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界来势汹汹,已超越极氪、蔚来,正在向问界发起冲击。
2025年1月6日~12日的周榜,不正常中又带点正常。不正常是因为小鹏、小米这样的纯电品牌,已经超越了零跑和问界这样的增程双雄;智界作为纯电新贵已经超越了曾经的纯电双雄:极氪和乐道。
正常是因为,理想依旧占据榜首,零跑和问界,分列增程新势力的第二和第三;小鹏延续了向上的势头,而智界作为黑马,正加速赶超。
总体来说,由于2024年底冲量和补贴最后冲刺导致透支了2025年初的销量,因此本周有的车企销量是偏离正常水平的,具体来看:理想0.76万、小鹏0.74万、小米0.54万、零跑0.52万、问界0.50万、深蓝0.34万、智界0.3万、极氪0.28万、腾势0.25万、乐道0.18万(如加上蔚来则超越腾势)。
纯电有望重振雄风
本周的特点是,纯电品牌,如小鹏、小米和智界,基本没有受到年底年初的影响,保持了近期平稳的销量,而增程以及其他品牌都受年底年初影响而销量下降,因此,小鹏、小米和智界得以排名上升。
这三个企业之所以销量保持稳定,是因为近期的快速上量导致产能拉满,相当于生产多少就交付多少,因此不受年底冲量的影响。

这三个品牌,伴随着产能扩充后,销量有望再上一个台阶。特别是小米YU7和小鹏G7都将要上市。
小米YU7作为SUV车型,本身市场就比轿车要大,同时,作为小米的第二款车,也比小米SU7的第一款车要更加成熟。如果小米YU7能保持甚至超越小米SU7的热度,那么小米有望超越蔚小理中的一个甚至两个品牌。
小鹏Mona M03以及P7+上市之后,小鹏汽车可谓绝地反击,从谷底开始快速爬升。2025年,小鹏将推出SUV车型为“G7”,定位预计将高于目前在售的G6,有望在20~30万市场分得一杯羹,将小鹏现在产品线完善和提升。
智界要赶超问界
去年底,方得智驾说,智界抢了问界的量。进入2025年,呈现的趋势就是智界要超过问界的量。
问界M9确实竞争力很强,但45万以上的市场容量有限。而智界R7所在的25~35万的SUV市场庞大。此前的M7,属于这个区间唯一的鸿蒙智行的车。要知道,问界M7用的是东风小康车的老底子,但是想要鸿蒙的SUV,又预算又在35万以下,那就只能选择M7。但智界R7属于全新开发的新能源车型,并且搭载了鸿蒙智行的最新技术,比如华为DriveONE新一代深度集成高效率发电机、华为DriveONE多合一驱动单元、华为巨鲸增程专用电池包。


智界相比问界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奇瑞深厚造车底蕴的加持。论造车,奇瑞的实力绝非赛力斯可容日耳语。
再加上合适的性价比,智界R7走红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现在智界正在快马加鞭上产能,这意味着,未来超越问界只是时间问题。
在2025年,有可能重振雄风,毕竟,新能源化,用电驱动代替油,是大势所趋!
2024年,增程风头无两,既超越了纯电,比插混增长率也更高,几乎成了提高销量的灵丹妙药。不过,伴随着小米的产能提升,小鹏MONA M03和P7+的上市,乐道入局,以及智界R7的上市,极狐的销量稳定,预计纯电在2025年,有可能重振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