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家是温暖的港湾,是疲惫时的栖息地,正是因为家庭承载了人生中太多的温暖,所以在被家人伤害的时候,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不去计较,毕竟血浓于水,如果计算的太分明,反而会伤了家人的感情。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很多人的想法都改变了,如今他们不光要计较外人,就连自己的亲人也要算计,正所谓亲兄弟明算账,哪怕彼此有着血缘关系,也得在大事上分出你我。
与亲戚计较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你为此而愧疚,那就意味着你还是没有想透彻,只有当你明白这并不是人情冷漠,而是成熟的表现时,你才能坦然的面对自己的内心。
人类的成长将一步步脱离家人,幼年时期的我们无限依赖亲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将拥有独特的三观,从而与亲人产生分歧,而这些分歧恰恰是成熟的标志。
心理学家表示,未来某一天,你与亲人都要计较得失了,那就代表你成熟了。
所谓的计较得失并不代表着资助比较或是对对方不留丝毫的情面,我们一定要清楚亲人是亲人,他们代表不了我们自己,所以无论彼此的关系有多么亲密,我们都不能将其归入到自我的范畴当中。
心理学家认为,个人内心的独立代表着一个人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成熟,小时候的我们需要依附父母而生存,那时基本没能力做出正确的抉择,也无法独立生存,所以那时的我们对父母必然要言听计从。
价值成本核算尽管我们与血脉亲人的关系是世界上最关系最密切的,但每个人都独立而存在,伴随着碾碎的增长和经历的增加,个人意识将越来越强,换句话来说,精神的强大和物质的丰盈会让我们在面对抉择时拥有自己的想法。
当我们不再依赖亲人,我们就真正的走上了独立之路,此时此刻我们会明白一个道理,与亲人之间的爱和责任是有限度的,除了与至亲之外,与旁的亲戚沟通并非完全没有图谋,因为人类本性自私。
人类是成本核算大师,这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我们始终会把自己的利益摆在首位,无论是考虑成本收益还是风险评估,我们都不会让自己亏的太多,或是置身于危险当中。
发展心理学专家指出,个体的内心足够成熟时,他就有能力展开价值核算,从这个立场来看,唯有获得了核算的意识,我们才能计较得失,与亲人计较自然也包括在内。
由于个体的心理资源和精力存在着一定的限度,所以当我们与亲人计较得失时,心理负荷会相应的减少,唯有成熟的人方能正确地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可以客观的评估自我状态。
在与亲人相处的时候,他们既会承担应有的责任,同时也会拒绝对方毫无底线的要求。
成熟的人活的有原则有底线,他们善良懂分寸,同时又不让别人侵犯他的边界。
心理距离常常出现在人际交往当中,还会出现在心理家庭的治疗里,主要用来纠正家庭共依性或是恋父恋母情结等问题。
个体小的时候没能树立起正确的心理距离,关系实属正常,因为那一阶段的孩子只能依赖父母,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个体将拥有自己的性格和存活的能力,此时此刻我们会逐渐摆脱原有的依附关系,就算无法彻底摆脱,也会与亲人保持着合适的心理距离。
正因如此,能主动与亲人拉开距离证明了个体的内心正不断成熟,综上所述与家人计较并不代表着冷漠,这代表着你真正独立起来了。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愿意同家人计较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血浓于水,或是不想被他人评价为白眼狼以及人情冷漠,可是大家不妨扪心自问,你真的愿意接受亲人毫无底线的索取吗?
当亲人不间断地向你要求着某些事或是某些东西的时候,你的心里没有一丝怨言吗?相信没有人可以做到如此的无私,毕竟人都是理性的动物。
假如你的内心无比抗拒,可碍于情面不知如何开口,不妨试着勇敢一把,努力说出真实的想法,如果亲人真的在乎你的感受,那他自然能理解你的决定,但如果他们只想从你的身上获得利益,那就没必要太顾及脸面了。
你身边有斤斤计较的亲人吗,与亲戚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是否面临这样的困境?我是一名咨询师,如果你遇到情感心理问题,私信我,我和你聊聊。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生煎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计较去吧,反正也不剩几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