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3日,英国官方媒体放出重磅消息:英军航母“威尔士亲王”号将在4月下旬启航,目标直指西太平洋!预计6月抵达后,它将与日本自卫队联手训练,参加澳大利亚“护身军刀”军演,还会访问印度、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为什么英国在这个时候派航母远赴东亚?更奇怪的是,美军却按兵不动,驻扎在日本的“华盛顿”号航母毫无动静。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玄机?特朗普的关税战,又和这军事动作有何关联?
“威尔士亲王”号的行程,表面上是多国联合军演和友好访问,但细究起来,耐人寻味。英国海军此行,瞄准的正是中国周边的敏感海域——南海和东海。回想历史,英国海军曾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屈辱一页。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就是从英国军舰上点燃的。如今,英军航母重返西太平洋,怎能不让人多想几分?
这不是英国第一次派航母来东亚。2008年,英军“卓越”号航母曾在南海耀武扬威;2021年,“伊丽莎白”号航母又与美日澳等国搞联合军演。这些行动,时间点都巧得让人咋舌。比如2021年6月,美军航母编队短暂撤离西太平洋,留下军事真空,英军航母却恰好“补位”,与盟友大秀肌肉。这一次,英军航母的到来,是否又是美英联手导演的大戏?
我翻看了网友的讨论,不少人认为,英国此举是为了在亚太刷存在感,彰显北约的影响力。还有人说,英国想借机压法国一头,毕竟法国“戴高乐”号航母刚在2025年1月到过东南亚。网友的这些分析,给了我启发:英国的军事行动,恐怕不仅是秀肌肉,更像是在配合更大的战略布局。
再看美军,驻日本横须贺的“华盛顿”号航母,2024年以来几乎没在台海周边露面。2024年10月,它只在韩国济州岛附近搞了一次针对朝鲜的演习。更有意思的是,美军穿航台湾海峡的舰船,规模和级别都明显“降级”。这反常的低调,背后有何原因?
答案或许藏在中国海军的崛起中。2024年8月,解放军山东舰在宫古海峡的演习,展现了封锁关键水道的能力。网友热议:“山东舰一出,谁还敢随便闯台海?”更有军事爱好者指出,解放军的中远程导弹,早已能覆盖第一岛链,航母开进来就是“海上活靶子”。一位网友的评论让我印象深刻:“美军不是不想动,是不敢动!中国海军的实力,已经让他们掂量再三。”我完全认同这种观点:中国海军的成长,让任何对手都不敢轻举妄动。这种自信,来自硬实力的底气!
既然美军如此谨慎,为何英国却高调派航母?答案可能指向一个更大的图谋——特朗普的关税战。
2025年3月4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多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对中国更是毫不手软。中国迅速反制,双方贸易摩擦升级。就在经济战硝烟弥漫时,英军航母的部署,像一颗棋子,落在了台海这盘大棋局上。
我认为,这背后有两层意图:第一,军事施压,逼中国妥协。台海是中国的心头大事,英军航母的到来,等于在敏感区域“点了一把火”。它或许想分散中国精力,让中国在关税谈判中分心。这种“敲山震虎”的招数,特朗普不是没用过。2024年12月25日,有媒体报道称,特朗普团队有意利用台海局势,向中国施加多重压力。
第二,盟友分工,全球布局。美军后缩,英军上前,可能是美英的一次“角色互换”。英国充当“急先锋”,试探中国底线;美国则在幕后观察,收集解放军的应对情报。网友有句话说得好:“美国不出面,让盟友去探路,风险小收益大。”这种策略,不仅能维持亚太的紧张气氛,还能为特朗普的全球战略争取时间。
面对英军航母的“来访”,中国该怎么办?我认为,保持战略定力最为关键。解放军近年来多次环台军演,2024年10月的封锁演习更是震慑力十足。网友纷纷点赞:“中国海军的硬气,让任何挑衅都讨不了好!”这种信心,感染了我。无论英军如何挑衅,中国都有能力守护自己的海疆。
在经济层面,关税战虽激烈,但中国的产业链韧性不容小觑。2025年3月24日,观察者网报道,中国对美农产品实施对等反制,展现了不惧贸易战的底气。我坚信,只要中国稳住阵脚,内外兼顾,任何外部压力都无法撼动我们的发展。
英军航母的到来,像是台海局势的一阵风浪,但中国这艘巨轮,早已稳如磐石。美军低调、英国高调,特朗普的关税战套路再多,也挡不住中国前进的步伐。网友说得好:“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这句话,我深以为然。让我们以更坚定的信心,迎接未来的挑战!
来了就别走了,锅已热了一锅烩吧[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