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敬业谋反手里没兵,军师建议举报自己谋反,结果获得十万大军

志亮说历史 2025-01-22 17:34:08

徐敬业谋反手里没兵,军师建议举报自己谋反,结果获得十万大军

世人皆知唐朝贵族徐敬业谋反失败,却鲜有人知这位英国公在谋反之初,竟然连一兵一卒都没有。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他的军师想出了一个妙计:主动向朝廷举报自己要谋反!

这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自己举报自己谋反,这不是自投罗网吗?然而就是这个看似荒唐的计策,却让徐敬业在短短十五天内就聚集了十万大军。

那么,徐敬业是如何利用这个计策获得军权的呢?为何他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获得如此庞大的兵力呢?更令人好奇的是,他为何会选择在扬州这座城市发动谋反呢?

一、扬州之困:英国公的无奈抉择

永淳元年的一个深夜,扬州城外的一座农庄内,徐敬业正和几位心腹密谈。油灯微弱的光芒下,这位堂堂的英国公眉头紧锁,神色凝重。

"我徐家三代为官,祖父徐勣更是开国功臣,如今却落得如此田地!"徐敬业一拍桌案,发出一声闷响。

确实,徐敬业的处境着实令人唏嘘。他的祖父徐勣是唐太宗时期的开国功臣,官至英国公,位极人臣。到了徐敬业这一代,虽然世袭了英国公的爵位,但朝中实权却早已旁落。

扬州,这座富甲天下的江南重镇,不仅是漕运要道,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徐敬业选择在此处起事并非偶然。这里不仅有着充足的钱粮,更重要的是能够控制长江水道,进可攻退可守。

然而,现实却让徐敬业颇为尴尬。虽然他在扬州颇有声望,但兵权却掌握在扬州司马陈敬之手中。这位陈司马对朝廷忠心耿耿,与徐敬业素无来往。

"主公,扬州城内驻军三万,皆是精锐。若能掌控这支军队,我们的大业就有了根基。"徐敬业的心腹韦超低声说道。

话虽如此,但如何才能获得这支军队的控制权呢?强取显然不可能,这支军队对陈敬之忠心耿耿。巧取?徐敬业和他的谋士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好办法。

就在此时,一直沉默的军师薛仲璋突然开口:"主公,不知可曾听说过'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

徐敬业一愣,随即眼前一亮。他看向薛仲璋,只见这位军师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主公且听我一言,要想取得兵权,或许我们可以走一条别人想不到的路。"薛仲璋的声音虽轻,却字字千钧。

农庄内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几位心腹都屏息凝神,等待着薛仲璋道出他的妙计。这个深夜的密谈,将彻底改变扬州的命运。

而此时的陈敬之还在城中巡查,丝毫不知一场足以撼动整个扬州的权力更迭正在酝酿。扬州城内的百姓们也在夜色中安然入睡,谁也没想到,一场惊天的谋划即将在这座繁华的城市上演。

二、妙计初显:自举谋反的奇思妙想

农庄内的油灯依旧昏暗,薛仲璋缓缓道出了他的计策:"主公,我们不如自己举报自己谋反。"

此言一出,在座众人皆惊。韦超更是直接站起身来:"军师,这岂不是自投罗网?"

"非也。"薛仲璋不紧不慢地说道:"主公且想,若有人举报扬州将有大乱,朝廷会如何应对?"

果然,徐敬业立刻接话:"朝廷必定派人前来查访。"

