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盐这么贵,为何百姓不自己从海水中晒盐?还非去要买高价盐?

素戈 2024-10-30 19:23:07

盐是百味之祖,更是偏爱它给食物带来的那一点咸香味,可和今时今日不同,古代的盐可着实是一种稀罕物。

这就不免让人感到疑惑,制盐的技术也不算太困难,为何以前的老百姓们不从海水中获取必要的盐分,还要选择去购买高价盐呢?

一、古代食盐的高价

导致古代食盐高价的原因有很多,而其中最为主要的则是因为国家的政策影响。

过去的社会生产力低下,不少封建王朝即使将税收调的再高,在很多时候也收不上来太多的钱款,这自然是统治者所不能接受的。

也因此,为了填补国库的空虚,不少统治者就想方设法地在寻找一些生财之道,而盐、铁乃至茶叶等等消费品,一度就成为了统治者们的最爱。

从历史书上我们也能发现,大概从汉代开始,封建王朝就已经形成了食盐专卖的传统了,由国家把控食盐生产、销售和运输的每一部分,没有民间其他竞争者竞争,食盐的价格自然也始终居高不下了。

毕竟,在严酷的封建统治下,谁又敢冒着丢性命的风险,去和国家争利呢?要知道,在过去不少专门负责兜售食盐、铁器、商人的大臣,在很多时候都是作为一人之下般的存在的!

放在今天,这就不过是一位食盐公司的老板而已,从中也能够发现,过去王朝对食盐的重视。

当然,在国家有意控制售价外,还是有不少其他原因存在的,比如说过去制盐技术的落后,导致想要生产出食盐消耗的人力物力极为巨大。

我们先来看看过去制盐的主要方法,大概在宋朝以前,我国生产食盐就讲究一个煮字。

无论从什么地方获取到了富含食盐的原材料,最开始的我们都会尝试将其制为卤水,反复多次,使得这卤水里面的含盐量越来越高,随后再进行高温的烘烤,将卤水里面的水分蒸发,只留下白花花的粗盐来。

毫无疑问,这样的制作方法效率无比的低下,将原材料变为卤水,这本身就会有一部分的损耗,更别提在其中耗费的时间也是异常的漫长。

随后的加热蒸发,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损耗掉一部分盐分,可能搜集来的原材料里含有10份盐,这么一通忙活后就剩下半份被提取出来了!

只是虽然这种方法存在着诸多问题,却已经是我们唯一的方法了,从这点上来讲,古代食盐的高价,其实是一件能够理解的事情。

毕竟,我们还有一个运输的问题没讲呢!

古代没有什么合适的储存条件,运输速度又慢,将制好的食盐运输往各大城市中销售,也同样是一个难题。

而大概到了宋朝之后,我们又掌握了一种晒的制盐方法,由此才算是初步提高了制盐的效率,并且在当时还出现了一种名为卓筒井的技术,可以直接通过打井的方法获得食盐。

但一直到了清朝,这种方法才算是得到了彻底的完善,在效率上一举超越其他的方法,彻底成为了制盐的主流。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劳动人民的智慧,在无数人的努力下,制盐的效率一再得到了飞跃,但这也同样给我们带来了疑惑,过去的人们为何不自己制盐呢?

二、非同小可的难度

从上文我们也能发现,不少制盐方法,其实本质上都是由民间开发出来的。

这足以说明,官府根本就没有控制制盐方法的私下流传,甚至可以说是完全无力控制的!

也因此,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普通民众或多或少都是知道食盐的制造方法的,那为何大家不团结起来自己制造食盐呢?这样不就不需要购买官府的高价盐了吗?

这里面其实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就在食盐的专卖上,古代的食盐专卖,究竟专到了什么程度?

