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周养浩刚特赦出狱就露出真面目:原来之前的积极都是装的

烟寒若雨话秋风 2025-01-11 11:23:33

1975年,周养浩结束了长达二十多年的监禁,和同批的其他囚犯一样,得到赦免重新获得了自由。

要知道,周养浩在入狱前,可是以冷酷无情、阴险毒辣著称。

但到了狱中后,却变得恭顺悔改,甚至被同狱的狱友形容为“改了性子”。

然而,周养浩刚出狱做出的一个决定,就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这时人们这才发现,原来他之前所谓的“积极改造”,根本就是在演戏!

书生面容的土匪头子

1906年,周养浩出生在浙江的一个乡绅家庭,从小时候开始,他就衣食无忧,父母对他也是极为疼爱。

为了避免习武受伤,周养浩从小就被严格限制在书香门第的环境中成长,家族对他的教育也极为重视,文学和军事知识都有所涉猎。

高中毕业后,他便选择进入上海的一所学校,去攻读法学。

周养浩原本计划以后可以在国民党的司法部门谋求个职位。

但当时恰逢国民党在上海复权局成立,急需人才,于是,家人便帮他疏通关系,使他得以在中央党部任职。

在中央党部,周养浩结识了毛人凤的外甥女毛超群。

毛超群身为名门闺秀,天真无邪,对周养浩毫无戒备之心,很快就被他的魅力所吸引,两人很快就结了婚。

毛人凤在当时是权势滔天的特工头子,更是国民党戴笠手下的红人。

凭借着这层关系,周养浩获得了不少好处,官职也是接连增长。

而周养浩在跟毛超群结了婚之后,他与毛人凤的关系也更近了一步,再加上周养浩法律高材生的身份,毛人凤对他也是刮目相看。

在毛人凤的极力推荐下,周养浩很快就进入了中央情报局工作。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正式踏入了国民党的秘密机构。

作为一位新晋特工,周养浩“学习”非常认真,他不仅精通法律,还迅速掌握了刑讯逼供的技巧。

尽管外表文质彬彬,但他却是个名副其实的“书生杀手”,杀人手段狠辣,即便是在军统区,也是足以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

周养浩一旦决定杀人,就从来不会手软,总能在不知不觉中给予对方致命一击,让人措手不及,对于手底下的罪犯,更是从不手软,死在他手中的人不计其数。

1941年的时候,周养浩被任命为贵州息烽监狱的监狱长。

表面上,他对狱中的那些革命者颇为关照,还设立了劳动机构,为囚犯发放工资。

但很少有人知道,周养浩私底下经常对那些不配合的囚犯进行秘密处决。

处决之后,他还要装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让其他囚犯悼念,自己则暗中观察他们的反应,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审讯。

在例行审讯的同时,周养浩还对监狱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他在狱中建立了许多工厂,对囚犯进行无底线的压榨。

在周养浩的“管理”下,表面看似平静的息烽监狱,实则暗流涌动,充满了腥风血雨。

但即使这样,他在息烽监狱的“出色表现”,依旧赢得了戴笠和毛人凤的赏识,不仅被委以重任,还介绍他直接与蒋介石见了面。

抗日战争结束后,戴笠因飞机失事去世,毛人凤顺理成章地坐上了最高位置。

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毛人凤选择了熟悉的周养浩作为自己的得力助手。

周养浩也没有辜负毛人凤,很快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官,参与了多起杀害革命俘虏的行动,其中就包括杨虎城将军及其子女。

落入法网

1949年12月,国民党已经陷入绝境,许多有识之士纷纷选择起义,其他特工头子也都四处逃亡。

看到这一幕,作恶多端的周养浩也慌了神。

他知道自己一旦被解放军抓住,就会面临非常严峻的后果,根本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所以在完成所有行动后,他便收拾东西前往机场,急切地想要逃离内地。

但此时周养浩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行踪早已暴露,解放军在得知消息后,几乎在同一时间赶往了机场。

周养浩到达机场后,立刻登上了自己的私人飞机。

在这个时候,机长却说现在飞机的燃料不足,无法飞往台湾省。

这让周养浩感到非常焦急和愤怒,但情况紧急,他来不及多想,便立即下飞机,找到机场的工作人员,要求他们为飞机加油。

但很快,工作人员就以燃料不足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

凭借多年的间谍经验,周养浩立刻察觉到事情的不对劲。

他迅速脱下军服,用匕首划掉身上的所有标志,然后登上指挥官为他准备的车,打算暂时躲藏起来。

这个时候,解放军也赶到了机场。

但机场门口众多的车辆,不方便直接动手,便灵机一动,直接对着人群大喊道:“周局长,毛局长派我们来接您了!”

