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N种回顾方式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我国人民军队的创始人之一,曾经的八路军总指挥、解放军副总司令、志愿军司令还当过军委会副主席兼国防部长。
1955年首次授衔仪式上,彭德怀更是仅次于朱老总的、排名第二的元帅。
没曾想,到了1967年,年近七旬的彭德怀竟然会被一个少将当众扇了耳光。
究竟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打彭老总?施暴者最终结局如何呢?
毛主席慨叹:23年真不容易,关键时刻总有你支持我!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毛主席多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要出兵援朝。
尤其是美军仁川登陆后,情况变得愈发危急,战火随时可能蔓延至东北。
当时,不少将领的建议是“陈兵朝鲜北部,静观其变”。
毕竟我国刚刚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争,百废待兴。
朝鲜的人口不过百万,可我国足有5亿多人。
为了这几百万人,很有可能会影响中国整体的发展。
何况,美国不是国民党,不论是军事素质、武器装备还是国际影响力,两者都有天壤之差。
美国一个普通的军级单位就有1500多门火炮,而我们一个军才不过36门。
美国的海军、空军,都已经非常成熟,并且经历过二战的检验,而我们海、空军才刚刚开始组建,敌我力量相差悬殊。
解放军能打赢国民党,不一定能打过美军。
如果打急了眼,美国还有可能向中国投掷原子弹。
这些话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的合理判断。
毛主席听罢,叹了口气:“出兵朝鲜,确实困难重重。”
伟人之所以能成为伟人,就是因为他高瞻远瞩。
别人看问题的角度,可能是五层楼或者八层楼那么高,而毛主席则站在“大气层”。
10月2日,毛主席一锤定音:“朝鲜战况已经是十万火急,我的意见是彭老总带队出征。”
两天之后,彭德怀风尘仆仆的从西安赶回了北京。
在扩大会议上,彭德怀坚定的支持毛主席出兵朝鲜的意见。
他慷慨激昂的说道:“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最多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如让美军败在鸭绿江岸和台湾,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毛主席点点头,赞同道:“彭老总说得对!我们出兵参战的困难确实很多,但是,朝鲜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中国人民不能眼看着美国侵略者对其肆行践踏而置之不理;唇亡则齿寒,户破则堂危。我们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于是,彭德怀就成了中国志愿军司令兼政委,远赴异国他乡,与所谓的“联合国军”作战。
毛主席与彭德怀,真可谓是志同道合的战友。
只要是毛主席的决定,就算赴汤蹈火,彭德怀也不会说一个“不”字。
正如毛主席在为彭德怀饯行时所言:“从1928年你带红五军上井冈山找我算起,屈指已有23年了。这23年可不容易呀,每到关键时刻都是你支持我,这次朝鲜出兵,也是你挺身而出。”
最终,彭德怀和志愿军官兵们,没有辜负毛主席的期望和人民的重托,把气势汹汹的“联合国军”挡在了“三八线”以南。
彭德怀“退诗”--谁敢横枪勒马?唯我英勇红军!说起毛主席与彭德怀的故事,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长征时期,彭德怀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拥护毛主席的主张,后来又义无反顾的支持毛主席北上的提议。
1935年10月19日,时任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的彭德怀率该支队第2、第3纵队到达陕北吴起镇。
在跟毛主席商定行动计划时,蒋介石突然派出3个骑兵团,包围了陕甘支队。
毛主席表示,让敌军骑兵一路跟着进陕北苏区极为不利,因此要“砍掉这个尾巴”,送给陕北红军当“见面礼”。
彭德怀主动请缨,指挥战斗,在观察了吴起镇的地形后,果断采用刺猬式伏击战术。
喊打喊杀的马家军骑兵刚冲进来,就被四面飞来的弹雨所击中。