没人能够具体说的清楚,更何况古代的法治可不发达,很多时候一件事情究竟算不算犯罪,在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由“法官”说了算的。

也因此,民间制盐就算不对外售卖,本身也是存在着风险的,万一遇上一个严苛的县令,那基本上被发现了可就要砍头了。

第二个原因,就在于制盐的工具上。

虽然方法大家都能说上一点,可就算你知道了要通过蒸发卤水来实现制盐,可又有几个人能够真的做到呢?制作卤水的工具,加热的工具,甚至还需要有源源不断的原材料供应,可以说,光是在制盐的准备上,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是没有这个条件的。

我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制盐也是同样的道理,没有合适的、趁手的工具,想要凭空制造出来食盐自然也等于是痴人说梦了。

最后,其实还有一个原因直接打消了古代人们的私自制盐念头——那就是税。

生产食盐的本质是为了养活自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但我们要知道,一个人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

特别是在古代缺乏灯火照明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不少人白天种地就已经消耗了绝大多数的精力了,又哪有功夫来准备制造食盐呢?万一因此浪费了太多时间,导致第二天白天无力劳作,那最终可就得不偿失了!

毕竟,每年的税收可不会因为百姓的原因而得到减免,一旦交不上来每年的税,对百姓来说无异于是一场恐怖的灾难。

所以在如此多的原因下,古代的百姓想要制盐几乎就成了一种不可能的事情了,也因此,不少人也只能迫于无奈,去购买官方兜售的“专卖盐”,无数白花花的银两,也通过这种方式进入了国库。

只不过,世事无绝对,虽然从不少角度分析,古代的食盐几乎就是国家一家独大,但也不代表着市场上只存在着国家控制的食盐。

三、夹缝中的盐商

事实上,在古代还是有一部分盐商的存在的,他们的存在,可以说算是无数百姓一半的救星。

之所以说一半,那是因为商人终究是逐利的,他们不可能放着大把大把的钱不赚,真情实意地在做慈善。

而从另一半的角度来讲,不少盐商自己制造的食盐在价格上相比官盐还是便宜不少的,毕竟如果价格一样的话,那别人为何不去购买官盐呢?

即使在质量上有些问题,但只要能吃、能用,并且便宜,不少人索性也就不在乎了,对过去一分钱要掰成两分花的人们来说,只要能便宜,那就是最好的商品。

更别提不少盐商为了品牌的考虑,在质量上甚至比官盐做的更好!

当然,大家的心中肯定会充满着疑惑,我们不都一再强调官府对食盐的重视吗?怎么还会有民间的商人敢于售卖食盐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统统都是得到了官方的特许经营的!

至于这个资格如何得来的,那基本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谁家的关系硬,谁能和朝中的大臣说上话,谁就能获得更多的食盐经营资格。

换句话说,盐商虽然看似独立,但本质上也是依附官方的存在,不仅仅在制造、运输上要受到严格的管控,在税收上更是上交绝大多数经营的利润。

但哪怕是官府手中漏下来的一点,对不少民间商人来说都堪称是恐怖的财富了!

所以民间也一直说盐商富可敌国的原因就在于此了。

只是,虽然在财富上天下无敌,但盐商的整体地位其实还是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情况的。

重农轻商,这是我们延续了几千年的政策,商人的地位一度是十分低下的,不仅不能考官,从学,甚至在穿衣、用食上都有要求,总之就是一句话,古代歧视商人。

这使得商人的地位,在很多时候就连普通百姓都不如。

毕竟,别的人或许家中出了一个好苗子,考试高中当了官,那以后的人生可就彻底不一样了,可对商人来说,当官这种词语,几乎是一辈子都不可能听到的。

更何况,我们上文也说了,盐商终究是依靠官府的存在,他们的经营资格不都是来源于官方的授权?

一旦哪天官方决定收回这种授权,那商人的好日子基本也就到头了。

所以,在很多时候古代的人们不是不想自己制盐,实在是迫于无奈。

选择制盐吧,本身就是耗时耗力的事情,万一自己今年地里的收成拉下了,那全家还要不要吃饭了?税收还交得上吗?

吃饱和吃好之间,不少人还是能够做出选择的。

同时,官方对食盐的严格控制,也成了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重要因素,若非官方的专售专卖,相信在古代一定会有无数商人进行竞争,食盐的价格自然而然就会降下来了。

说不定,还会出现几个百年老字号呢!

0 阅读:625
评论列表
  • 空格 12
    2024-11-11 16:32

    你有证吗[得瑟]

  • 2024-11-10 19:36

    佛儒孔孟五术

  • 2024-10-30 22:27

    为何古代自己不做皇帝

素戈

简介:揭秘社会背后,搞笑故事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