她驾车返京途经检查站时,突然被七八名壮汉围住。“他们抢走手机,边拽我边喊‘这女的发精神病了’!”胡女士撩起袖子,胳膊上至今留着淤青。这群人将她塞进皖B牌照商务车,径直送往芜湖第四人民医院——一家以治疗精神疾病闻名的机构。

院方记录显示,胡女士被标注为“无亲属流浪人员”,强制服用奥氮平、劳拉西泮等强效镇静药。“我反复说没病,他们却像对待牲口一样灌药!”六天后,弟弟从天津赶来交涉,院方才放人,却要求缴纳4276元住院费。荒唐的是,南京脑科医院随后的检查证明她完全正常,与芜湖医院的“关系妄想”诊断截然相反。“这些药正常人吃多了真会变傻,他们是想灭口吗?”胡女士捏着收费单苦笑。【五大疑点撕开黑幕】

身份矛盾:胡女士当时驾驶京牌车、携带身份证,却被登记为“流浪人员”;

法律漏洞:《精神卫生法》规定非自愿住院需满足“自伤或伤人”条件,而她明显不符;

程序违规:警方称因她“有自杀倾向”送医,但2024年就诊记录仅显示“情感纠纷情绪低落”,未确诊抑郁症;

家属失联谎言:院方声称联系不上家属,但弟弟的电话始终畅通;

时间巧合:3月9日她刚取得王某重婚关键证据,次日就被关进医院。

主治医生一段录音更令人心惊:“是派出所让收治的。”种种迹象表明,这绝非普通医疗行为,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被精神病”戏码。【中老年婚恋市场黑产链】

胡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北京朝阳法院数据显示,2023年婚恋诈骗案中,45岁以上女性受害者占41%,人均损失58万。骗子多伪装成工程师、大学教授,租豪车豪宅包装身份,利用中老年人情感空虚实施“杀猪盘”。

职业骗子的“攻心术”

第一步:虚构体面身份,朋友圈打造“真实人设”;

第二步:每日嘘寒问暖,制造“相见恨晚”的错觉;

第三步:以工程款、家人重病等借口索要钱财。社会学家李明分析:“这些骗子堪比心理专家,专攻孤独又有经济实力的群体。”【维权指南:守住钱袋子的血泪教训】

经历噩梦的胡女士,正在同时发起刑事与行政诉讼。她的经历给所有人敲响警钟:

验明正身:要求对方出示离婚证、户口本原件,视频验证居住环境;

留痕借款:超5000元务必签借条,注明用途、还款日期;

及时报警:发现被骗立即报案,切勿因“家丑”拖延;

司法自救:遭遇强制送医时,立刻要求精神鉴定并联系律师。

“我现在听到120急救车声就发抖。”胡女士含泪说。她希望用自己的遭遇提醒更多人:黄昏恋也要保持清醒,再浓的感情也需守住钱袋子。

【结语:期待阳光照进黑暗】

此案不仅揭露了婚恋平台审核缺失的乱象,更暴露精神卫生法规的执行漏洞。当报案维权反成“精神病”,公民权益该如何保障?期待相关部门彻查真相,严惩滥用职权者,更要完善制度,防止公权力沦为恶人的帮凶。胡女士的遭遇,应当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契机。

1 阅读:3

落樱皆安

简介:这里没有情感专家,只有陪你晾晒心事的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