短短几个小时,彭德怀就歼敌1个团,击溃2个团,击毙击伤敌600余人,俘敌700余人。
毛主席听后非常激动,欣然提笔,写下了那首广为人知的《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后来,彭德怀在《自述》中写道:“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时,击败追敌骑兵后,承毛主席给以夸奖:‘山高路险沟深,骑兵任你纵横,谁敢横枪勒马?唯我彭大将军!’我把最后一句改为‘唯我英勇红军’,将原诗退还毛主席了。”
解放战争时期,彭德怀再次与国民党地方军阀“马将军”遭遇。
军阀头目马步芳退至甘肃兰州,还放言:“就怕彭德怀不敢来,只要来了兰州,我定将其一举歼灭。”
他的儿子马继援更是叫嚣:“我必须跟彭德怀较量一下”,声称要使一野在兰州郊外“尸体遍野、血流成河”。
在马步芳看来,兰州城外有大量碉堡、铁丝网组成的“国防工事”,固若金汤。
城内还囤有大量的物资,即便跟解放军打拉锯战,也完全支撑得住。
何况,兰州四通八达,即便打输了,也可以退往青海老家或者去新疆跟陶峙岳会师。
另一边,毛主席对即将到来的兰州决战也非常重视。
他多次叮嘱彭德怀:“勿不使马步芳退至新疆,为害无穷。”
毛主席还建议,在开战之前,彭德怀可以拿出一周或更长时间休整部队。
利用这段时间观察地形,鼓舞士气,“须准备一次打不开而用二次、三次攻击去歼灭马敌和攻占兰州。
彭德怀对此役势在必得,他说道:“马步芳真是夜郎自大。他想在兰州消灭我们,好吧,咱们走着瞧,看谁把谁消灭在兰州。按照马步芳的计划,我们就来个将计就计,因势利导,夺取胜利。”
彭德怀以三个兵团打兰州,血战数日,有的团满编1500余人,战斗结束时只剩下了几百人。
1949年8月25日,我军终于取得了兰州战役的胜利。
正如他之前所言:“从战略上看,这可能是西北的最后一战了。”
兰州解放后,新疆的国民党军,随即宣布起义投降。
公报私仇?少将当众扇元帅自平江起义,参加革命以来,彭德怀战功赫赫,在军中威望甚隆,也赢得了毛主席的高度认可。
所以在1955年的首次授衔仪式上,他是仅次于朱老总的开国元帅第二。
后来,彭德怀身肩重任,一直是正国级干部。
即使位高权重,彭德怀也从不居功自傲,反而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来鞭策自己。
他多次说过:“我们就是要做人民的牛,党的牛,国家的牛,可决不做哪一个人的牛。”
彭德怀是农民出身,而他的梦想也是当个普通的农民。
进入60年代,彭德怀卸下了所有的军职,搬进吴家花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过上了寻常百姓的生活。
如果不是身边常年跟着景希珍这员警卫,恐怕没有人知道这个头戴斗笠,身穿布衣的老头,居然是人人景仰的彭老总。
1965年,在毛主席的亲自劝说下,彭德怀终于再次出山,去大西南抓三线建设,当第三副主任。
1966年12月,彭德怀返回北京。
没想到,1967年他被少将李钟奇当众打了耳光。
原来,李钟奇这是在向彭德怀“报仇”。
1958年,彭德怀批评了时任训练总监部综合计划部副部长的李钟奇。
当年12月,李钟奇被降职到24军任副参谋长,后升任24军参谋长。
直到1964年,李钟奇才重回北京,出任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
事件发生后,李钟奇当天就受到了卫戍区司令傅崇碧的严厉批评。
1970年,李钟奇又为此事写了份2000字的检讨。
当然,彭德怀宽宏大量,并未过多在意此事。
1974年9月,彭德怀因患直肠癌,身体状况急剧恶化。
他去世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再跟已经离异的妻子浦安修见一面,不过一直未能实现。
彭德怀知道,自己随时可能撒手人寰,趁着侄女彭梅魁来看望时,他赶忙交代了后事。
“我死后,把骨灰埋在地下,上面种上果树,骨灰可做肥料”彭德怀话还没有说完,彭梅魁的泪水,已经打湿了病榻的床单。
彭德怀继续说:“我的积蓄不多,你们几个可以分了,贴补家用。不要忘了,拿出3000元给景希珍同志。”
彭梅魁一边哭,一边点头。
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就静静地躺在医院十四病室五号病床上, 再没有愤怒、没有呐喊。
至于李钟奇,则在2003年1月11日因病逝世。
彭德怀最大的遗憾,也许是那些共同经历生死的战友、同志,不能来送上最后一程。
参考文献:
解码长征丨毛泽东为何专门赋诗赞扬彭德怀 新华社
冯志明.彭大将军的最后岁月[J].党史天地,2006,(05):21-23.
彭德怀谈抗美援朝:把我写得太大了 使我有些害怕 新华网
点击,看更多深度好文