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囊称:美军为与中国开战准备不足,应增派实验性部队

良生侃国际 2023-05-02 20:37:56

近年来,随着美国陆续出台围中法案,中美关系已然跌入谷底,美国国会议员将中国视为“最大威胁”,甚至渲染中美竞争是“生死存亡的斗争”。在这种情况下。部分美国国会人员通过各种方式向美军施压,要求提升军事准备。

美国国会“中国委员会”

近日,有美国国会的“专业工作人员”,在美国防务网站上刊登文章,称目前美国在西太平洋采取的军事措施远远不够,需要拜登“继续踩油门”。

文章回顾了今年以来美国已经采取的军事举措,有以下几项:

1 月,美日达成协议,将美国第3海军陆战队师留在冲绳,并在 2025 年用新的第12海军陆战队滨海团取而代之,并且同意在嘉手纳空军基地共享补给储存。

海军陆战队与第 3 濒海战斗队、第 3 MLR 海军陆战队于 2 月 9 日进行连级联合武器训练活动

2 月,美菲宣布,新增四个基地作为“美军通道”。

3 月,美国同意,加强美军潜艇对澳大利亚军事基地的访问,四年内轮替四艘核潜艇。

即使如此,文章认为这样的措施远远不够。并且指出,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力建设已经落后中国10年。并提出了以下加强措施:

一、目前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军力过于集中。军事建设资金的 75% 用于日本和关岛。未来,在第二岛链、澳洲等地需要更多的投资。

二、在日本嘉手纳基地已经有第五代战机存在,未来,应该在日本三泽空军基地部署F-35A。

三、在西太平洋部署多域特遣部队(MDTF)。文章认为,当局应该确保在对日国防外交中,“优先考虑多域特遣部队的准入”。

所谓“多域特遣部队”,是为美军为战区量身定做的“实验性旅级单位”;增加了太空和网络中的“与国家资产连接的能力”,具有“远程火力渗透的能力,以及整合所有领域的能力”。

美军多域特遣部队拥有远程火力

说白了,就是有能力动用“卫星”“弹道飞弹”甚至“核潜艇”等战略装备的旅级单位。

四、增加在关岛的核潜艇部署。目前服役的20艘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中,14艘在大西洋港口,只有6 艘在太平洋港口,因此,应该平衡西太平洋区域。

五、增加西太平洋的燃料设施和储存项目。

国会智囊认为,这样的安排包含了外交上的压迫、更多的资金投入,还有更先进的装备,能够恢复和保持可信的“威慑力”。

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

虽然已经有许多美军内部学者指出,中国依托陆地机场和远程武器,对西太美军构成重大威胁,美军要么已经没有能力在东海区域与中国一战,要么会付出惨重代价。

但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出,美国国会人士仍将希望寄托于加强军力,对中国的进行“威慑”。不过从其提议内容来看,其对中国军力十分无知,对美军又过度高估。

第一点   在第二岛链增加军事投入

中国航母近期多次抵近关岛

其军事意义不大。首先,第二岛链的核心在关岛,其在中国高超音速飞弹的覆盖范围内,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过于遥远,在爆发冲突的短期内难以发挥作用。东南亚除了菲律宾外没有国家选边站,并且菲律宾的军事基地也在中国火力覆盖范围之内。

第二点   增加部署F35A五代机

这一点更是十分可笑,F35作为单发中型战机,在面对双发重型的歼20时毫无优势可言,增加部署也不过是增加靶子而已。

F35属于单发中型战机

第三点   部署“多域特遣部队”

这更是无稽之谈,难道美军想要进攻中国内地,和中国打陆战吗?这非但不会增加美国所谓的“威慑力”,只会使其显得虚妄和不自量力。

第四点 增加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部署

这一点有其实际意义,不是增加优势,而是缩小劣势。

中国拥有约70艘潜艇,虽然大部分是常规潜艇,但因为是在近海作战,面对美军核潜艇并无劣势,反倒拥有数量上的优势。美军加派潜艇到这一区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劣势。

元级潜艇

由此可见,这些所谓的“国会智囊”提出的“规划”,看似面面俱到,实则对于军力现状一无所知,也可以看出其战略规划水平的低下和粗糙。这样的纸上谈兵只会将美军带入万劫不复之境。

归根结底,在高超音速远程飞弹的加持下,中国在周边海域已经拥有不可逆转的优势地位,任何想要翻盘的妄想都是白日做梦。

0 阅读:61

良生侃国际

简介:每日国际新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