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拍房持续增加,地产下行何时休?

大罗财经 2025-01-29 14:59:43

房地产在经历了漫长的下行周期后,要想止跌回升,可能仍需要数年时间。

1月7日,中指研究院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法拍房数量较上一年有所增长。其中,法拍住宅房源交易截止挂牌拍品数量为37万套,超过了去年的36.4万套。售出总数为11.7万套,交易总金额为1636亿元,同比下降1.9%。

调查显示,各类法拍房的挂拍量,总计为76.8万套,成交17.6万套,总成交额3308亿元,较2023年减少了6.7%。

中指研究院表示,大部分的法拍房都在三四线城市,总数为63871套,二线城市也有45997套止赎房屋,一线城市有6994套。

房子过去曾是国内家庭资产中最主要的东西,一度占比高达七成。随着房地产在2021年之后开始步入下行周期,资产价格的下跌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也导致最近几年的法拍房大增。

而这个趋势,短期来看仍然还没有到尽头。

去年一年,全国各类法拍房源累计拍次数目较2023年有大幅增加。2023年拍次次数为111万,到了2024年,这个数字增加至139.1万次,增幅高达25%。成交拍次在2023年为17.1万次,2024年为17.9万次,略有增加。

从2008年开始,国内房地产行业就开始一路上涨,到今天已经较高点下跌了30%左右(全国范围),越来越多的法拍房,对于更多的拍次次数,这也说明在人们对房地产的信心可能已经不再。

从2020年新冠开始,国内法拍房的数量就开始上升,这种涨势在2024年也得到了保持。一开始,法拍房的增加仅仅只是因为病毒的影响,但随后2021年的房地产价格下跌,则将这种趋势扩大。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房地产的低迷严重拖累了整个宏观经济,这也是新冠病毒后时代,消费复苏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房地产行业的风险,还远远不仅限于法拍房。

银行业一直都和房地产紧密相连,这种相连带来的风险,也不容小觑。过去国内民营企业向银行借贷,一直以来都是用房地产作为抵押品,在房价维持高位的时候,企业借了更高的贷款。

但今天,随着房价的价格开始下行,银行也发现,这些房地产抵押品的价值大幅度低于银行发放的贷款价值。

贷款和抵押品的价值不对等,就可能引发风险。

理论上,面对这种风险的情况,银行应该更谨慎向企业和个人贷款。但随着消费和投资的压力,银行也不得不继续向银行业和企业个人增加贷款,但银行既要考虑风险,又要面临贷款指标,压力也并不小。

在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之下,局部的问题也被逐渐放大。

在这一轮房价下跌之前,人们曾一度抢购沿海度假屋,那里的公寓价格从2016年到2021年翻了一倍,但随着这个行业的萧条,根据青岛农业银行的报告,沿海地区的房贷违约率也正在大幅度上涨。

美国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预测,今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将继续探底,一直到2026年才会有所改善。摩根士丹利的理由有两点,第一是房地产库存量仍然还很高,第二是房价相对居民收入和租金回报率依然偏高。

库存和房价收入比,乃至房价租售比,一直以来都是衡量一个地区的房价是否过高的主要数据支撑。但在过去十几年时间里,国内房价却一路高歌猛进,在这十几年的时间,房价的上涨幅度超过了几乎一切的金融投资品,这也迫使更多的居民贷款三十年买房自住,或是投资增值。

当热情的购房情绪掩盖了理性的数据支撑,那么房价的上涨,最终可能也就是泡沫而已。

从某种角度来看,摩根士丹利的报告可能还偏向于乐观。换句话说,2026年国内房地产行业能否恢复上涨,仍然需要取决于三个指标:库存量、房价收入比、房价租售比。

首先从库存量来看,截至2024年底,我国未售出的房地产库存(已经全部建成)的库存金额高达93万亿元人民币,93万亿是一个什么概念?要知道2024年我国的GDP总量也只有135万亿左右,93万亿的库存量,这相当于我国一年GDP的一半还要多。

而且这里面还没有包括大量的在建工程,如果把这部分计算在内,库存量更大。

如此庞大的库存量,需要多久才能够消化完呢?

还是以2024年为例,2024年我国房地产销售额为9.6万亿元,同比下降了17.1%,连10万亿的销售额都不到,如果未来几年这个数字哪怕不下降能够维持下去,至少也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够清空库存,而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还会持续建设,新增投资。

高位库存,如何找到新的需求点,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房价的坚挺程度。

然后就是房价收入比。房价收入比就是当地居民收入和房价之间的关系,如果这个数字太高,就意味着房价超出当地居民收入太多,存在着泡沫的风险。

以2021年的高位来看,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甚至有高达50的,这需要50年不吃不喝才能够买一套房。所幸在经过几年的下行之后,我国的房价收入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有一些高。

去年上半年,全国平均房价收入比为10.6,相比2023年下滑了7.4%,但仍远超国际惯例的合理区间(3-6倍)。

至于一线城市,这个数字仍然较高。国内一线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高达26.3,较2023年也下降7.6%,但二十多年不吃不喝买一套房,这个价格仍然撑不起当地的居民收入,哪怕是一线城市。

毕竟到今天,全国月入上万的人,仍然不超过10%。

最后就是租售比了。2024年我国重点城市的租售比是2.12%,这个数字仍然很低,但已经能够超过一些银行的存款利率了。

不过仍然不建议买房投资,因为租售比只有2.12%,这个收益率如果有这么多的本金的话,那么仍然有更多的选择,尤其是考虑到首付换贷款利息的话,这个租售比仍然说明,市面上的房子太多,导致租金便宜,因此买房增值保值的空间,并不大。

从法拍房不断增加的这个趋势来看,我们也很容易发现,今天的房地产行业显然还没有完全脱离危险区。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炒的。只有真正明白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够真正看懂房地产的未来。

一套房的价值不在当下,而是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之后。但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人口可能也要撑不住了。

未来更多三四线城市的房子“鹤岗化”,可能才是真正挡不住的大趋势。

end.

作者:罗sir,关心经济、社会和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切;好奇事物发展背后的逻辑,乐观的悲观主义者。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