"正是。而这位查访的御史,便是我们的机会所在。"薛仲璋道出了计策的关键。

次日清晨,一封密报便从扬州城中送往长安。这封密报的内容十分惊人:扬州司马陈敬之勾结地方势力,意图谋反。

消息传到长安,朝廷震动。武则天当即下令派遣监察御史前往扬州查访。而这位被派遣的御史,正是与徐敬业早有勾连的薛仲璋。

薛仲璋到达扬州的那天,正值春雨绵绵。他带着朝廷的圣旨,在城门口受到了陈敬之的迎接。陈敬之丝毫不知,这位来自京城的御史大人,正是他噩梦的开始。

薛仲璋在扬州城内住下后,开始了他的"查访"工作。他四处走访,收集"证据"。每到一处,都会详细询问当地官员和百姓对陈敬之的看法。

而在暗地里,徐敬业的心腹们早已布下天罗地网。他们在城中散布谣言,说陈敬之私下里结交豪强,暗中储备军械。这些消息经过精心安排,最终都传到了薛仲璋耳中。

两日之后,薛仲璋召开了一场特别的会议。扬州城内的主要官员都被请到了府衙大堂。在众目睽睽之下,薛仲璋拿出了一份"证据",指控陈敬之谋反。

这份"证据"中详细记载了陈敬之如何与地方势力勾结,如何暗中储备军械,甚至还有他与叛军往来的"书信"。这些所谓的证据,自然都是徐敬业一党事先准备好的。

陈敬之当场就被拿下,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整个扬州城的军权顿时陷入真空状态。而此时,早已准备多时的徐敬业,恰到好处地以英国公的身份出现在了众人面前。

在薛仲璋的"建议"下,扬州城的军权暂时交由徐敬业代理。一场精心设计的权力更迭,就这样在扬州城内悄然完成。

而此时的长安城中,朝廷还沉浸在找到了一个叛逆的喜悦中,丝毫没有意识到,一个更大的叛乱正在扬州酝酿。

三、权谋博弈:扬州军权的巧取豪夺

扬州城内的府衙大堂上,徐敬业正端坐在主位,桌案上摆着一道刚刚送达的圣旨。这道圣旨任命他暂代扬州司马一职,统领当地军务。

"陈敬之已经被关入大牢,但此事还未完全了结。"徐敬业对着堂下的薛仲璋说道。

确实,尽管陈敬之已经被收押,但扬州城内的局势仍然微妙。陈敬之在军中经营多年,有不少亲信。这些人虽然表面上服从徐敬业的命令,但实际上都在观望。

就在此时,一个意外发生了。陈敬之的副将孙出行突然带着一队士兵,闯入了府衙。他手持一封密信,声称这是陈敬之早已准备好的自证清白的证据。

这封密信的出现让徐敬业的计划面临危机。如果让陈敬之有机会自辩,之前精心编造的证据可能就会不攻自破。

关键时刻,薛仲璋再次展现了他的智谋。他当即拿出一份"新发现"的证据,指出孙出行与陈敬之共谋造反。这份证据是一封伪造的书信,上面详细记载了二人如何密谋造反的计划。

孙出行当场就被拿下。徐敬业命人将他与陈敬之关押在不同的牢房,严加看管。第二天清晨,府衙就传出消息,说孙出行在狱中畏罪自尽。

这一消息在扬州城内引起轩然大波。陈敬之的其他亲信见状,纷纷噤若寒蝉。有些人甚至主动投靠了徐敬业,希望能保住性命。

为了进一步巩固权力,徐敬业开始对军队进行大规模改组。他将陈敬之的亲信们分散到各个部队,同时提拔了一批自己的心腹担任要职。

但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徐敬业竟然在陈敬之被关押的第三天,就下令秘密处决了他。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按照常理,陈敬之这样的重犯,应该解送京师处置。

徐敬业给出的解释是:陈敬之在狱中企图越狱,被守卫当场击毙。这个说法虽然牵强,但在当时的形势下,没有人敢质疑。

至此,扬州城内的军权完全落入了徐敬业之手。他开始大肆招兵买马,为即将到来的大事做准备。而朝廷此时接到的奏报却是:扬州已经完全平定,军心稳定。

一场权力的交接就这样悄然完成。从陈敬之被捕到徐敬业完全掌控扬州军权,整个过程仅仅用了不到十天时间。这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仿佛早已注定。

四、军心所向:从无到有的兵权转折

扬州城内的气氛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徐敬业掌控军权后的第一个举动,就是下令打开了府库。一箱箱金银财宝被搬出,这些财物不是用来犒赏将士,而是分发给了城中百姓。

"英国公真是为民做主的好官啊!"百姓们奔走相告。徐敬业这一手,立刻赢得了民心。

紧接着,徐敬业又做了一件惊人之事。他派人打开了扬州铸币厂,释放了里面的囚犯和工匠。这些人大多是因为生活所迫而犯下轻罪,徐敬业不仅赦免了他们的罪行,还给予他们兵器和军装。

