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房价下跌更可怕的,是地方收入减少

大罗财经 2025-02-10 22:09:47

房价下跌,让我国家庭财富缩水,由此引发了一轮消费降级浪潮;但房价下行带来的另一个影响,或许比消费降级更为紧要。

1月24日,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受到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和内需放缓的拖累加大,2024年我国财政收入同比只增长了1.3%,大大低于2023年6.4%的增幅。

这一组数据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反映了房地产下滑对我国财政收入的影响。但另一组数字也同样值得我们警惕,那就是非税收入的增长幅度大大超过了人们的预期。

去年一年,财政总收入为21.97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税收收入17.49万亿元,同比下降了3.4%,但由于非税收入的飙升,最终让我国去年财政收入增长了1.3%。

具体来看,去年我国非税收入增幅高达25.4%,总额为4.47万亿元,在2024年,这是非常少见的两位数的增长。

一方面是税收下滑,另一方面是非税收入大增,背后都离不开房地产的影响。在今年乃至未来,房地产还将会继续影响着我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

2021年,如果是以历史的眼光来看的话,这一年应当是我国房地产的巅峰时刻,此后房地产行业就开始一路下滑,一开始是各种房地产开发商“爆雷”,此后负面情绪开始传染,并最终危及到了市场端。

有债务问题的房地产开发商去年有很多很多,这里我们需要重点提及碧桂园和万科。因为在过去,这两家地产开发商都属于行业内的“模范生”,但最终双双都进入债务重组。

2024年全年,行业模范生万科合同销售面积1810.7万平方米,同比降幅26.57%;合同销售金额2460.2亿元,同比降幅更是高达34.59%,其中1月份万科执行董事、首席执行官祝九胜还被带走,也引起了市场震动。

当过去的行业模范生,早在2018年就高呼“活下来”的万科都陷入了如此困境的时候,其他地产开发商,可能就更不好过。

地产开发商一不好过,市场就会恐慌,就会加剧房价下行的预期,当房价开始下行的时候,一个如此巨大的盘子一旦撑不住,那么为此买单的,又不仅仅是市场,还有地方。

过去房地产一度占到我国家庭资产结构中的七成,房价下行首当其冲的就是家庭财富的缩水。过去人们敢于消费升级,除了收入的增长之外,就是房子的增值。

当现在这两种增长都陷入了不确定性的时候,消费就会趋于理性,一个人的消费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消费越理性,那么人们的收入乃至就业,增长可能就会越慢。

按照这个逻辑推导下去,曾对房地产赖以为生的除了国内家庭,还有地方。

哪怕是在2022年,一些省会城市的财政对土地出让金的占比依然高达40%,大量的地方财政依赖于卖地收入,但在地产下行的大背景下,地价不仅竞标的人少了,就连价格也会下滑。

这个时候,地方财源紧张,也就成了必然。

家庭手头紧,地方手头紧,背后都和房地产密切相关。

然后,就是去年一时盛行的“远洋捕捞”问题。什么“倒查三十年”,什么“以形化债”,尽管有一些是极少数的事件,但这依然对市场造成了不小的震动。

最重要的仍然是信心。远洋捕捞看起来帮助地方增加了收入,但却严重伤害了企业的信心,“竭泽而渔”最终只会导致经济进一步疲软。

那么地方土地出让金到底减少到了一个怎样的地步呢?

从全国来看,2024年国内地方卖地收入较上年下降了16%,这个全国数字看起来并不是很高;但考虑到一些越是偏远地理位置不好的城市土地收入越少,那么我们也就更容易理解,远洋捕捞本身也就不是“平均数”,而是个别现象。

但这种个别现象,它对整体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显然要比我们想象的大。

房地产卖不动了,土地价格上不来了,也进一步影响到了财政开支。

2024年,我国财政支出增长了3.6%,这个数字仍然是增长,但已经低于2023年5.4%的开支增幅。

具体来看,2024年教育支出为42076亿元,同比增长2%,科技支出11505亿元,同比增长5.7%,社保和就业支出42114亿元,同比增长5.6%。

从当下这个时间点来看,事实上正是需要用钱的地方,社保、就业、各种保障乃至教育等等,大环境疲软,就更需要社会保障体系,但房地产的下行又恰恰导致很多地方财源紧张,这就出现了一个结构性的矛盾。

在一些偏远的省份,这样的问题可能还要更严重或者说常见一些。

例如西部某省会城市,一条本来应该2021年就竣工的主干道,但现在只修建了一半,路面沥青多处都脱落,杂草丛生,水坑也随处可见。

房地产的低迷,不仅仅导致家庭财富缩水,就连各种基础设施和一些社会保障体系,也出现了开支放缓的趋势。

同样是2024年,1至7月全国各省财政收支状况中,在31个省市中,除了上海盈余703亿元之外,其余均亏损数百乃至上千亿元,赤字在增长快的年份,当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在增长放缓甚至是地产下行的时代里,这就是大问题之所在。

最终,从一个长期主义者的目光来看,我们迟早会摆脱房地产的依赖,也必须要摆脱对房地产的依赖,不管是从投资增值的角度,还是从财政的角度。

但问题在于,摆脱房地产之外,我们应该依赖什么?

理想中的答案,应该是依赖于消费,用消费拉动收入、就业、财政的增长,但事实上的情况是,房地产反而降低了人们对消费的乐观情绪。

去年一些一线城市的餐饮可以说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去年全国范围内倒闭的餐饮企业更是接近300万家,创下历史新高。

内部卖不动,出口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眼看着特朗普上台,眼看着他征收关税,又眼看着电动汽车遭受围追堵截。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克服的问题。困难重重当然是事实,但我们也只有相信,先苦后甜,先克服困难后享受,才能够度过眼下暂时性的困境。

康庄大道,往往是先走羊肠小道之后的结果。

end.

3 阅读:1385
评论列表
  • 2025-02-10 22:42

    无论土地能不能卖钱地方财政支出规模都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国家目前大多的矛盾根本上源于地方财政支出超出其本身经济水平和规模应有的财政收入过多。

  • 2025-02-11 13:14

    [点赞]同胞们,大家切记, 不要急于买房! 那怕是结婚买房,也请等等再买, 开发商有巨额负债, 它们扛不了多久, 房价、贷款利率还会大降!

  • 2025-02-11 06:47

    找钱不就是为了花的,找不到钱拿什么来花,几十百把块算什么钱,路天扫地阿姨一月几百千把块,外卖从早送到深更大晚,买菜不能少五毛,买烟不能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