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熔炼的铁液成分有什么要求?

凯仕铁Casteks 2025-02-26 09:19:31

一、常规元素要求

碳(C):

碳是构成石墨的元素,对铸铁的石墨化程度和性能有重要影响。

灰铁的碳质量分数大多在2.6%4.6%,也有说法为2.6%3.6%。通过调整碳的含量,可以控制石墨的数量和形态,进而影响铸铁的硬度和强度。

硅(Si):

硅是促进石墨化的元素,当硅的质量分数在1.0%~2.0%范围内增加时,硅促进石墨化的作用特别强烈。硅的质量分数通常控制在1.2%~4.0%,也有说法为1.2%~3.0%。

硅还能提高铸铁的流动性和致密度,减少缩孔和缩松等缺陷。

锰(Mn):

锰是阻碍石墨化的元素,但能与硫形成高熔点的MnS,从而有助于石墨化的非自发晶核形成。

锰还能促使珠光体形成并细化珠光体,提高灰铁的力学性能。灰铁中锰的质量分数一般为0.6%~1.2%。当Mn含量大于1.2%时,锰应视为强化珠光体的合金元素。

硫(S):

硫在高含量时有阻碍石墨作用,使铸件形成白口组织,降低铸铁性能。

硫还能使铁液的流动性降低,收缩量增大,使铸铁有较大的热裂倾向。因此,硫作为有害元素应加以控制,一般质量分数控制在0.15%以下(国外在0.1%以下)。但目前认为,为确保孕育效果,灰铁中含硫量并非越低越好,一般质量分数不低于0.05%~0.06%。

磷(P):

磷使铸铁的共晶点左移,降低铸铁的力学性能,尤其是降低韧性和致密性。磷量高往往是产生冷裂的原因。

但磷共晶能提高铸件的耐磨性,且磷能降低铸铁的熔点和共晶温度,提高铁液的流动性,改善铸造性能。

一般灰铸铁中磷的质量分数不应超过0.2%;高强度灰铸铁中磷的质量分数应低于0.06%;有耐磨和高流动性要求的,磷的质量分数可达0.3%~1.5%。

二、合金元素要求

为了改善铸铁的性能,常常加入一些合金元素,如铬、镍、铜、钼、钒等。这些合金元素的作用如下:

铬(Cr):

反石墨化作用属中强,共析转变时稳定珠光体,缩小γ区。

可以提高奥氏体分解温度,稳定珠光体,改善铸铁的耐热性。

灰铸铁中铬的质量分数一般不超过0.5%,会有少量游离碳化物出现,但力学性能有所提高。

镍(Ni):

与铁是无限固溶的,中等促进石墨化。

降低奥氏体转变温度,扩大γ区,细化并增加珠光体,强化基体组织,提高力学性能。

铜(Cu):

与铁是互不溶解的,稳定并细化珠光体。

质量分数小于0.4%时作用不明显,当大于1.5%时,铜会以单质形态析出分布在晶界,降低力学性能。

钼(Mo):

中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在0.6%以下作用比较温和,不需要刻意调整C、Si成分。

同时是强烈的稳定珠光体元素,细化石墨,提高强度硬度,改善力学性能。

可以提高材质的淬透性。

钒(V):

强碳化物生成元素,细化石墨,促进珠光体生成。

只要基体不出现麻口组织,加钒总会提高力学性能。

三、微量元素与有害元素控制

微量元素:如锡(Sn)、锑(Sb)、铋(Bi)等,虽无关石墨化,却是珠光体强化元素,一般使用量很小,一般不超过0.01%。这类元素在使用中应注意回用累积的问题。

有害元素:如锌(Zn)、铅(Pb)等,应尽量控制其含量在较低水平。锌干扰石墨球化,影响石墨形态;铅促进网状过冷D型石墨的形成,对铸铁中的珠光体起促进和稳定作用。

四、碳当量与Si/C比值控制

碳当量(CE):综合考虑碳和硅的影响,碳当量过高会导致石墨片变粗、数量增多,强度和硬度下降;碳当量过低则铸铁易出现麻口或白口组织,铸造性能降低。因此,必须使灰铁的碳当量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

Si/C比值:在保持碳当量不变的前提下提高Si/C比值(一般控制在0.6~0.9),可以获得良好的性能指标。灰铸铁强度、硬度随Si/C比值变化而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成线性正比关系。

凯仕铁有多年专业铸造的经验,目前已经获得ISO9001和IATF16949的体系认证,善于灵活处理各类铸造中的问题,并从铸造一开始就着力降低各类缺陷发生的概率,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多样铸件产品。如果有铸件需求,欢迎前来咨询,凯仕铁当竭诚服务。

0 阅读:1

凯仕铁Casteks

简介:凯仕铁铸您所想,伴您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