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揿(qìn),意为按下,可以理解为按进皮肤的针,又称皮内针或埋针,形似一个小图钉,是传统中医针灸疗法的一种创新形式,属于浅刺法。
揿针技术起源于《黄帝内经》,在内经中最早总结出五种浅刺方法,分别为浮刺、毛刺、扬刺、半刺、直刺,皆为通过刺激人体表浅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
揿针有哪些特点与优势1. 与中医传统针灸相比,揿针针身短小,无痛感,是非常安全的针法。即使是怕疼的小朋友,也可以轻松接受。
2. 揿针疗法简单方便,常规消毒,一贴一按在穴位上,可留置1~3天,不影响生活,不用频繁来院,且疗效肯定。
揿针在儿童保健中有哪些作用揿针疗法在眼保健方面适用于假性近视、干眼症、视疲劳、眼睑肌痉挛等多种疾病,通过刺激眼周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效改善眼部症状。对于假性近视的儿童及青少年,可选用太阳穴、风池、睛明、攒竹、四白、丝竹空等穴,缓解眼肌紧张状态,改善调节功能。
在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中,它能够缓解鼻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引起的鼻塞、咽痛、咽痒、音哑等症状。如因急性鼻炎引起的鼻塞,通过刺激迎香、印堂、列缺等穴位,可以促进鼻腔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鼻塞症状。
此外,揿针疗法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也有独特优势。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身柱、足三里、命门穴等,可以调节内分泌、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脾胃功能,从而促进生长发育。这一疗法尤其适用于儿童及青少年,特别是在春季这个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配合营养支持、运动促进和睡眠管理,可以取得更佳的效果。
在使用揿针疗法时,需注意皮肤卫生、避免过敏、注意消毒等事项,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宁乡市妇幼保健院眼耳鼻喉科 龙琰】
【编辑:san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