此时坐在车里的周养浩,听到这句话心中一喜,立即从车窗中探出头来。

可是在看清来人后,他脸色骤变,慌忙将头缩回车内。

可他的举动还是被解放军察觉到了,并立即将他的车团团围住。

最终,周养浩未能逃脱,被成功抓获,这位双手沾满革命先烈鲜血的“书生杀手”,终于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次年,周养浩与另外两个特工头子沈醉、徐远举一同被关押进了“功德林”监狱,开始了劳改生活。

与沈醉主动认罪的态度不同,周养浩和徐远举始终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

起初,周养浩认为自己杀害了那么多人,一旦坦白,必死无疑,因此他对我党的改造和规章制度表现出极大的抵触情绪。

因为曾经专修过法学,所以每当审讯时被要求回答问题,他都会为自己辩护。

凭借着出色的口才,常常将审讯人员驳得哑口无言,对工作人员的劝导也嗤之以鼻。

不过,这样的“不合作”态度并没有持续太久。

1959年前后,中央对功德林监狱中表现良好的几名罪犯进行了特赦,就连沈醉也不例外。

看着昔日的狱友接连释放,狱房里的人越来越少,周养浩也开始憧憬,有一天自己也能离开这里。

一切都只是伪装

从那以后,他就变得积极主动起来,不仅勤奋好学,还经常参与各种活动。

上课时,他不再反驳,而是耐心地聆听,有时还会与老师讨论一些问题。

在劳动改造中,他更是充满干劲,总是主动请缨承担较重的任务,面对那些不配合的犯人,他还会主动去对其劝导。

对于之前发生的事,他也是知无不言,一改往日的固执,成为了积极向上的榜样,经常出现在光荣榜里,周养浩的积极表现也都被中央看在了眼里。

所以毛主席做出决定,将他和其他一些表现良好的罪犯全部特赦,并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自主权。

无论是选择留在大陆,还是出国定居,政府都会尊重,并帮助他们办理相关手续。

根据周养浩之前的种种表现,他如此主动地改过自新,大家都认为他确实是真心悔改,以为出狱后他可能会继续留在内地。

但出人意料的是,周养浩刚出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急切地要求去台湾。

尽管被关押了二十多年,他对国民党的感情依然深厚,仍然渴望去到蒋介石的手下。

此时人们才明白,原来周养浩之前所塑造的“模范”形象,其实都是他精心策划的伪装,而非真心悔改。

他深知,要想走出监狱,拼死反抗根本不是明智之举,而唯一的途径则是让监狱管理层相信自己已经彻底洗心革面。

所以他长期研究监狱的赦免条件,并借鉴其他“成功案例”,小心翼翼地进行着这种“模仿”,这一过程整整持续了数十年。

但也许连周养浩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精心筹谋的计划最终却落了空。

当时蒋介石已经病重,对周养浩也失去了信任,担心他到台湾后会对自己不利。

因此蒋介石拒绝了周养浩前往台湾的请求,这也让周养浩陷入了彻底的绝望。

他意识到自己多年来所做的一切,最终都是徒劳无功,所以他不得不离开,前往美国投奔女儿。

在美国的生活远不如他所想象的那般自在,语言不通、文化差异以及身份地位的尴尬,都让周养浩难以真正融入这个世界。

晚年的周养浩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不再过问政事,也不接受记者的采访,最终在美国孤独地度过余生,客死他乡。

参考文献:

《国民党军统“三剑客”的最后归宿》——中国知网

《周养浩与息烽监狱》——息烽县人民政府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