"从今日起,你们都是我麾下的将士!"徐敬业站在铸币厂门前宣布。这些曾经的囚犯和工匠,一夜之间竟成了士兵。

但真正的转折点是在第五天。一个消息在扬州城内快速传开:前太子李贤还活着,并且已经秘密抵达了扬州。这个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城中炸开了锅。

要知道,李贤可是唐高宗的太子,却在几年前突然被废,据说已经自尽。如今他的出现,立即让整个局势发生了变化。

第二天一早,徐敬业就在城中心的广场上搭起了高台。他手持"匡复诏书",向众人宣布:奉前太子之命,起兵讨伐武氏一族,恢复大唐正统。

这一宣告立即引起了轰动。许多人纷纷表示要加入徐敬业的队伍。其中不乏一些在职的官员和军官,他们带着自己的部下投奔过来。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扬州周边的一些地方武装力量也开始响应。他们派出使者,表示愿意追随徐敬业。这些地方武装虽然人数不多,但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

徐敬业很快就组建起了一支规模可观的军队。他按照军制将这支队伍分成数个营,每营都配备了经验丰富的将领。这些将领有的是原本就跟随他的心腹,有的则是新近投奔而来的人才。

军队的训练在城外的空地上紧锣密鼓地进行。每天清晨,都能听到士兵们整齐的步伐声和呐喊声。徐敬业经常亲自巡视训练场,对表现优秀的士兵给予奖赏。

就这样,从最初的一个人都没有,到如今已经有了一支颇具规模的军队。这支军队不仅装备精良,而且士气高昂。他们都相信自己在做一件正义的事:匡扶正统,铲除奸佞。

但谁也没想到,这支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壮大的军队,很快就要面临他们的第一场硬仗。朝廷已经得到了风声,大军正在向扬州进发。一场恶战,即将开始。

五、十万大军:谋反序幕的最终拉开

扬州城外的旷野上,旌旗招展,铠甲森然。短短十五天内,徐敬业麾下的军队已经发展到了十万人之众。这支庞大的军队中,除了原本的扬州守军,还有大量新招募的士兵和各地响应而来的武装力量。

"报!"一名斥候快马加鞭赶到徐敬业的中军大帐,"朝廷大军已经过了淮河,正向扬州方向进发!"

徐敬业立即召集众将领商议对策。帐内气氛凝重,十几名将领分列两旁。这些将领中,既有原本陈敬之的部下,也有从周边郡县赶来投奔的地方武装首领。

"朝廷派来的是谁?"徐敬业问道。

"是李敬业将军。"斥候回答。

这个消息让帐内众人一阵骚动。李敬业是朝廷名将,善于用兵,更重要的是,他和徐敬业还是本家。

徐敬业开始部署防御。他将十万大军分成三部:五万人驻扎在城外,由他亲自统领;三万人守卫城池,由心腹大将韦超负责;剩下两万人作为预备队,由另一位将领张虔儿统领。

与此同时,扬州城内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城墙上多了许多投石机和弓弩手,城门都加固了,城内囤积了大量粮草。

徐敬业还派出大量使者,向周边各地宣传自己匡扶正统的理念。这些使者带着"匡复诏书"四处游说,希望能争取到更多的支持者。

令人意外的是,确实有不少地方响应。特别是在江南一带,许多地方官员和豪强都表示愿意支持徐敬业。他们派来使者,带来兵员和物资。

就在朝廷大军即将抵达的前夜,徐敬业在军营中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祭旗仪式。数万将士在火把的照耀下列队整齐,气势恢宏。

"诸位将士!"徐敬业站在高台上,声音洪亮,"我等此举,为的是匡扶正统,清君侧!"

台下将士齐声呼应,声震云霄。这支从无到有的十万大军,经过短暂但严格的训练,已经形成了相当的战斗力。

第二天清晨,朝廷大军的先锋部队出现在扬州城外。一场改变历史的大战,即将在这里展开。这支在短短十五天内组建起来的十万大军,将面临他们最严峻的考验。

而此时的长安城中,武则天刚刚收到扬州方面的战报。这位新任的女皇帝,正在密切关注着这场即将影响整个大唐命运的战役。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