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口腔健康日丨让健康从“齿”开始!这篇护牙健康指南请您收藏

清汛康康 2025-03-20 17:16:48



“牙疼不是病?这种观念早该改变了!”近日,长沙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医生在诊室展示着一张X光片,这张X光片的“主人”因龋齿导致根尖周炎,最后引发颌面部间隙感染,肿胀的面部令人触目惊心。

3月20日是世界口腔健康日,在这里提醒大家,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唇齿相依”,口腔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守护好口腔健康,筑牢全身健康屏障,迎接美好的生活。

牙齿不好,肠胃受累 民间常说:“缺颗后槽牙,胃病跟着来。”临床上相当一部分慢性胃炎患者都存在严重的磨牙缺损情况。牙齿就像是食物的“第一加工厂”,一旦患上龋齿、牙周炎,咀嚼效率便会大打折扣,未经充分咀嚼的大块食物径直进入胃肠,让消化系统被迫高负荷运转。相关研究也表明,后牙缺失的人患胃溃疡的几率大幅增加,在老年缺牙群体里,贫血发生的概率也远高于普通老人。

牙周炎连累心血管 “别小看牙龈出血,可能是血管的求救信号!”致病菌通过破损牙龈进入血液后会引发炎症反应,促使血液中的血小板凝集,形成血栓,增加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有数据表明,有牙周疾病的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要比牙周正常的人高出1.5~2.1倍。

心理健康的“微笑密码”

“牙齿矫正后,女儿朋友圈自拍多了3倍!”长沙市口腔医院正畸科近日追踪案例显示,14岁女孩因深覆颌导致“微笑羞怯”,经矫正治疗后其社交活跃度显著提升。牙齿不整齐、牙齿缺失或口腔异味,可能使人在社交场合中感到自卑、焦虑,不敢自信地表达与微笑。这种心理负担长期积累,可能影响人际交往,甚至导致抑郁、孤僻等心理问题。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口腔问题引发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对其性格塑造和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更值得警惕的是,前牙缺失人群抑郁量表评分普遍高出常人12个百分点,这类“缺齿型抑郁”在老年群体中尤为突出。

护牙行动指南

1. 科学刷牙“三三制”:每日刷牙3次,每次3分钟;选用小头软毛牙刷,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龈沟。

2. 智能护牙新装备:饭后正确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除牙缝间的食物残渣,不给细菌滋生的机会。

3. 膳食护齿金字塔:减少高糖、高酸食物和饮料的摄入,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和水果,既能清洁牙齿,又有助于口腔健康。

4. 全周期健康管理:定期口腔检查同样不可或缺,建议每半年或一年进行一次。专业的口腔医生能够发现早期的口腔问题,如龋齿、牙周炎等,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问题恶化。建议儿童每3个月涂氟,成人每年洁牙,孕妇妊娠4~6个月进行口腔专项检查。

【重要提醒:本文出于科普之目的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诊疗之依据,具体请就医并遵医嘱】

【来源:长沙市口腔医院友谊路院 牙体牙髓科副主任 副主任医师 陈茜】

【编辑:sanx 】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